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2025年03月12日13:53:10 健康 1546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糖尿病真的離我們很遠嗎?有些人覺得,自己平時吃得不算特別甜,也沒有肥胖的困擾,就不會和糖尿病扯上關係,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在醫院工作多年,見過太多這樣的人——有的年輕時拚命加班,習慣性熬夜,覺得身體扛得住,結果突然查出血糖飆升。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有的人長期節食減肥,以為瘦就不會得糖尿病,殊不知飲食紊亂反而讓胰島功能出現了問題,還有些人,天生身體健壯,不愛體檢,直到開始口渴、乏力,才發現自己已經邁入糖尿病的行列。

糖尿病並不會挑人,任何年齡、任何體型的人都有可能中招,而一旦患上,身體就會出現一些異常信號,如果忽視了,可能會讓病情加速惡化,後悔都來不及。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腸胃開始變懶

很多人以為糖尿病和腸胃沒有關係,實際上,長期高血糖會影響消化道神經,導致胃排空速度變慢,甚至引發頑固性的便秘或腹瀉。

有位患者,長期飲食不規律,早年就有胃病,但一直沒有當回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便秘越來越嚴重,一周才解一次大便,肚子經常脹得難受,就算吃了很多膳食纖維,依然不見好轉。

後來他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血糖已經高得嚇人,胰島功能也大不如前,最終確診為糖尿病性胃輕癱。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高血糖會損害迷走神經,而這個神經主要負責控制胃腸道蠕動,一旦受到損傷,胃排空變慢,食物長時間滯留在胃裡,就容易出現食慾下降、脹氣、噁心,甚至影響血糖控制。

而且有些人會出現「怪病」——要麼長期便秘,要麼突然嚴重腹瀉,這種情況其實也是神經受損導致的。

研究發現,超過50%的糖尿病患者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胃腸道功能異常,只是輕重不同而已,如果長期不關注這個問題,甚至可能導致營養吸收不良,讓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傷口癒合慢

有位患者,她平時的飲食習慣非常極端,不是完全不吃主食,就是連續幾天只吃水果,身體長期處於營養不均衡的狀態。

有一次,她在家裡不小心被刀劃破了手指,本以為是個小傷口,但過了一個星期,傷口不僅沒有癒合,反而紅腫化膿,甚至出現了潰爛。

她這才緊張起來,來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她的空腹血糖高得離譜,已經進入糖尿病的範疇,而這次傷口不癒合,正是糖尿病導致的免疫力下降和血管損傷所引起的。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糖尿病會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尤其是小血管最容易受損,而皮膚、四肢這些部位的血管本就比較脆弱,一旦血糖長期升高,血管彈性變差,供血供氧能力下降,傷口自然就癒合得特別慢。

而且,高血糖會削弱白細胞的功能,讓身體的免疫力降低,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擦傷,都可能引發嚴重的感染,甚至導致糖尿病足,嚴重的情況下需要截肢。

所以,如果發現自己身上的小傷口遲遲不好,或者傷口周圍發紅髮炎,一定要警惕,這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信號。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晚上頻繁跑廁所

有位患者,近幾個月來,他發現自己晚上睡覺時總是被尿意憋醒,每晚至少要起夜三四次,白天喝水不算多,但尿量卻越來越大,最讓他擔心的是,尿液顏色變得很淺,像清水一樣。

他以為是腎虛,自己去買了不少補腎的葯,可一點用都沒有,後來到醫院一查,才發現他的腎臟功能已經開始受損,而罪魁禍首就是糖尿病。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很多人都不知道,糖尿病和腎臟的關係非常密切,長期高血糖會讓腎臟承擔超額的代謝負擔,腎小球長期被高濃度的血糖「泡著」,就會逐漸變硬、變厚,影響過濾功能。

這時候,身體為了排出多餘的糖分,只能通過尿液排出,所以糖尿病患者經常會出現多尿的現象,而尿液變清,也是因為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能力下降。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如果這個問題不加以控制,最終可能會發展成糖尿病腎病,甚至需要透析,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幾年後,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傷,這就是為什麼醫生總是強調,糖尿病不光是血糖的問題,更是全身血管和器官的病。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心情反覆無常

有位患者,工作壓力很大,平時飲食隨便,愛喝奶茶、吃甜食,血糖一直處于波動狀態,他最初的表現不是典型的糖尿病癥狀,而是經常焦慮、煩躁,甚至有時候無緣無故地大發脾氣。

家人以為他是工作壓力大,直到他自己發現,有時候心情變化特別快,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暴躁,甚至開始失眠、注意力下降,最後到醫院檢查,才發現他的血糖水平已經處於糖尿病前期。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血糖的波動會對大腦神經遞質產生影響,尤其是血糖過高或者過低的時候,皆會致使情緒出現不穩定的狀況。

有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出現焦慮、抑鬱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至少30%,原因就在於血糖的波動會影響大腦的血流供應,影響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人,不僅會有情緒問題,還可能影響記憶力,甚至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風險,所以如果一個人最近情緒起伏特別大,甚至出現了無法控制的焦慮和抑鬱,也要警惕是不是血糖出了問題。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糖尿病的危害不只是血糖升高那麼簡單,而是全身多個系統都會受到影響,所以不管自己有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不管是胖還是瘦,只要發現身體有這些異常,一定要重視,早發現、早干預,才能避免讓身體一步步走向不可逆的損害。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糖尿病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1]趙榮瑤.糖尿病病人用藥依從性管理策略的研究進展,循證護理 ,2024-06-25

醫生直言: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往往會有這幾種異常,別忽視了!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 天天要聞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近年來,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證據舉證責任時,患方多提及視頻監控問題。「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現在人沒了,這是我們從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馬先生向奧一新聞反映稱,其母親因盆腔腫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剖腹探查術,術後大面積腦梗死,在ICU監護治療二十餘天后去世,其對醫院術前評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