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有這麼一類人,到了60歲、70歲,依然精神矍鑠,身體健康,生活自如。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中很多人在50歲就被確診為糖尿病,但現在依然沒有糖尿病併發症的困擾。這些人的健康秘訣,看似簡單,卻為很多人忽視。
有一個患者特別讓人印象深刻,他今年72歲,50歲那年,他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
當時他並不特別在意,醫生告訴他需要控制飲食、運動並定期檢查血糖。像很多糖尿病患者一樣,他按照醫囑堅持著,但始終沒有特別嚴格地去控制。
他告訴我:「那時候不覺得有多嚴重,偶爾感覺有些乏力,也沒出現其他不舒服。」
直到近幾年,他才發現,雖然自己年紀越來越大,但體檢結果一直很正常,身體也沒有出現預想中的併發症。
最讓我驚訝的是,他現在的尿微量白蛋白、腎功能、視網膜等方面的數據都很好。去年,他還遇到了不少和他一樣年紀的人,大家的健康狀況卻天差地別。
糖尿病在中老年人群體中的患病率越來越高,而隨著年齡增長,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也在逐漸升高。
其實,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並不直接死於糖尿病,而是死於糖尿病併發症。這其中包括腎病、心臟病、中風、視網膜病變等問題。
如何在50歲確診糖尿病後,依然能夠活到70歲且健康無憂?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糖尿病的管理是需要長期的規劃和管理的。
通過觀察那些「晚年健康」的糖尿病患者,我們不難發現,保持健康的關鍵往往是通過一系列的小習慣逐步積累出來的。
並且,這些習慣不是特別高大上或者複雜,很多人能夠輕鬆執行。可以說,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糖尿病的早期干預、監控和治療方法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
最重要的是,這些健康習慣的建立,不僅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減緩病情的進展,還能有效預防和減輕糖尿病的併發症。
許多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的不適感,但隨著病程延長,腎臟功能常在不知不覺中受損。
作為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腎病在早期幾乎不會表現出顯著癥狀,而腎臟損傷的首發信號通常是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異常增加,此時患者通常尚未察覺任何異常。
臨床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與肌酐的比值是評估腎臟損傷的關鍵指標。該數值能精準反映尿液中蛋白質的排泄程度,為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提供重要依據。
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定期檢測該指標,一旦發現異常即可通過優化治療方案、強化血糖血壓管理等措施,有效延緩腎臟功能的退化進程。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控制固然重要,但腎臟健康的持續監測同樣不容忽視,尤其是老年患者群體。
若忽視腎臟保護,患者可能在無癥狀狀態下逐步喪失腎功能。因此,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檢測納入常規體檢項目,有助於實現疾病的早發現、早干預,為患者構築起重要的健康防線。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通過運動,特別是阻抗訓練。
阻抗訓練不僅能增強肌肉力量,還能提高身體的胰島素敏感性。研究表明,定期進行適度的阻抗訓練,不僅能幫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還能改善血脂、血壓等多項健康指標。
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阻抗訓練能有效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幾率,尤其是對於心血管病和腎臟病等併發症的預防尤為重要。
老年人的肌肉和骨骼逐漸變得脆弱,而阻抗訓練能夠幫助增強骨密度、改善肌肉質量,降低跌倒風險。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肌肉的增強更能幫助身體更好地控制血糖。
如果每周進行3次阻抗訓練,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還能改善身體的整體健康,延緩衰老的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阻抗訓練並不一定需要到健身房去,簡單的體重訓練(如俯卧撐、深蹲等)也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對於沒有運動基礎的人來說,起初可以選擇負荷較輕的訓練方式,逐步增加強度。
醫學領域的大量研究已證實,維生素D與糖尿病之間存在緊密關聯。
相關研究表明,當人體內維生素D水平處於較低狀態時,會對胰島素的正常分泌以及生理作用產生不良影響,進而促使糖尿病病情惡化。
實際上,維生素D的作用遠不止於助力身體吸收鈣元素,它還具備調節免疫系統功能的重要特性,能夠顯著提升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出現各類併發症的可能性。
在糖尿病患者群體中,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較為普遍,其中老年患者更為突出。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維持血糖的穩定至關重要,而保證體內有充足的維生素D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因素之一。
儘管陽光是人體獲取維生素D的天然途徑,然而受日常生活習慣以及不同地域氣候條件的限制,許多人未能獲得足夠的陽光照射,最終導致體內維生素D含量匱乏。
鑒於此,合理補充維生素D對於糖尿病患者意義重大。維生素D的補充不僅有助於調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狀況,還對骨骼健康有著積極影響,能夠降低骨折發生的幾率。
特別是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適量補充維生素D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有效預防一系列併發症的出現。
很多糖尿病患者並不意識到,長期良好的健康習慣才是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最有力武器。
50歲得病,70歲依然沒有併發症的人,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恰恰是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了些許簡單卻至關重要的習慣。
定期監測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每周進行阻抗訓練、補充維生素D,這些習慣看似簡單,但卻能帶來長久的健康保障。
很多人對健康的管理並沒有持之以恆的耐心,往往依賴於快速的藥物治療,而忽視了長期管理和干預的重要性。
糖尿病的併發症往往是悄無聲息的,錯過早期干預的黃金時期,後悔也為時已晚。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糖尿病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顧紅岩,馮興中.中醫藥辨證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概況[J].四川中醫,2017,35(06):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