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治理應用場景有哪些?「微創手術」機器人、AI「化驗員」等已「上崗」

2025年03月26日01:00:24 健康 3763

當前,四川大力推進人工智慧「一號創新工程」,並將人工智慧納入「15+n」重點產業鏈協同推進建圈強鏈。數據顯示:2024年四川人工智慧產業營收超過1300億元,同比增長25%。

人工智慧在城市水治理領域都有啥應用場景?3月25日,成都環境集團聯合成都市水務局舉辦「智水共生·ai賦能未來水生態」媒體開放日活動。紅星新聞記者跟隨報道團,實地探訪多個「城市水源地」。從數字孿生水庫的無人機巡航,到地下管網的「微創手術」,再到隧道空間里的「火眼金睛」和「無人實驗室」里的ai「化驗員」……揭秘人工智慧如何重塑水生態治理模式。

城市水治理應用場景有哪些?「微創手術」機器人、AI「化驗員」等已「上崗」 - 天天要聞

cctv 檢測機器人

如何保障千萬市民用水無憂?

「智慧水網」監測11000公里供水管網

走進成都環境集團自來水公司調度中心,大屏幕上「智慧水務系統」實時跳動的數據流,揭示著超大城市供水的「精準密碼」。

「我們在全域布設了191個壓力監測點、22個水質監測點、45個流量監測點、50個漏水雜訊監測點,可全面感知11000公里供水管網。」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以爆管搶修為例,系統監測到危險後,可實現快速響應爆管應急處置。「爆管搶修30分鐘到場、24小時內恢復供水。同時,當市民通過電話諮詢用水問題時,ai語音客服能高效響應回復,讓平均響應時長縮短66%。」

城市水治理應用場景有哪些?「微創手術」機器人、AI「化驗員」等已「上崗」 - 天天要聞

▲智慧排水綜合管控平台

視線轉到另一塊屏幕,播放著一架無人機自主巡航畫面。「無人機『眼睛』看到的是李家岩水庫的實時畫面。」成都環境集團李家岩公司技術人員介紹,通過數字孿生系統搭建的無人機ai智能自動巡庫技術,能夠遠程實現施工期進度識別及運行期常態化巡庫任務,自動識別水面漂浮物、水質異常等,「巡檢效率較傳統人工大大提升。」

什麼是數字孿生系統?「數字孿生系統是一種通過構建物理對象的數字映射,實現虛擬與現實同步的技術。」上述負責人介紹,該系統集成水雨情、水質、工程安全等監測數據,通過遙感測繪、三維建模、視頻ai分析等技術,實現「一屏觀水庫、一圖管全域」,解決預災情分析、河湖岸線監測、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多維度需求,「為超大城市應急水源安全裝上『智能保險』。」

為7600公里管網做「體檢」  

ai巡檢機器人、「微創手術」機器人已「上崗」

在成都環境集團興蓉市政公司調度指揮中心,「智慧排水綜合管控平台」通過1449個液位計、182個電導率儀,構建起7600公里管網的「神經網路」,通過智能診斷演算法分析可以精準捕捉管網「血栓」(油污結垢病害等)。

據介紹,針對城市隧道安全,由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積水監測聯動系統在96座下穿隧道布設雙級水位感知裝置,積水達30厘米時,聲光報警器與禁行信號燈10秒內聯動啟動;隧道火災防控更顯科技硬核,通過47000米感溫光纖、火災圖像探測器、ai巡檢機器人,對隧道進行7×24小時不間斷監測。

城市水治理應用場景有哪些?「微創手術」機器人、AI「化驗員」等已「上崗」 - 天天要聞

cctv 檢測機器人

在文興北路管網點位,興蓉市政公司技術人員將搭載高清攝像頭的cctv檢測機器人,放入地下3米污水管道內部進行病害檢測。在高清鏡頭下,即使0.5毫米級的裂縫也無處遁形。

「cctv機器人類似於醫療領域的『腸道內窺鏡』,接下來展示的非開挖機器人更像『外科手術刀』。」成都環境集團環建公司技術人員介紹,這款機器人配備混凝土破碎刀頭,1小時就可以完成1.2m長的滿堵管道疏通,無需開挖地面即可高效疏通被建築廢料堵塞的地下管網,極大方便交通出行並降低維護成本。

城市水治理應用場景有哪些?「微創手術」機器人、AI「化驗員」等已「上崗」 - 天天要聞

非開挖機器人

水質「無人實驗室」  

ai「化驗員」讓效率提升200%

機械臂輕巧夾起樣品瓶,自動流轉單元將樣品進行精準傳輸,智能分析系統同步完成總磷、總氮、cod等多個監測指標的高精準全自動化檢測……在成都環境集團排水公司水質智能分析實驗室里,5項水質指標檢測全程由ai「化驗員」操作完成。

城市水治理應用場景有哪些?「微創手術」機器人、AI「化驗員」等已「上崗」 - 天天要聞

ai「化驗員」

這座「無人實驗室」通過5大自動化單元協同,實現了從樣品分液、前處理到檢測、清洗全鏈條無人化操作,日處理樣品量達100個,效率提升200%。「過去5人協作的檢測如今實現零人工干預。」技術負責人透露,公司正在打造集「小試-中試-生產應用研究」全鏈條一體化的創新研發平台,聚焦技術攻關,開展重點科研項目,為全市水環境治理提供「數據標尺」。

此外,由成都環境集團興蓉環境自主研發的「水務環保一體化智慧運營平台」,日處理數據超3.2億條,現已構建起覆蓋全國9個省份、70座廠站的「治水雲腦」。

談及此次活動的意義,成都環境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展示從水源調度、管網監測到污水凈化的全鏈條智慧管控,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智慧治水經驗,將「成都智慧」推向全國,助力水務行業從傳統運維向「數據驅動」跨越。

紅星新聞記者 趙雨欣 

編輯 成序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 天天要聞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近年來,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證據舉證責任時,患方多提及視頻監控問題。「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現在人沒了,這是我們從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馬先生向奧一新聞反映稱,其母親因盆腔腫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剖腹探查術,術後大面積腦梗死,在ICU監護治療二十餘天后去世,其對醫院術前評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