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四月十一,無論多忙,建議;1要吃,3不做,忌3樣,平安過夏

2025年05月07日07:32:03 健康 1222

導語:明日四月十一,無論多忙,建議「1要吃,3不做,忌3樣」,平安過夏

明日是農曆四月十一,正值春夏之交,天氣逐漸炎熱,人體陽氣升發,此時養生需順應時節變化,調整飲食起居。傳統養生智慧強調「順時而為」,尤其在季節交替之際,更需注意「1要吃,3不做,忌3樣」的習俗,以調和陰陽,平安過渡至夏季。

明日四月十一,無論多忙,建議;1要吃,3不做,忌3樣,平安過夏 - 天天要聞

### 一要吃:時令蔬菜與清淡粥品

春夏之交,人體易出現濕熱內蘊、食欲不振的情況。此時應多吃新鮮時令蔬菜,如莧菜空心菜、黃瓜等,它們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能清熱利濕、促進消化。民間有「四月十一吃三鮮」的說法,即蠶豆、莧菜和蒜苗,這些食材既能補充營養,又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此外,建議早晨喝一碗綠豆粥或蓮子百合粥。綠豆清熱解毒,蓮子養心安神,百合潤肺滋陰,搭配粳米熬煮,既能補充水分,又能緩解暑熱帶來的煩躁。若體質偏寒,可加入少量生薑紅棗調和。

明日四月十一,無論多忙,建議;1要吃,3不做,忌3樣,平安過夏 - 天天要聞

### 三不做:避免耗氣傷津

1. **不過度勞累**:此時陽氣外浮,過度勞作易耗傷氣血。尤其避免正午時分(11:00—13:00)長時間暴晒或劇烈運動,可選擇清晨或傍晚散步、打太極等溫和活動。

2. **不貪涼熬夜**:夜間溫度仍不穩定,熬夜會削弱免疫力,而過度吹空調、睡涼席可能導致「陰暑」(即暑熱受寒)。建議保持規律作息,睡前用溫水泡腳助眠。

3. **不急於減衣**:農曆四月常有「倒春寒」,早晚溫差大。驟減衣物易使風寒入侵,引發關節疼痛或感冒。老人與兒童尤其需注意「春捂」適度,可隨身攜帶薄外套。

### 忌三樣:遠離傷身隱患

1. **忌辛辣油膩**:夏季臨近,脾胃功能減弱,燒烤、火鍋等重口味食物會加重濕熱,誘發痤瘡口瘡。烹飪宜採用清蒸、涼拌等方式,少用花椒、辣椒等燥熱調料。

2. **忌空腹飲茶**:新茶上市雖誘人,但空腹飲用綠茶(如龍井碧螺春)可能刺激胃黏膜,導致「茶醉」(心慌、頭暈)。建議飯後1小時再飲,或搭配少量糕點。

3. **忌情緒過激**:傳統醫學認為「夏應心」,情緒波動易傷心血。此時需避免大喜大怒,可通過冥想、聽音樂等方式保持心境平和,尤其高血壓患者更需注意。

明日四月十一,無論多忙,建議;1要吃,3不做,忌3樣,平安過夏 - 天天要聞

### 順應天時的深層智慧

這些習俗並非迷信,而是古人對自然規律的總結。例如,現代醫學證實,夏季高溫下人體排汗量增加,及時補充電解質(如通過粥品、蔬菜)可預防脫水;而避免熬夜則與人體生物鐘(晝夜節律)的調節機制相契合。

此外,農曆四月十一在部分地區被視為「藥王誕辰」,民間有采草藥、制涼茶的習俗。如金銀花、薄荷等可自制防暑茶飲,既延續傳統,又實用健康。

明日四月十一,無論多忙,建議;1要吃,3不做,忌3樣,平安過夏 - 天天要聞

### 結語

季節交替如同生命中的過渡階段,需以柔緩之道應對。明日四月十一,無論多忙,不妨遵循「1要吃,3不做,忌3樣」的原則,從飲食、作息到情緒全面調整,為身體打下基礎,方能安然迎接盛夏的考驗。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唯有與天地同步,方得長久安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立夏要吃「立夏蛋」,連吃15天,把腎氣補回來! - 天天要聞

立夏要吃「立夏蛋」,連吃15天,把腎氣補回來!

