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心腦老!

2025年03月20日18:13:06 健康 1429
睡不好,心腦老! - 天天要聞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睡不好,心腦老!

----寫在「世界睡眠日」前

2025年3月21日,是第25個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題是「健康睡眠,優先之選」,那麼你有多久沒睡個好覺了?熬夜加班、刷手機、失眠多夢……中國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而長期睡眠不足,不僅是「毀容神器」,更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隱形推手」!今天,我們一起揭開睡眠與健康的關係,學會科學「睡」出長壽體質!

一 睡眠不足=給心腦「埋雷」?

這些數據觸目驚心!

高血壓風險翻倍

睡眠時間<6小時的人,高血壓風險增加20%-3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夜間血壓無法正常下降,血管長期「高壓作業」。

1

2 心臟病發病率飆升

長期失眠者患冠心病風險提高45%,心肌梗死風險增加29%(《歐洲心臟雜誌》)。睡眠紊亂會誘發炎症反應,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腦卒中、糖尿病的「幫凶」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打鼾嚴重)患者,腦卒中風險增加3倍;睡眠不足還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誘發2型糖尿病。

3

專家提醒:睡眠是心腦健康的「守門人」,

連續3天睡眠<6小時,身體就會拉響警報!

二 你的睡眠達標了嗎?

自測「黃金睡眠」標準

時長足:成年人每日7-9小時,深度睡眠佔15%-25%。

質量高:入睡快(<30分鐘)、少夜醒、起床後精神飽滿。

節律穩:固定作息時間,周末不「報復性補覺」。

⚠️警惕這些信號:白天嗜睡、記憶力下降、情緒煩躁、血壓波動大,可能是睡眠障礙的求救信號!

三 科學改善睡眠,

記住這6條「救命法則」

固定生物鐘

每天同一時間上床/起床,周末偏差<1小時。建議22:30-23:30入睡,讓褪黑素自然分泌。

1

2 打造「睡眠友好型」環境

▪️ 卧室溫度18-22℃,遮光窗帘+靜音環境

▪️ 遠離手機藍光(睡前1小時關電子設備)

▪️ 選擇透氣被褥,枕頭高度以「一拳」為宜

飲食助眠法

▪️ 晚餐少吃辛辣、油膩食物

▪️ 睡前2小時避免飲酒、咖啡因(咖啡、濃茶、巧克力)

▪️ 可飲用溫牛奶(含色氨酸)、小米粥(富含B族維生素)

3

4 放鬆身心小技巧

▪️ 睡前做10分鐘冥想或腹式呼吸

▪️ 用溫水泡腳(40℃左右,15分鐘)

▪️ 聽白噪音(雨聲、海浪聲)或輕音樂

運動「助眠」但要選對時間

▪️ 推薦瑜伽、散步、八段錦等舒緩運動 ▪️ 避免睡前2小時劇烈運動(會升高核心體溫)

5

6 打鼾嚴重?早就醫!

夜間呼吸暫停、頻繁憋醒,需及時進行睡眠監測,警惕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四 特別提醒:

這些人群更要「睡好覺」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睡眠差會加劇血壓、血糖波動。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優質睡眠可降低複發風險。

更年期女性:激素變化易導致失眠,可諮詢醫生調節。

結尾呼籲:

今晚,關掉手機,拉上窗帘,給自己一場「深睡眠療愈」吧!轉發這篇推送給熬夜的TA,一起用好睡眠守護心腦健康!

睡不好,心腦老! - 天天要聞

睡不好,心腦老! - 天天要聞

同仁醫院神經內科睡眠亞專科,擅長睡眠障礙性疾病,包括失眠、不安腿綜合征、發作性睡病、快速眼球運動睡眠期行為障礙及此類疾病誘發的軀體和心理疾病的診治。通過專業的多導睡眠監測,對睡眠質量和睡眠疾病進行客觀評價。治療上除了藥物以外,還有經顱磁刺激,這是一種新興的非侵襲性、無創的神經調控技術,可以優化睡眠結構,改善睡眠質量,保證臨床依從性及長期療效。

睡不好,心腦老!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 PROFILE

許敏

副主任醫師 醫學碩士

睡眠亞專業負責人

專業特長:

擅長睡眠障礙性疾病,腦血管病及其誘發的軀體和心理等疾病的診治,曾在華山醫院放射介入科進修,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墨爾本醫院學習。

睡眠門診時間:

每周二、三上午、每周五下午

許敏副主任醫師專家門診時間: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朱筱琦副主任醫師專家門診時間:

周一、周五、周日上午

同仁神韻

關注我們~

供稿:許 敏

審核:劉學源

校審:戴 雲

預約就診請關注公眾號:

(配圖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歡迎關注同仁醫院官方微信服務號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台,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 天天要聞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熊女士是一名勤勞的家庭主婦,2025年6月2日,熊女士像往常一樣為家人準備晚餐,在切菜時不慎切傷左手食指,致左手食指遠端部分指體不全切斷,傷指腫痛、局部活動性出血。熊女士被嚇壞了,趕緊用創口貼簡單包紮手指後,和家人一起趕到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北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深夜,醫院病房燈光柔和卻不失緊張。陳阿姨坐在病床邊,手裡緊緊攥著家人的手,面色凝重。幾天前,她因突然視力模糊、胸悶被緊急送入醫院。醫生告訴她,糖尿病已經嚴重波動,心腦血管面臨巨大風險,這一切源於她多年忽視的「血糖過山車」。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 天天要聞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無論是愛爾蘭馬鈴薯饑荒、特立尼達奴隸制,還是冰島麻疹流行,女性在極端環境下總比男性活得更久。 儘管女性擁有更複雜的生殖系統,承受月經、懷孕、分娩和哺乳等重負,甚至在許多地區女孩獲得的食物和....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聞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後,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烤驗期」即將上線。購置祛暑藥品成了當下熱門的健康防護選擇。​數據顯示,某外賣平台的防暑藥品訂單量月環比增長超120%。不過,熱銷的背後也藏著疑問,不少人把藿香正氣類藥物當成「萬能解暑葯」,這樣科學嗎?面對五花八門的防暑葯,又該怎麼選怎麼用? 藿香正氣類藥品更適用治療暑濕...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