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患癌女性保住「生」機

2025年05月20日13:53:08 健康 1165

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婦產疾病研究所所長王建六的診室外,候診的患者來自全國各地,其中不少是腫瘤患者。「中國每年新發女性腫瘤患者約有180萬名,其中,44周歲以下的育齡期和育齡前期女性約有26萬名;大約25%的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在患癌時還沒有生育。」王建六說,以往,人們談「癌」,第一印象是保命要緊、儘快手術、除惡務盡。但生殖器官的切除往往意味著患癌女性將失去當媽媽的機會,甚至由此導致家庭的破裂。

10多年來,王建六及其團隊持續鑽研、孜孜以求的,便是不但為患癌女性保住生命,更保住珍貴的生育選擇權。相關項目成果「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器官保留及功能重塑技術創新及推廣」榮獲2024年中華醫學科技獎醫學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為患癌女性保住「生」機 - 天天要聞

癌治好了,卻不是幸福結局

王建六至今仍記得自己多年前接診過的一名患者。「那是一名年輕的女教師,不幸患上了子宮內膜癌。」王建六解釋,子宮是母親給孩子的第一個「家」,患上子宮內膜癌,就意味著這個溫暖的「家」出了問題。作為一種婦科常見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當時的慣常治療方式是通過手術切除子宮。

但患者還沒生育過,就這麼斷掉她當媽媽的可能嗎?王建六跟患者及其家屬商量:「我們一起努力想辦法保住子宮。」但無論是患者的父母、公婆還是丈夫都態度堅決:「你能保證對生命沒有一點影響嗎?切了吧,切了踏實。」

術後8年,這名患者的腫瘤沒有複發,複診時卻透露與丈夫離了婚。王建六不無惋惜地說:「我記得當時你丈夫對你挺好的。」「現在即使離婚了,他依然對我很好。」她說,這些年,公婆越來越顯露出無法抱上孫輩的遺憾,但因為自己的原因剝奪了丈夫當爸爸的權利,她心裡一直過意不去,就主動提出離婚,覺得這也是種解脫。但她的母親內心受到煎熬。「王醫生,謝謝您治好了我們的獨生女的病。但我們還是很發愁。等我們老兩口不在了,誰照顧她、陪伴她?」她的母親說。

這樣的情況,王建六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子宮內膜癌患者呈現年輕化趨勢,沒有生過孩子的年輕患者按照傳統的治療手段切了子宮、卵巢,確實能得到長期生存甚至治癒的機會。「但是,據我們臨床觀察,這些女性絕大多數後續或難以走入婚姻,或遭遇家庭破裂。」王建六說,「我也在想,只是救了患者的命,卻沒有幫她成功地回歸家庭、回歸社會,作為醫生,我做得夠嗎?我還能做些什麼?面對惡性生殖系統腫瘤,我們能不能、敢不敢把患者的子宮留下來?」這一系列自我追問,促使他帶領團隊開始了長達10年的研究。

逆轉腫瘤,留住當媽媽的希望

該團隊在臨床中發現,子宮內膜癌一般早期即表現出月經紊亂,據此早診早治,80%以上的患者能夠實現長期生存。而且,子宮內膜癌發病進展較慢,從癌前病變到癌再到擴散轉移,進展往往以年計,這一特點也給治療、生育力保護贏得了更多時間。此外,該病還有可靠的監測手段——通過宮腔鏡檢查監測病變進展。

在此基礎上,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與子宮內膜癌保育療效、複發風險密切相關。該團隊闡釋了胰島素調控子宮內膜癌進展的分子機制,證明了糖代謝關鍵酶PDK1抑製劑可協同二甲雙胍抑制子宮內膜癌;闡明了輔酶Q10代謝相關的ADCK3蛋白增強子宮內膜癌對孕激素治療敏感性的分子機制;闡明鈣離子通道蛋白在子宮內膜癌進展中的作用,發現靶向鈣離子通道蛋白可以增敏子宮內膜癌保育治療。

基於分子機制研究,該團隊還開展了國際二甲雙胍聯合孕激素治療子宮內膜癌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證明二甲雙胍能將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的16周完全緩解率提高近一倍,有助於高糖化血紅蛋白患者獲得完全緩解。上述研究被英國、義大利、加拿大等多國相關診療指南引用。同時開展的他汀類降脂葯聯合孕激素的隨機對照研究,則開創了DEAR(飲食Diet、運動Exercise、陪伴Accompany、恢復活力Refresh)子宮內膜癌體重管理模式,發現採用體重管理方案的子宮內膜癌保育患者組緩解率更高。