前天提醒寶子們立夏了要開始喝姜棗茶 ,有位粉絲留言「除了姜棗茶,立夏蛋也要吃起來」。是的!立夏蛋(也就是核桃煮雞蛋)可以幫助我們固攝腎氣,正適合這個節氣所需要。很多人一到夏天身體就感覺特別虛,為什麼?就是因為身體損耗的陽氣,跟不上「夏長」的
常寧市人民醫院召開2025年藥品配送企業廉潔談話暨購銷合同簽訂會 - 天天要聞

常寧市人民醫院召開2025年藥品配送企業廉潔談話暨購銷合同簽訂會

【來源:衡陽新聞網_熱點關注】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呂榮婷 徐瓊玉 魏東東報道 為進一步規範醫藥供應企業營銷行為,強化重點崗位人員廉潔自律意識,營造風清氣正、廉潔文明的醫藥購銷環境,推動「清廉醫院」建設,近日,常寧市人民醫院組織召開2025年藥品配送企業廉潔談話暨購銷合同簽訂會。 強化紀律紅線 共築廉潔購銷「防...
為何人最終都會死亡呢?醫生從血管的角度來講,答案很簡單 - 天天要聞

為何人最終都會死亡呢?醫生從血管的角度來講,答案很簡單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不時會遇到一些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他們中,有些正經歷著慢性疾病的折磨,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每天都在與身體的「不聽話」作鬥爭。這些疾病不僅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帶來了心理上的沉重負擔。
大便是腸胃的鏡子,出現這3種大便,趕緊調調脾胃 - 天天要聞

大便是腸胃的鏡子,出現這3種大便,趕緊調調脾胃

在繁忙的工作和多變的生活節奏中,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腸胃不適的困擾。或是經常腹瀉,影響了工作效率;或是便秘纏身,讓人焦躁不安;又或是不明原因的腹脹、消化不良,嚴重時甚至影響生活質量。有時候,我們會去醫院做個檢查,醫生說「注意飲食,調整
讓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舉辦 - 天天要聞

讓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舉辦

2025年5月6日是第27個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題為「讓吸入治療惠及所有哮喘患者」。為提升公眾對哮喘防治的認知水平,由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島實驗室指導,廣東省呼吸與健康學會主辦,廣州市廣播電視台協辦的「護肺健康 暢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國際媒體港舉行。院士、專...
【有醫說醫】第27個世界哮喘日:我國患者超4500萬人,有病還能運動嗎? - 天天要聞

【有醫說醫】第27個世界哮喘日:我國患者超4500萬人,有病還能運動嗎?

「每次發作時,感覺我就像是一條被撈出水的魚,又像被吸進外太空,空氣稀薄,控制不了一點。」這是哮喘患者在網路分享的自嘲留言,詼諧中透著無奈,也讓更多人直觀感受到,哮喘並非小病,而是一種隨時可能打亂生活節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國各地樹木植物陸續進入飛絮期,加之氣候溫差頻繁變化,通常被視為哮喘急性發作...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聞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現代人睡前刷手機、吃夜宵已成習慣,但2300年前的《黃帝內經》卻提出"胃不和則卧不安",主張"空腹而眠"。古人這種反常識的養生法,如今被科學證實:適當飢餓感能讓睡眠質量翻倍!今天我們就來破解這個"餓著睡更香"的千古謎題。 一、《黃帝內經》到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 天天要聞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覺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後還是感覺渾身疲憊,就像沒睡過一樣。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來嘮嘮,為啥剛睡醒身體卻還是很累。 在古代,人們就很重視睡眠,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強調了合理作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