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it technology review)
上周有一篇關於細胞培養牙齒的報道,確切地說,是關於實驗室培育的生物工程牙齒。研究人員將人類和豬的牙細胞混合,培育出這些牙齒,並讓它們在活體迷你豬的頜骨中生長。
「我們正在嘗試製造功能性替代牙齒。」塔夫茨大學的 pamela yelick 表示。她是參與這項研究的科研人員之一,她和團隊的目標是開發鈦金屬牙植入物的替代品,用健康的、有活性的實驗室培育牙齒替換丟失或損壞的牙齒。畢竟,相較於在人的顎骨上鑽孔並植入一塊金屬,這種方法或許更具吸引力。
目前的種植牙雖然效果尚可,但並非十全十美。它們無法像真牙那樣與骨骼和牙齦緊密相連,約 20% 的種植牙患者最終會患上一種名為「種植體周炎」的感染性疾病,這種疾病可能會導致骨質流失。
這一切都和生長在種植牙上的微生物有關。我們的口腔內有一個複雜的微生物群體,一旦這個群落受到干擾就可能引發感染。而且,這些微生物的影響並不局限於口腔,它們似乎還與可能影響身體和大腦的疾病存在某種關聯。
如今所說的口腔微生物組,最早是在 1670 年由荷蘭微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發現的。「我有三天沒刷牙,然後取了積聚在我上前牙上方牙齦上的少量物質,發現了一些活的生物體。」他當時在寫給皇家學會的一封信中這樣描述。
列文虎克使用自製的顯微鏡研究他口腔中發現的「生物體」。如今,我們已經知曉這些生物體包括細菌、古細菌、真菌以及病毒,且每一種都包含有多種類型。「每個人的口腔中都『居住』著數百種細菌。」長期專註於口腔微生物群相關研究的布法羅大學教授 kathryn kauffman 表示。
這些微生物之間,以及與我們的免疫系統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研究人員目前仍在探索這些相互作用的具體機制。例如,有些微生物依賴我們飲食中的糖或脂肪為生,而另一些則似乎以我們的細胞為食。根據它們消耗和產生的物質不同,微生物可以改變口腔環境,促進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長。
這種複雜的微生物「互動」在我們的健康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口腔疾病甚至口腔癌都與口腔微生物群失衡有關,科學家將這種失衡稱為 「生態失調」。舉例來說,蛀牙就是由於微生物過度繁殖產生的酸性物質腐蝕了牙齒導致的。
特定的口腔微生物還被發現與一系列身體和大腦疾病相關,包括類風濕關節炎、代謝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症性腸病、結直腸癌等等。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些口腔微生物還可能引發神經退行性疾病。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中,發現了一種名為牙齦卟啉單胞菌(p. gingivalis)的細菌,它導致慢性牙周炎的發展和惡化,而感染牙齦卟啉單胞菌的人在六個月內也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現象。
目前,科學家仍在研究口腔微生物是如何從口腔傳播到身體其他部位並引發疾病的。在某些情況下,「你咽下的唾液中含有這些微生物,它們可能會滯留在你的心臟和其他部位。」pamela yelick 解釋道,「這可能導致全身性的炎症,只是這種炎症往往不易察覺。」
在其他情況下,微生物可能藉助我們的免疫細胞通過血液中傳播,正如「特洛伊木馬假說」所提出的那樣。已有證據顯示,梭桿菌(一種常見於口腔中的細菌)就是通過隱藏在白細胞中來傳播的。
關於這些微小的微生物究竟是如何對我們的新陳代謝、骨骼健康乃至神經功能等方面產生如此重大影響的,還有許多未知等待探索。
但與此同時,新出現的研究證據也在提醒我們,一定要呵護好自己的牙齒,至少在實驗室培育的替代牙齒變得普及之前,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仍然是至關重要的。
原文鏈接: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02/07/1111219/tiny-microbes-in-your-mouth-could-be-putting-your-health-at-r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