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醫生說要研究學習!」兩次手術中止後,外國男子趕到中國成功手術

2025年03月20日17:00:19 健康 1352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楊茜 通訊員 謝蕊 周澤楷

「太好了!我要發在我的facebook上!」

得知手術非常成功可以出院的消息時,來自約旦的haithan(漢森)難掩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提出要與主刀醫生——浙大四院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樓炎波合影,並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媒體上。

「我們國家的醫生說要研究學習!」兩次手術中止後,外國男子趕到中國成功手術 - 天天要聞

社交媒體截圖/醫院供圖

今年年初,漢森突發腹痛,深夜前往浙大四院急診就診。經過檢查,醫生髮現他的腹腔干周圍可能存在壁間血腫,懷疑是腹腔干夾層動脈瘤——一種嚴重的血管疾病,建議漢森在完善相關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後,進行手術治療。

聽到需要手術,漢森對自己的病情十分擔憂,決定先按照原本的行程先回國:「我想回家鄉,找我熟悉的醫生看看。」就這樣,他踏上了回國的航班。只是,就醫之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在我們當地的醫院換了2個團隊,做了2次手術都沒有成功。」

據介紹,腹腔干動脈是腹主動脈的重要分支,主要負責肝臟、脾臟和胃部的血液供應,而漢森的動脈瘤恰好位於三條大血管的「分岔路口」,病情複雜且手術難度較大。「當地醫生告訴我,他們沒做過這種手術,嘗試了好幾次都沒能放進支架,最終不得不中止。」

聽到漢森的手術並不順利的消息,他的翻譯成成(化名)建議他來中國試試。「我是義烏人,對義烏非常熟悉。我的家人也得過類似的病,是樓醫生做的手術,效果特別好。」成成堅定地說,「你一定要回義烏試試!」

在成成的幫助下,漢森聯繫上了樓炎波。了解到漢森的情況時,他表示:「我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成功案例,並且有多種不同的技術方案應對各種複雜病情,可以通過微創介入手術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在家人的陪同下,漢森再次踏上了前往中國義烏的航班。2月24日,漢森來到浙大四院血管外科就診。經詳細分析,樓炎波團隊為他制定了適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第二天,在血管外科、介入手術室團隊的緊密配合下,樓炎波主刀完成了這台高難度的微創介入手術。術中出血量不到50毫升,手術非常順利。

身體里的「不定時炸彈」被順利拆除,漢森心中的大石頭終於安穩落地。出院前,他在與樓炎波主任團隊合影留念時,激動地豎起了大拇指:「中國醫生的技術真的很厲害!」最後,漢森提起,他已經和老家的外科醫生分享了在中國手術一次成功的好消息,「我們國家的醫生請我幫忙,把手術錄像拷貝回家,他們還要對著錄像再研究和學習。」

「我們國家的醫生說要研究學習!」兩次手術中止後,外國男子趕到中國成功手術 - 天天要聞

醫院供圖

樓炎波表示,腹腔干夾層動脈瘤是一種發生在腹腔干血管的嚴重疾病,就像在體內埋下一個「不定時炸彈」。當動脈內膜破裂後,血液進入中膜,導致血管壁分層,薄弱的外膜膨脹進而形成動脈瘤。這種病症早期通常伴有明顯腹痛,急性期過後往往腹痛癥狀多數可以自行消失,但受損傷的動脈血管壁仍然可能進展、動脈瘤持續增大,如果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則可能是動脈瘤破裂的先兆。

「一旦破裂,後果不堪設想,可能導致嚴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樓炎波強調,目前腹腔干夾層動脈瘤多數無法自愈,也無藥物可以控制其進展,患者若確診後應遵醫囑定期複查隨訪,有手術指征的患者應儘早接受手術治療。

「我們國家的醫生說要研究學習!」兩次手術中止後,外國男子趕到中國成功手術 - 天天要聞

「轉載請註明出處」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 天天要聞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近年來,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證據舉證責任時,患方多提及視頻監控問題。「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現在人沒了,這是我們從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馬先生向奧一新聞反映稱,其母親因盆腔腫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剖腹探查術,術後大面積腦梗死,在ICU監護治療二十餘天后去世,其對醫院術前評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