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瘦不下來的原因之一:不吃晚餐

2025年05月13日01:22:06 健康 1608

上周有位客戶給我發消息:"老師,我連續一個月沒吃晚飯,體重怎麼反而漲了?"她叫王姐,43歲,每天下午五點後只喝水,但白天會不自覺地多吃兩片吐司、多夾兩筷子紅燒肉

我讓她把晚餐的涼拌黃瓜換成半碗米飯配清蒸魚,三天後她告訴我:"半夜也沒再翻冰箱。"

國內外研究早就戳破了"不吃晚餐能瘦"的泡沫。南方醫科大學追蹤139人一年的實驗發現,完全不吃晚餐和正常吃但控制總量的人,最終減重幾乎沒差別。

更扎心的是:去掉晚餐的人更容易在白天報復性進食,身體還會把省下來的熱量優先存成脂肪。那些靠餓肚子的人,往往三個月內會回到原點。

你瘦不下來的原因之一:不吃晚餐 - 天天要聞


一、你的身體不是鬧鐘
有人以為"過了晚上七點吃東西就會胖",其實身體根本不會看錶。

真正關鍵的是你全天吃進去的熱量有沒有超過消耗。我見過一個印象深刻的案例是客戶下午四點吃完火鍋,晚上堅決不碰一口飯——她不知道那頓火鍋的熱量抵得上三頓晚餐。

與其糾結吃飯時間,不如檢查白天的飲食是否均衡。

二、別把身體當垃圾桶
很多人不吃晚餐的真正原因是白天吃撐了。

上午的拿鐵蛋糕,下午的奶茶加蛋撻,到晚飯時自然沒胃口。與其晚上餓肚子,不如白天把高熱量的食物換成巴掌大的糙米飯糰,或者用雞蛋代替半包堅果

記住:身體騰出空間不是用來裝夜宵的

你瘦不下來的原因之一:不吃晚餐 - 天天要聞

三、晚餐要會挑搭檔
扔掉那些清水煮菜的極端操作,試試這些組合:蒸南瓜三文魚、西蘭花炒雞胸豆腐青菜湯。主食可以選拳頭大的雜糧飯,或者半根玉米。

重點是要有看得見的蛋白質(魚肉/豆製品)和能嚼得到的纖維(綠葉菜/菌菇)。我常跟客戶說:"讓筷子忙起來,嘴巴才不會寂寞。"

四、夜宵不是完全不能吃
加班到十點餓?撕開一包每日堅果,挑出裡面的核桃腰果,配半盒無糖酸奶。或者煮個溏心蛋,配兩片蘇打餅乾

這些組合比硬扛著不吃更明智——至少你不會在凌晨兩點怒點燒烤外賣。記住:補充能量≠放縱食慾

你瘦不下來的原因之一:不吃晚餐 - 天天要聞

王姐現在每天雷打不動吃晚餐,最常做的是番茄牛肉燜飯:50克生米加100克牛腱子肉,兩個番茄熬出湯汁,撒把蔥花直接端鍋吃。她說現在看到冰箱里的蛋糕都能冷靜思考:"這不是餓,是饞。"

體重管理其實一點兒都不難。當你學會用一碗熱乎乎的飯菜堵住飢餓感,而不是用意志力對抗本能時,鏡子里的變化自然會說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些日常習慣會讓人不知不覺患上糖尿病 - 天天要聞

這些日常習慣會讓人不知不覺患上糖尿病

很多人一聽到「糖尿病」就很恐懼,因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一旦患上糖尿病終身不能治癒。其實,說到底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和很多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主食吃得太精細米飯、饅頭、麵條……是很多人的日常的主食。不過,如果日常飲食都是這種「精製碳水」(高GI,高升糖指數食物),也是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之一。精白米...
體虛怕冷有救了!紫蘇葉這樣吃,寒濕全瓦解,陽氣補全身! - 天天要聞

體虛怕冷有救了!紫蘇葉這樣吃,寒濕全瓦解,陽氣補全身!

大家好,我是中醫王大夫,這體虛怕冷的人,即使到了夏天,依舊愛喝溫水,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腹瀉,連空調都不敢多吹。伸出舌頭一看,胖大白嫩,舌苔白膩。如果你也正被這種陽氣虧虛,寒濕內蘊的狀態給困擾著,今天的內容千萬不要錯過,我會教大家如何用廚房裡
陰陽學說與人體的關係? - 天天要聞

陰陽學說與人體的關係?

一、何為陰陽?從天地的角度來看,天為陽,地為陰。天氣輕清,具有溫熱、明亮、主動、向上等特性,故屬陽;地氣重濁,具有寒冷、晦暗、主靜、向下等特性,故屬陰。 二、天地陰陽之間有什麼辯證關係?交感互藏:天地陰陽二氣相互交感,相互作用。
要想學中醫,最應該了解的中醫的四大基本理論常識! - 天天要聞

要想學中醫,最應該了解的中醫的四大基本理論常識!

一、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如人體體表為陽,體內為陰;六腑傳化物而不藏為陽,五臟藏精氣而不瀉為陰。陰陽平衡是健康的基礎,失衡則會引發疾病。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及其運動變化。
醫生告誡:男性若堅持深睡眠調節,不出半年,身體或有4個轉變 - 天天要聞

醫生告誡:男性若堅持深睡眠調節,不出半年,身體或有4個轉變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吐槽:「我這30多歲的人了,每天晚上睡覺就跟打仗似的,翻來覆去睡不著,早上又起不來。白天一整天都昏沉沉的,感覺整個人都不太對勁。」我聽完之後忍不住問他一句:「你是不是經常熬夜打遊戲、刷短視頻?」他點點頭。我說:「那你還挺幸運
夏季必備,防溺水指南請查收 - 天天要聞

夏季必備,防溺水指南請查收

暑期臨近安全問題不可忽視外出遊玩時一定要遠離野外危險水域如何預防溺水?溺水後如何自救?夏季必備防溺水指南請查收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讓孩子去游野泳 不要讓孩子私自到水邊玩耍一定要牢記防溺水知識時刻提高警惕來 源:人民網編 輯:龍 英 鄭永揚 編 審:陳忠友監 制:許再晶總監製:劉仁軍 ...
212項檢查,190個毛病:當看病成為藝術 - 天天要聞

212項檢查,190個毛病:當看病成為藝術

王博及其作品《毛病》。南方周末記者 吳小飛 攝又到一年畢業季。今年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作品展上,有一件非典型藝術作品格外出圈。畢業生王博為了了解自己的身體,做了212項檢測,最終查出190個毛病——大到間歇發作的驚恐障礙、肺部結節,小到臉上長的脂肪粒、斑點。所有體檢結果和藥品,共同構成了王博的畢業作品《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