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
西部首家公立醫院體重管理俱樂部
在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正式啟用。
這一創新舉措,
不僅標誌著醫院在健康管理領域
邁出了重要一步,
也為應對日益嚴峻的超重肥胖問題
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成年人(>18歲)超重率為34.3%,肥胖症患病率為16.4%,而18歲以下人群也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小胖墩」。超重肥胖引發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隱形殺手」。
「兩會」記者會上,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
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
「體重管理」這一話題,
上升成為了國家戰略。
作為省域醫療中心、
國家大型綜合三甲醫療機構,
重慶大學附屬三峽醫院
積極響應國家號召,
抓住政策窗口期,
制定《「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
推出體重管理俱樂部,
通過構建篩查、評估、干預、
隨訪、全流程模式,
幫助市民告別
「有病才治」的舊觀念,
從「被動治療」向「主動健康」轉變。
「醫院深知體重管理不僅僅是體重秤上的減重數字,而是要以科學干預重塑生活方式,從源頭預防慢性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醫院黨委書記張先祥表示,醫院將整合內分泌代謝、中醫、健康管理、心身睡眠、臨床營養、消化、肝病、康復等多學科資源,組建專家團隊,以健康篩查區分生理、病理超重肥胖原因,搭載智能穿戴、數字化工具和精準評估技術,從嬰幼兒、兒童、青少年到孕產婦、老年人,涵蓋普通民眾、職業人群和專科病人,有的放矢制定個性化方案,幫助大家健康減重不反彈,真正實現全生命周期體重管理。
「我們主要參與肥胖病因識別診斷及治療,有的肥胖,是繼發於其他疾病,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庫欣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以及長期使用激素或者精神類藥物等,針對這些人群,去除病因肥胖一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而對於一些沒有確切病因的原發性肥胖人群,我們首先建議飲食運動及行為干預,若生活方式干預效果欠佳,則可能會啟用一些具有確切代謝和體重獲益的藥物進行干預,以提高肥胖人群自我管理的效能,最終實現體重、代謝指標的全面獲益。」內分泌代謝科/甲狀腺中心主任張程表示。
此外,
醫院還將通過
廣泛的科普宣傳和公益活動,
用健康知識破除「減肥謠言」,
讓大家理性減重、科學減重。
在此基礎上,
積極尋求與第三方合作,
大力推進產學研融合、
健康支持環境建設等,
多領域、多維度、
多形式拓展醫療、預防保健、
康復、健康管理一體化服務鏈。
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李彥提醒廣大市民,「管住嘴、邁開腿」不是控制體重的制勝法寶,盲目節食會導致營養不良、極端運動會引發關節損傷,90%的快速減重者還會在12個月內反彈至基線水平。而體重管理俱樂部針對不同肥胖病因、不同合併疾病、減重不同階段,進行綜合考慮,以全周期健康管理的模式,為廣大市民提供科學、專業的體重管理方案。
記者:李成敏
編輯:黎洋宏、章容
編審:何賢德、楊元剛、喬文君
重慶三峽融媒體中心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