「總結來說,我們創建了抗雌激素、降糖、降鈣、降脂『一抗三降』的新方案,以此改變腫瘤的生長環境。當環境慢慢不再適合腫瘤生存,腫瘤就會消退。」王建六由此還提出子宮內膜癌治療「逆轉腫瘤(reverse)、保留器官(reserve)、保護功能(reconstruction)、完成生殖(reproduction)」的4R理念,建立起「篩—治—護—助—用」五位一體的診療體系,建立國內首個涵蓋婦科腫瘤、生殖、遺傳、病理、影像、內分泌、產科等學科的多學科協同診療平台,實現子宮內膜癌完全緩解率達95%、妊娠率達52.8%,保育成效國際領先。

感謝患者,「倒逼」著不斷精進

研究進行到這裡,是不是可以告一段落?王建六笑著搖頭:「在臨床,你總會遇到些『出難題』的患者。」比如,一些已過育齡期的女性也提出保子宮要求。「能說她是無理要求嗎?一個器官的有用或無用,由誰來判斷?她希望保住自己身體的器官,是不是也有一定道理?」王建六說,感謝這些患者對治療提出更高的要求,給了他和團隊不斷精進提升的機會和動力。

在此背景下,該團隊不斷拓展適應證,創新性提出以分子分型為基礎的子宮內膜癌分層管理新策略,探索為中分化患者、肌層浸潤患者、複發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分別取得81.8%、70%及84%完全緩解率的效果。該團隊還通過轉錄組測序獲得與中國子宮內膜癌患者預後密切相關的21個關鍵基因,將子宮內膜癌分為4個亞型,並將分子特徵用於精準評估和個體化治療,使更多患者獲得更為恰當的治療。

「如果說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生育力保護以前是一條難以逾越的紅線,我們就是要一步步把紅線變黃線,把黃線變綠線。在一步步探索中,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王建六介紹,目前相關診療方案已經推廣應用至國內31個省份1500餘家醫院,以及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家,每年使約2萬名女性及其家庭獲益。下一步,他們還將把研究的路徑延伸至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全生命周期,更加重視其後續生育、生育後隨訪甚至兒童的成長發育、健康管理;同時,將生育力保護的理念、臨床研究和實踐拓展至更多婦科腫瘤。

為患癌女性保住「生」機 - 天天要聞

文:健康報記者 崔芳 特約記者 鍾艷宇

編輯:管仲瑤

校對:楊真宇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為患癌女性保住「生」機 - 天天要聞為患癌女性保住「生」機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 天天要聞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新華社記者顧天成7月2日,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為何發布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如何分級?與普通天氣預報有哪些不同?怎樣築牢高溫下的「健康防線」?——預警分5個等級,按照與高溫相關疾病風險分...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悶熱的天氣出汗多,這不難理解。但同樣的環境下,有人輕汗微微,有人則汗流浹背,甚至吃個飯,稍微走一走,整個後背都濕了……愛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嗎?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風險?01比別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手段。
榮耀手錶5 Ultra發布: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 天天要聞

榮耀手錶5 Ultra發布: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在 7 月 2 日的榮耀 Magic V5 暨 AI 終端生態發布會上,榮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艦智能手錶 —— 榮耀手錶 5 Ultra,並行業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China-PAR 國人專屬心腦血管風險評估」兩大創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專家」的身份,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心臟健康守護與個性化健康管理體驗。據介紹,榮耀手錶 5 Ultra 行業首...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 天天要聞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張家港市健康護航·「新」有所醫關愛新就業群體健康項目啟動,張家港市首家「小哥體檢中心」正式揭牌。外賣小哥在「小哥體檢中心」體檢。通訊員 袁藝/攝新就業群體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 天天要聞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一說到脾虛濕重,十個人里八個都知道參苓白朮丸。但你有沒有發現:吃了一陣子,舌苔還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舊脹得像氣球?其實啊,調理脾虛濕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補藥營養液」可不行,得一邊排水、一邊修管道,雙管齊下才有效! 為什麼參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 天天要聞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很多人一聽說脾虛,第一反應就是買人蔘、山藥、黃精猛補,結果越吃越胃脹、口乾,甚至便秘——其實這是踩了調理的大雷!中醫里「脾虛」的核心不是「缺營養」,而是脾胃的「運化功能」罷工了。就像廚房下水道堵了,你還拚命倒雞湯,只會讓管道更堵一樣,補脾前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 天天要聞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醫生說我膽固醇高,給我開了他汀……可是我還愛吃肉,還能吃嗎?」「聽說吃他汀不能喝柚子汁,是不是真的?」類似這樣的提問,在門診上幾乎天天都能遇到。確實,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治療高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主力選手」,很多中老年人長期服用。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 天天要聞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說到「健康水」,你腦子裡會浮現什麼?是清晨一杯溫開水,還是晚飯後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訴你,有一種飲料,它看似健康,其實卻是「偽裝者」,不僅會促炎、促癌,還會悄悄加劇你的焦慮——你還會相信它嗎?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今天要揭開的,就是:「果汁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