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的一周,江蘇溫度依舊低迷,從最高溫度預報來看,只有少數城市的最高溫度能達到兩位數,在10度左右徘徊。大多數都處於個位數,其中淮北地區溫度相對較低一些。很多老年人有晨練的習慣,降溫後早晨氣溫偏低,不建議大家太早出門晨練!低溫天氣里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一起來看!
這種天氣下哪些人群更需要重點關注?
第一類為敏感人群,如老年人、嬰幼兒、孕產婦等;
第二類為患有基礎性疾病、行動不便的人群,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及腎臟疾病、精神心理疾患人員等;
第三類為特定職業人群,如司機、快遞員、外賣員等戶外工作者。
除此之外,還有專家發出建議:「很多老年人有晨練的習慣,降溫後早晨氣溫偏低,不建議大家太早出門晨練。可以等上午10時氣溫回升以後再外出。」
如何在低溫雨雪天氣
做好安全健康防護?
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低溫雨雪天氣中
減少外出,根據天氣預報預警提示合理規划出行安排。必須外出時需增添衣物,使用雨具、圍巾、帽子、手套等防護用品,並儘可能縮短戶外活動時間、減小活動強度。
敏感人群和基礎疾病患者不宜進行高強度體力活動,若有鍛煉習慣,以室內運動替代。
做好居家安全保暖
正確使用室內供暖設施,選擇適當時段合理通風,防止火災及一氧化碳中毒發生。儲備適當的食物、水和其他必需物資,以減少外出。及時增添衣物,可提前購置禦寒保暖用品。
外出時做好保暖防滑措施
外出行走採取防滑措施,不穿硬底或光滑底的鞋,小心慢行,謹防跌倒。遠離廣告牌、臨時搭建和老舊建築物、老樹等不安全的區域,避免砸傷。遠離結冰的水面,以免跌落水中。
敏感人群和基礎疾病患者外出應有人陪同,注意做好保暖。兒童戶外活動應適時增減衣物,若被汗水浸濕應及時更換。戶外工作者應穿戴保暖且防水的服裝,保護易凍傷部位,避免過度勞累。
增強健康意識,關注自身不適癥狀
若出現顫抖、肢體麻木、口齒不清等癥狀,應立刻轉移到室內溫暖處,保持衣物乾燥,優先為身體中心部位(胸部、頸部、頭部和腹股溝)取暖;若凍傷、身體失溫癥狀進一步加重,應立即尋求緊急醫療救助。
快轉發提醒家裡人吧!
來源| 中國疾控中心
編輯| 程智 責編 | 朱昱
編審| 黃揚 監製 | 趙源
小編天天早起晚睡
就是為了給您呈上
新鮮的消息
點個和
給小編加加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