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000公里,全球首例遠程頭頸外科無創手術在上海-新疆間完成

2025年03月11日13:40:19 健康 5120

it之家 3 月 11 日消息,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頭頸外科陶磊教授團隊 2 月 28 日利用國產人工智慧經口無創手術機器人,完成全球首例遠程經口聲門區腫瘤機器人手術,意味著中國醫學人工智慧領域迎來重大突破。

陶磊教授團隊操控成都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研製的經口手術機器人系統,跨越 5000 公里,同時 50 分鐘,為新疆自治區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喀什二院」)一位來自喀什伽師縣的 52 歲患者精準實施喉部聲門區腫瘤切除術,成功完成全球首例 ai + 智能機器人遠程頭頸外科無創手術。

跨越5000公里,全球首例遠程頭頸外科無創手術在上海-新疆間完成 - 天天要聞

▲ 圖源:喀什二院

陶磊表示,手術出血量不足 1 毫升。「手術整個流程很順暢,作為主刀醫生,通過與手術機器人的人機協同,感覺就像在當地做手術,沒有距離感和延遲感」剛剛完成手術的陶磊,第一時間分享了遠程手術的操作體驗,「手術的難點在於既要切得准,同時又要靈敏精確地避開器官關鍵結構,機器人高質量完成了實戰考驗。」

此次超遠程手術,成功運用人工智慧大模型技術,實施亞毫米級器械控制,突破空間與網路限制,創造了人工智慧與外科醫學深度融合的全新探索。

博恩思表示,歷經 8 年研發,擁有 1760 枚零部件、300 余項自主知識產權的「成都造」ai + 手術機器人,填補了全球手術機器人無法實現喉部聲門區手術的空白。

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機器人中心科學家李耀表示,博恩思手術機器人去年 10 月成功完成全球首例聲門區腫瘤切除術,「四個月後,我們將手術室的另一端,延伸到 5000 公里外的喀什,醫生在上海、病人在喀什,成功突破聲門區超遠距手術的行業空白。

李耀稱,這款機器人上下游涉及 165 家企業、1760 個零部件,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中國造。通過具身智能演算法,實施亞毫米級器械控制,博恩思 ai + 手術機器人突破了空間與網路所限,實時完成跟蹤定位、三維重建、力反饋操作等關鍵技術,實現了人工智慧與外科醫學的深入融合。

跨越5000公里,全球首例遠程頭頸外科無創手術在上海-新疆間完成 - 天天要聞

喀什二院表示,為確保這例遠程手術成功實施,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派出了機器人微創外科專病中心主任徐成志、麻醉師李衛星以及專科護理專家魏耀、陳佳翀組團奔赴喀什進行手術指導。中國電信喀什公司為手術專門鋪設了寬頻專線,並派出工程師多次進行信號對接測試,為兩地醫院打造了超高速、低時延、高可靠性的通信環境,確保手術指令與高清影像的實時傳輸,誤差控制在毫秒級,為機器人精準操作提供了關鍵保障。人工智慧經口手術機器人技術團隊也提前將機器人手術臂從成都運至喀什,並完成組裝和調試。

陶磊表示,人工智慧經口手術機器人不僅能夠通過多模態數字孿生技術(it之家註:主要是視頻、語音及力反饋)實時跟蹤定位、三維重建,還能通過力反饋操作實現精準控制。

據稱,運用 ai 大模型技術,博恩思 ai + 手術機器人突破了低帶寬環境下的延遲控制瓶頸,實現了通過多模態數字孿生技術普通網路,即可支持完成遠程精細手術,「也就是說,即使沒有 5g 高帶寬、低延時的支撐,也能實現超遠程的精準手術。」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 天天要聞

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這6個差距,每個都很現實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治不好、花大錢、拖累家庭。而當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聽到身邊人勸他「去國外看看吧,那裡治療水平高」——那麼問題來了:國內與國外的癌症治療,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嗎?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認真、詳細地聊一聊這個話題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 天天要聞

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趙貴勇 精研「心」術 守護生命

從醫20餘年來,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隨叫隨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屬親切地稱為「護心人」。他就是皋蘭縣人民醫院心血管糖尿病內科主任趙貴勇。從醫以來,趙貴勇專註於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 天天要聞

「吃瓜群眾」贏了!「吃瓜」不僅營養好還抗衰老,醫生推薦這幾種

人們常常調侃「吃瓜」是一種輕鬆的消遣方式,但實際上,「吃瓜」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選擇。某些瓜類食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有助於抵抗衰老,它們無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寶藏」!健康時報資料圖 張弛攝研究發現:瓜類中這種成分有助於抗衰老2025年3月,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科學進...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 天天要聞

患者術後腦梗死,家屬調監控遭拒?

近年來,涉及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證據舉證責任時,患方多提及視頻監控問題。「做完腫瘤切除手術,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現在人沒了,這是我們從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馬先生向奧一新聞反映稱,其母親因盆腔腫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做剖腹探查術,術後大面積腦梗死,在ICU監護治療二十餘天后去世,其對醫院術前評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