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有約」暖心服務,成為了高齡老人的「及時雨」

2025年03月22日11:20:26 健康 4289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孫燕 通訊員 王希 陳崢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到來,「老有所醫」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期盼。在潮新聞·錢報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區靈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東山衛生服務站,「家醫有約」服務團隊通過貼心的醫療服務,為簽約的高齡老人搭建起了一座健康橋。

「家醫有約」暖心服務,成為了高齡老人的「及時雨」 - 天天要聞

上門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在玉泉社區,即將迎來百歲生日的單奶奶長期飽受病痛困擾,頻繁的體檢和配藥曾讓家屬倍感壓力。

過去,家屬需要多次電話溝通、等待上門服務、再返回站點取葯,過程煩瑣且耗時。

然而,自從去年「家醫有約」平台上線後,單奶奶的家屬第一時間簽約,並通過微信與醫生建立了直接聯繫。

不久前,單奶奶突然感到頭暈乏力,孫女焦急萬分時,想起了「家醫有約」平台。她迅速聯繫了簽約的陳醫生。陳醫生通過微信詳細詢問病情,並指導家屬測量氧飽和度和心率,隨後判斷需要抽血化驗。

團隊迅速上門為單奶奶診治,最終確診為低鉀血症。治療過程中,陳醫生通過平台與家屬保持溝通,及時調整診療方案。

這種「數據跑腿+醫生上門」的服務模式,不僅解決了高齡老人的就醫難題,更成為智慧養老的「杭州樣本」。

在求是村,饒爺爺與陳敏醫生的故事始於五年前。當時,饒爺爺因「心臟早搏」常來站點配藥,陳醫生建議他嘗試中藥調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饒爺爺的癥狀顯著改善。

然而,最近半年,饒爺爺因搬到較遠的康養中心,無法頻繁就診。

陳醫生通過「家醫有約」平台主動聯繫老人,定期視頻望診,並根據需求上門搭脈開藥。當晚,暖暖的中藥就會送到老人手中。

為了表達感激之情,饒爺爺親手縫製了水桶包贈予「家醫有約」團隊。

「家醫有約」平台不僅是一個醫療服務工具,更是一座橋樑,連接著患者與醫護人員。

「家醫有約」暖心服務,成為了高齡老人的「及時雨」 - 天天要聞

「轉載請註明出處」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 天天要聞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近年來,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證據舉證責任時,患方多提及視頻監控問題。「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現在人沒了,這是我們從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馬先生向奧一新聞反映稱,其母親因盆腔腫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剖腹探查術,術後大面積腦梗死,在ICU監護治療二十餘天后去世,其對醫院術前評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