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2025年02月08日13:53:20 健康 1130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人身上最硬的部位……咳咳,別想歪,當然是牙齒了!

牙齒是身上最硬的部位,它的硬度和鐵接近。

不過,牙齒也不能瞎用。很多人用牙齒開瓶蓋,一不小心,牙可能就碎了。

這種技術活,還是得交給 1.5 元的瓶蓋起子,畢竟——補一顆牙的價格,可是瓶蓋起子的 10000 倍!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別急還有,我們今天準備了 30 個冷知識,讓你更了解自己的身體!

鼻子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Giphy.com

1. 每天,鼻子會產生近 1 升的粘液(鼻涕),也就是大約 2 瓶礦泉水大小的液體,大部分會被吞進肚子里。

2. 鼻子通常只有一邊出氣。

不信?現在把手指放到鼻孔兩側,閉眼睛,然後正常呼吸。你會發現,呼吸的時候,鼻子是左右兩側輪流工作的。

3. 睡覺的時候,鼻子不會打噴嚏。

4. 你打出的噴嚏速度,比跑車還快,可以達到百公里每小時。

5. 有些人討厭香菜,可能是「命中注定」。香菜含有一種「臭蟲」味的醛類物質,而討厭香菜的人的基因里對醛類物質更敏感。

是不是覺得鼻子特別厲害?但有些事是它做不到的!

身體挑戰:對著鏡子,你可以擺動鼻子嗎?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Giphy.com

你也沒辦法睜眼打噴嚏。不信?再試試。

嘴巴

6. 一個人每天可以分泌約 1 升唾液(口水)(大概 2 瓶可樂),所以「一口唾沫星子淹死你」這句話也不無道理,大概 3 年時間就能裝滿一浴缸(1 立方米)。

7. 嘴裡細菌的數量,比地球上人口的數量還多。而一次 10 秒的接吻,會讓你們交換 8000 萬細菌。

8. 總是咬到舌頭,不是想吃肉,你可能只是需要去口腔科看下牙齒咬合的問題。

9. 舌頭能分辨的基本味覺只有 5 種:酸、甜、苦、咸、鮮。辣是一種痛覺,不是味道!

10. 不存在味覺地圖,舌頭根本沒有味覺感知位置的楚漢河界,感知每種味覺的味蕾隨機分布在舌體的表面。下次再有人在你面前用這個方法品酒,可以忽視了。

身體挑戰:你可以用舌頭舔到自己的鼻子嗎?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再試試,是否能用舌頭舔到自己的胳膊肘呢?

頭髮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Giphy.com

11. 你頭皮的毛囊 85% 處於生長期,14% 處於休止期,1% 處於退行期;一根頭髮通常可以陪伴你 2~4 年,最長可以達到 6 年。

12. 人的頭髮通常 10 萬根左右,一天掉 100 根頭髮,都是正常的!

13. 常見的植髮手術原理是「拆東牆補西牆」,將頭髮濃密的部位(後枕部)的毛囊移植到脫髮的地方,其實沒有一個新的頭髮植上去。

身體挑戰:將手指插入頭髮中,在不同的部位輕輕拉扯 5~6 下,試試每次都能拉下 3 根以上的頭髮嗎?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恭喜你,這說明要禿頭了。脫髮的問題,趕緊找醫生去!

眼睛

14. 眼睛(眼球)在你出生幾年後,就不再長大了,這麼多年過去,你的臉卻越來越大……這就是你小時候的眼睛看起來比你現在大的原因吧。

15. 滴眼藥水覺得嗓子苦?因為眼睛和鼻腔是連通的,而口腔和鼻腔也是連通的。

眼藥水會順著眼角處的「鼻淚管」進入你的嘴巴。眼睛下次滴完眼藥水,用手指按住內眼角試試。

16. 同樣因為內眼角和鼻腔之間的鼻淚管,憋回去的眼淚都從鼻子流了出來。

身體挑戰:試著用你的眼睛看你的鼻子。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看不到就對了!不過你可以試試閉上一隻眼睛……

耳朵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Giphy.com

17. 老人的耳朵大,因為耳朵不會停止生長(來自 2017 年搞笑諾貝爾獎解剖學獎)。

18. 耳朵上的小洞是耳前瘺管,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畸形,無癥狀不需要治療。我國先天性耳前瘺管發病率在 1.2%,如果你有,那就是百里挑一的人啦!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19. 耳朵是不能暫停使用的一個器官。如果你戴著耳機入睡,你的耳朵依然會受到刺激,會損傷聽力。

20. 人的耳朵里有兩個特殊的結構,叫做「內耳前庭」和「半規管」,它們擔負著感受身體位置和調節平衡的作用。

而人會產生暈車的情況,也和這兩個結構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暈車現象會減少,主要還是神經系統發育成熟了。

身體挑戰:試著動一動你的耳朵看?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Giphy.com

據說 20% 的人可以動耳朵,而研究則表示這可能是一種返祖行為,人類的這種肌肉能力已經退化了。

手和腳(四肢)

