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卡東西別亂摳!8個急救小妙招,關鍵時刻能救命!

2025年05月20日16:23:08 健康 1157

在日常生活里,吃東西時不小心被東西卡住喉嚨是很多人都可能遭遇的突髮狀況。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可能因為一時的疏忽,讓食物或其他小物件卡在喉嚨,瞬間帶來強烈的異物感、嗆咳,甚至引發呼吸困難,讓人驚慌失措。此時,掌握一些有效的緩解小妙招就顯得尤為關鍵。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介紹緩解東西卡喉嚨的小妙招,幫助大家在緊急時刻化險為夷。

1、咳嗽催吐,自然排出異物

當東西剛卡在喉嚨時,身體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咳嗽。咳嗽是一種自然的保護機制,通過氣流的衝擊,有可能將卡在喉嚨的異物咳出。此時,不要驚慌,盡量保持冷靜,有意識地用力咳嗽。

如果咳嗽未能將異物排出,可以嘗試催吐。用手指輕輕刺激喉嚨後壁,引發嘔吐反射,藉助嘔吐時產生的力量,有可能將異物帶出。不過,催吐時要注意力度和方法,避免過度刺激導致喉嚨受傷。咳嗽和催吐就像是身體自帶的「清道夫」,在異物卡喉的初期,為我們提供了最直接的解決方式。

喉嚨卡東西別亂摳!8個急救小妙招,關鍵時刻能救命! - 天天要聞

2、彎腰拍背,藉助外力鬆動

如果咳嗽和催吐都無法解決問題,可以讓身邊人幫忙,採用彎腰拍背的方法。讓卡住異物的人彎腰,頭部盡量低於胸部,施救者用手掌根部在其背部兩肩胛骨之間連續拍打數次。

這種方法的原理是通過拍擊產生的震動,使卡在喉嚨的異物鬆動,從而更容易被咳出。拍背時要注意力度適中,避免用力過猛造成肋骨骨折等二次傷害。彎腰拍背就像給喉嚨里的異物施加了一個「外力助推」,幫助它脫離卡住的位置。

3、海姆立克急救法,強力衝擊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應對異物卡喉的急救方法。對於成年人,施救者站在其身後,雙手環繞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側頂住其腹部正中線臍上兩橫指處,另一手緊握此拳,快速向內、向上衝擊腹部5次。

對於兒童和嬰兒,操作方法有所不同。兒童可採用單膝跪地,讓兒童趴在施救者大腿上,面部朝下,頭低腳高,用手掌根部在其背部兩肩胛骨之間連續拍擊5次,然後將其翻轉過來,用兩指在其胸骨下半段快速按壓5次,如此反覆進行。嬰兒則讓其俯卧在施救者前臂上,頭部朝下,用手掌根部在其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再將嬰兒翻轉過來,用兩指在其胸骨下半段按壓5次。

海姆立克急救法通過強大的氣流衝擊,使膈肌突然上升,胸腔壓力驟然增加,從而迫使氣道內的異物排出。它就像是一個「強力助推器」,在關鍵時刻能挽救生命。

喉嚨卡東西別亂摳!8個急救小妙招,關鍵時刻能救命! - 天天要聞

4、喝水吞咽,潤滑助力通過

如果卡住的是一些較小、較圓滑且沒有尖銳稜角的異物,可以嘗試緩慢地喝一些溫水。溫水可以起到潤滑喉嚨和異物的作用,幫助異物更順利地通過食道。

喝水時要小口慢咽,避免大口吞咽導致異物進一步卡頓。喝水吞咽就像是給喉嚨和異物之間塗抹了一層「潤滑油」,讓它們能夠更順暢地分離。不過,如果異物較大或尖銳,這種方法可能不適用,以免加重危險。

5、食用黏性食物,黏附帶出異物

一些黏性食物,如香蕉、米飯等,有時也能幫助緩解異物卡喉的情況。可以將香蕉切成小塊,慢慢咀嚼後吞咽,或者吃一口米飯不嚼直接咽下,利用食物的黏性將異物黏附,然後一起帶入胃中。

但要注意,這種方法並非對所有異物都有效,而且如果異物較大或卡在特殊位置,盲目食用黏性食物可能會加重堵塞。食用黏性食物就像是用一個「黏性小抓手」,試圖將異物抓住並帶出喉嚨。

6、心理調節,緩解緊張情緒

當東西卡在喉嚨時,人們往往會因為緊張和恐懼而加重呼吸困難的感覺。此時,進行心理調節非常重要。盡量保持冷靜,緩慢地深呼吸,放鬆身體。

可以告訴自己這只是一個小問題,一定能夠解決。緊張的情緒會使喉嚨肌肉收縮,進一步加重異物的卡頓感。通過心理調節,讓身體處於放鬆狀態,有助於緩解喉嚨的不適,也為其他緩解方法創造更好的條件。心理調節就像是為身體按下了「放鬆鍵」,讓身體能夠更好地應對異物卡喉的困境。

