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子彈」精準打擊腫瘤,中國團隊取得重大突破

2025年03月31日19:30:24 健康 4315

化療葯一直是腫瘤治療的重磅武器之一,但也存在「敵我不分、殺傷性過大」的短板。給化療葯綁定導航系統讓其可精準攻擊腫瘤細胞的新型腫瘤藥物——抗體偶聯藥物自問世以來一直備受關注,也被稱為「化療2.0」「靶向化療葯」「魔法子彈」等。

近日,中國科研團隊在晚期實體瘤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趙洪雲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醫學》發表了全球首個針對b7h3蛋白的抗體偶聯藥物(adc)「yl201」i期臨床研究結果,為多種難治性腫瘤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

「魔法子彈」精準打擊腫瘤,中國團隊取得重大突破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該臨床試驗是國產原研葯,是由中國研究者主導、全球研究者參與的早期臨床研究項目,是「國產創新葯+全球同研」模式下的里程碑成果,彰顯了中國原研藥物的國際影響力。

帶導航的化療葯可精準打擊

中國每年新增惡性腫瘤病例約佔全球四分之一。其中,晚期小細胞肺癌、鼻咽癌、肺淋巴上皮瘤樣癌等腫瘤類型預後極差,傳統治療手段如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往往存在療效有限、副作用大或耐葯率高的問題,亟須創新藥物破局。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內科主任導師張力教授介紹,抗體偶聯藥物(adc)是一種新型抗癌藥物,可以通俗地理解為「精準導彈」。它通過抗體(相當於導彈的導航系統)精準定位腫瘤細胞,將毒性藥物(相當於導彈的彈頭)直接遞送到腫瘤內部,從而實現「精準打擊」。與傳統化療藥物「無差別殺傷」的方式不同,抗體偶聯藥物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同時增強對腫瘤的殺傷力。

yl201正是這樣一種「精準導彈」,它靶向的是b7h3蛋白。這種蛋白在多種癌症細胞表面高表達,相當於「敵軍基地」的標誌,而yl201能夠精準識別並摧毀這些「敵軍基地」,同時激活免疫系統,進一步增強抗腫瘤效果。

此次研究覆蓋全球54家中心,納入312例患者,發現yl201在小細胞肺癌、鼻咽癌、肺淋巴上皮瘤樣癌以及非小細胞肺癌等難治性腫瘤中的顯著療效,客觀緩解率與疾病控制率均超過現有標準治療,且安全性可控。

「療效」有驚喜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抗腫瘤新葯i期病房主任趙洪雲教授介紹,以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為例,在72名可評估患者中,腫瘤縮小的比例達到63.9%,疾病控制率高達91.7%,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6.3個月。這一結果顯著優於現有的二線治療藥物。

以鼻咽癌為例,在70名可評估患者中,腫瘤縮小的比例為48.6%,疾病控制率高達92.9%,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7.8個月。

以肺淋巴上皮瘤樣癌(與eb病毒感染密切相關,又被稱為「長在肺里的鼻咽癌」)為例,在24名可評估患者中,腫瘤縮小的比例達到54.2%。這一瘤種此前缺乏有效的後線治療手段,yl201填補了這一空白。

在安全性方面,yl201的副作用主要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減少(一種血液學毒性),但通過充分的支持治療(如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這些副作用可以迅速得到控制和恢復。此外,yl201引發嚴重肺部問題(間質性肺病)的發生率僅為1.3%,顯著低於同類藥物。

國產創新葯走向世界

據介紹,yl201是首個由中國學者主導、全球協作研發的b7h3靶向抗體偶聯藥物。其全球多中心試驗模式不僅加速了臨床試驗進程,也為國產創新葯「出海」樹立了標杆。2024年9月,該研究的部分結果在歐洲腫瘤大會(esmo)上獲得優先口頭報告展示,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