21. 手指甲的生長速度會比腳指甲快。

22.剛長出來的指甲是白色的,之後會慢慢變透明,越白的「月牙」其實就是越新的指甲;一般情況,手指甲的月牙大小和數量是恆定的,和健康不健康無關。

23. 手心和腳心是人體汗腺分布最密集的地方,人的腳上約有 25 萬個汗腺,每天大約可以排出約 0.23 升的汗。

24. 汗水本身沒有氣味,裡面 99% 是水,剩下不到 1% 主要是鈉、鉀以及尿素氮,其中的尿素氮通常是通過小便排出的。

身體挑戰:用自己的食指能碰到自己的小拇指嗎?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還有一些其他……

25. 憋住的屁並不會消失。

無法破門而出的屁,會先被腸道吸收,進入血液,隨著血液轉移到全身,然後到達肝臟,繼而進入肺部,最後,會隨著呼吸……被你呼出去!

26. 男性也可能得乳腺癌,因為男人的乳房內也有乳腺組織。

27. 正常男性體脂率在 15% 左右,女性在 25% 左右,而豬的體脂通常是 14~18%。也就是說,大部分人其實比豬還胖。

28. 受到骨骼和重力的影響,人早上比晚上高,主要原因還是平躺的過程讓身體脊柱得到了拉伸,下次量身高前先睡一覺試試。

29. 正常人空腹的時候,胃的容量是 50 毫升左右;吃東西的時候,胃壁會舒張,最大可以到 1.5 升;節食並不會把胃「餓小」。

30. 人的消化系統從口腔到直腸大約有 8 米左右;

我們吃進的食物,通常經過 6 小時在胃裡,再經過小腸結腸,最後到達直腸變成便便,這個過程大概需要 16~24 小時,所以醫學上也沒有「宿便」這個說法。

畢竟你昨天晚上吃的東西要到明天早上才能被排出來。

身體挑戰:不彎曲膝蓋,你能跳起來嗎?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我們的身體在進化了上百萬年後,充滿了各種神奇的小秘密。

趕緊轉發給親朋好友們一起動一動,看看你們能完成幾項挑戰吧~

(記得在評論區里告訴我們哦!)

本文審核專家

郝小馬

西安交大醫學院

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碩士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策劃製作

策劃:Murphy | 監製:Karen

拍攝:第一可愛糖老師 |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身上最硬的地方是哪裡?30 個身體冷知識 - 天天要聞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

請點一點下面的小心心哦 ❤

這對我們很重要,拜託啦!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心有靈犀 | 急性心理創傷及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識別及應對 - 天天要聞

心有靈犀 | 急性心理創傷及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識別及應對

【來源:西安網】左起:彭爽、晗冰心理創傷是指個體經歷或目睹超出其承受能力的負面事件後產生的一種持續性心理反應分為急性心理創傷慢性心理創傷、複雜性心理創傷發展性心理創傷四種類型《1061運動新視野·心有靈犀》主持人晗冰邀請了陝西省心理諮詢師協
吃不對加速大腦衰老!「健腦飲食」一日三餐吃起來! - 天天要聞

吃不對加速大腦衰老!「健腦飲食」一日三餐吃起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常常感到「思維遲鈍」、記憶力減退,甚至剛剛說過的話可能轉瞬即忘,注意力也難以集中……實際上,這是大腦在向我們發出警告。隨著年齡的增加,大腦功能自然會有所下降,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也在加速大腦的衰老過程,甚至可能改變大腦的結構!健康時報圖吃得不對竟然改變大腦結構!2024年,復旦大學研究...
總是凌晨三四點早醒?醫生提醒:可能預示3種疾病,一定要警惕 - 天天要聞

總是凌晨三四點早醒?醫生提醒:可能預示3種疾病,一定要警惕

深夜,城市褪去白日的喧囂,陷入一片靜謐。大多數人正沉浸在夢鄉之中,可有些人卻在凌晨三四點,毫無徵兆地突然醒來,望著黑漆漆的房間,輾轉反側,難以再次入睡。本以為只是偶爾的睡眠小插曲,卻沒想到,這可能是身體在悄悄拉響警報,背後或許隱藏著某些潛在
私密部位的毛髮變白,意味著身體有疾病?有必要了解! - 天天要聞

私密部位的毛髮變白,意味著身體有疾病?有必要了解!

咱今兒個就來聊個不少人心裡藏著,卻又羞於啟齒的話題 —— 私密部位毛髮變白。想像一下,某個尋常的洗澡時刻,你正哼著小曲兒,不經意間低頭一瞧,瞬間驚得瞪大了眼:私密處竟然冒出了幾根白毛髮!剎那間,腦袋裡彷彿有千萬隻蜜蜂嗡嗡作響,各種念頭瘋狂閃
春季必吃幾大蔬菜,竟有這些好處,詳情戳>>> - 天天要聞

春季必吃幾大蔬菜,竟有這些好處,詳情戳>>>

春季飲食指南-有味生活-01春季飲食指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這個季節不僅是大自然的重生,也是我們身體自我修復和調節的最佳時機。俗話說「不時不食」,遵循季節特點選擇食材,能讓我們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年。今天就來聊聊最適合春季食用的美食以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