喉嚨卡東西別亂摳!8個急救小妙招,關鍵時刻能救命! - 天天要聞

7、及時就醫,專業手段處理

如果嘗試了以上方法,異物仍然無法排出,或者出現呼吸困難、面色發紫等嚴重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使用專業的工具和方法,如喉鏡、食管鏡等,將異物取出。

及時就醫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不要因為害怕或猶豫而延誤治療時機。醫生就像是專業的「咽喉守護者」,能夠運用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為我們解決異物卡喉的難題。

8、日常預防,降低卡喉風險

除了掌握緩解異物卡喉的方法,日常預防也非常重要。在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不要在吃東西時說話、大笑或奔跑,以免食物誤入氣管。

對於老人和小孩,要選擇適合他們咀嚼和吞咽的食物,避免食用過硬、過大或帶有尖銳稜角的食物。日常預防就像是給我們的喉嚨安裝了一個「安全防護網」,減少異物卡喉的發生幾率。

東西卡喉嚨雖然是一個突髮狀況,但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緩解小妙招,保持冷靜,及時採取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化解危機。同時,也要注重日常預防,降低異物卡喉的風險。讓我們在面對這一突髮狀況時,能夠從容應對,守護好自己和身邊人的咽喉健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些日常習慣會讓人不知不覺患上糖尿病 - 天天要聞

這些日常習慣會讓人不知不覺患上糖尿病

很多人一聽到「糖尿病」就很恐懼,因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一旦患上糖尿病終身不能治癒。其實,說到底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和很多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主食吃得太精細米飯、饅頭、麵條……是很多人的日常的主食。不過,如果日常飲食都是這種「精製碳水」(高GI,高升糖指數食物),也是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之一。精白米...
體虛怕冷有救了!紫蘇葉這樣吃,寒濕全瓦解,陽氣補全身! - 天天要聞

體虛怕冷有救了!紫蘇葉這樣吃,寒濕全瓦解,陽氣補全身!

大家好,我是中醫王大夫,這體虛怕冷的人,即使到了夏天,依舊愛喝溫水,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腹瀉,連空調都不敢多吹。伸出舌頭一看,胖大白嫩,舌苔白膩。如果你也正被這種陽氣虧虛,寒濕內蘊的狀態給困擾著,今天的內容千萬不要錯過,我會教大家如何用廚房裡
陰陽學說與人體的關係? - 天天要聞

陰陽學說與人體的關係?

一、何為陰陽?從天地的角度來看,天為陽,地為陰。天氣輕清,具有溫熱、明亮、主動、向上等特性,故屬陽;地氣重濁,具有寒冷、晦暗、主靜、向下等特性,故屬陰。 二、天地陰陽之間有什麼辯證關係?交感互藏:天地陰陽二氣相互交感,相互作用。
要想學中醫,最應該了解的中醫的四大基本理論常識! - 天天要聞

要想學中醫,最應該了解的中醫的四大基本理論常識!

一、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如人體體表為陽,體內為陰;六腑傳化物而不藏為陽,五臟藏精氣而不瀉為陰。陰陽平衡是健康的基礎,失衡則會引發疾病。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及其運動變化。
醫生告誡:男性若堅持深睡眠調節,不出半年,身體或有4個轉變 - 天天要聞

醫生告誡:男性若堅持深睡眠調節,不出半年,身體或有4個轉變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吐槽:「我這30多歲的人了,每天晚上睡覺就跟打仗似的,翻來覆去睡不著,早上又起不來。白天一整天都昏沉沉的,感覺整個人都不太對勁。」我聽完之後忍不住問他一句:「你是不是經常熬夜打遊戲、刷短視頻?」他點點頭。我說:「那你還挺幸運
夏季必備,防溺水指南請查收 - 天天要聞

夏季必備,防溺水指南請查收

暑期臨近安全問題不可忽視外出遊玩時一定要遠離野外危險水域如何預防溺水?溺水後如何自救?夏季必備防溺水指南請查收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讓孩子去游野泳 不要讓孩子私自到水邊玩耍一定要牢記防溺水知識時刻提高警惕來 源:人民網編 輯:龍 英 鄭永揚 編 審:陳忠友監 制:許再晶總監製:劉仁軍 ...
212項檢查,190個毛病:當看病成為藝術 - 天天要聞

212項檢查,190個毛病:當看病成為藝術

王博及其作品《毛病》。南方周末記者 吳小飛 攝又到一年畢業季。今年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作品展上,有一件非典型藝術作品格外出圈。畢業生王博為了了解自己的身體,做了212項檢測,最終查出190個毛病——大到間歇發作的驚恐障礙、肺部結節,小到臉上長的脂肪粒、斑點。所有體檢結果和藥品,共同構成了王博的畢業作品《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