目前,針對小細胞肺癌和鼻咽癌的iii期臨床試驗已經啟動,預計將為更多患者提供長期療效和安全性數據。

「我們呼籲更多患者加入到我們的臨床試驗中來,儘早從創新藥物中獲益。」張力介紹,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正在進行中的針對肺癌的臨床研究就有幾十個,在過去大家認為參加臨床試驗就是當「小白鼠」,但經過該院多年的觀察與統計,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較沒有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有更多獲益,生存時間可延長6到12個月不等。

「魔法子彈」精準打擊腫瘤,中國團隊取得重大突破 - 天天要聞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教授、趙洪雲教授,宜聯生物薛彤彤博士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宇翔副主任醫師、楊雲鵬主任醫師、黃岩主任醫師、方文峰教授、薛錦慧醫師、山東省腫瘤醫院孟祥姣教授,浙江省腫瘤范雲教授,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siqing fu教授為該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文 | 記者陳輝 通訊員 文朝陽、趙現廷、鄭敏珊
圖 | 由醫院提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高鈣、高鉀、高纖維!夏日不妨常吃這些「三高」蔬菜 - 天天要聞

高鈣、高鉀、高纖維!夏日不妨常吃這些「三高」蔬菜

夏日炎炎,正是身體最需要補充營養和水分的時候。而在眾多蔬菜中,有一些不僅能解暑,還富含高鈣、高鉀和高纖維,讓你的身體健康加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三高」蔬菜,讓你在夏日裡不僅能吃得健康,還能吃得美味。
血管開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醫生告誡:若有這3異常或已堵塞 - 天天要聞

血管開始堵塞,不是看疼不疼!醫生告誡:若有這3異常或已堵塞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有些人總覺
Nature Medicine | 難治性胃腸道腫瘤患者的福音:新型免疫療法臨床試驗取得積極進展 - 天天要聞

Nature Medicine | 難治性胃腸道腫瘤患者的福音:新型免疫療法臨床試驗取得積極進展

引言想像一下,當癌症的陰影籠罩,尤其是在治療手段相對有限的轉移性胃腸道腫瘤面前,患者和家屬的心情是何等沉重。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免疫療法,在這類頑固的癌症面前也常常顯得力不從心。難道我們真的束手無策了嗎?4月1日一項發表在《Nature Medicine》的突破性研究「Neoantigen-specific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
術後殘留的癌細胞,生長速度快200倍?如何應對複發轉移? - 天天要聞

術後殘留的癌細胞,生長速度快200倍?如何應對複發轉移?

在歲月的長河中,四季的輪迴彷彿是大自然精心編排的舞蹈,萬物在這樣的節奏中有序地生長、凋零、更新。生命本該在這自然的韻律中平穩延續,然而,人類的一些行為卻像是一場突兀的「插曲」,打破了這份和諧,疾病悄然而至,其中癌症更是以一種令人談之色變的姿
「甲亢哥」閃現香港再開直播!他會來深圳嗎? - 天天要聞

「甲亢哥」閃現香港再開直播!他會來深圳嗎?

美國「00後」網紅「甲亢哥」來香港了!記者從社交平台上了解到「甲亢哥」出現在香港街頭熱情與粉絲互動體驗香港本土文化參觀海洋公園、與熊貓合影此前,「甲亢哥」已先後在上海、北京、河南、四川、重慶等地開展數場直播場場有數百萬觀眾觀看外國網友跟他一起驚嘆中國的科技、文化和自然景觀「甲亢哥」是誰?為何擁有數千萬...
小小「青團」竟能把人送進醫院?這些人群需警惕 - 天天要聞

小小「青團」竟能把人送進醫院?這些人群需警惕

今天(4月4日)是清明節祭祖、踏青、品寒食是清明傳統民俗作為清明節的代表性食物青團成為不少人近期餐桌上的「頂流」AI圖芒果味、抹茶味、「蜂蜜燕麥」、「鮮花牛奶」……五花八門的青團讓人食慾大開然而,近日杭州的沈女士(化名)卻因吃青團把自己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