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到底怎麼收費?國家醫保局新規範來了

2024年12月07日15:52:09 健康 3215


看病到底怎麼收費?國家醫保局新規範來了 - 天天要聞



「讓醫院收費更清楚,讓患者付費更明白」



文|《財經》記者 辛穎

編|王小

國家醫保局將適時推出新版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目錄。

在2024年11月23日下午國家醫保局舉辦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解讀直播活動現場,國家醫保局價格和招標採購司醫藥價格處副處長蔣炳鎮對《財經》表示,醫療服務價格的項目規範是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的一環,也是最基礎的一環。

診療費偏低,無法充分體現醫生、護士付出服務的價值,是公立醫院改革中的一個老問題。如果提升醫療服務價格,又不能增加患者的負擔,這讓政策制定者們面對這個問題時都較為謹慎。

2021年,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開啟新一輪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就是希望能緩解這一頑疾。

中國的醫療服務價格,一直是各省自己制定,管理水平、收費項目、價格等,在各地有差異。因此,推出一個新版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目錄,覆蓋全國,消除地區之間的差異,成為此輪改革要完成的重要一環。

此前國家醫保局已經建立了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當下正在推進的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標準化規範化,就是要統一有哪些項目可以收費,怎麼收費。

看病到底怎麼收費?國家醫保局新規範來了 - 天天要聞

三步走

《財經》獲悉,此次國家醫保局推出的價格調整工作,大體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統一規範全國的價格項目。

按照調整進度,當前主要是按學科出台價格項目立項指南,也就是先解決哪些項目應該收費的問題。

有些地方,原來是按操作流程拆分定價後收費。比如種植牙的收費會拆分成,手術方案、備洞、種植體植入、牙冠安裝、術後複查等多項。不僅醫院計費麻煩,患者也看的一頭霧水。

現在,按國家醫保局的新規範,這一系列的服務,統一成一個收費項目,就叫種植牙植入。

《財經》獲悉,對已有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國家醫保局首先「合併同類項」。有的是不同步驟的歸併,有的是不同術式的合併,還有的是不同流派的規範。

國家醫保局目前已編製發布17批立項指南,合計涉及 271個主項目、250個加收項、88個擴展項,加起來共有收費編碼 609個。按計劃,到2024年底完成大部分學科領域的立項指南,完成頂層設計。

二步,落地試運行。

據悉,國家醫保局將派出專家,指導各省在2025年三季度前做好立項指南的對接落地。

目前已經有口腔種植、護理等專業的項目在全國落地,婦科,麻醉等專業完成徵求意見,後續還將有呼吸、眼科等一系列專業的指南出台。

期間,有部分項目相較以往提升了價格。比如護理類的收費項目,就提出適度調整特級護理、一級護理的定價,以體現服務價值。貴州省在制定具體價格標準時,特級護理將原來的每小時6元,提升至每天150元。

也有一些項目降價了。如為了鼓勵醫院將ct、核磁等影像結果共享,國家醫保局明確如果不上傳到雲端,就要減收一定費用。 

第三步,在各地試運行2年-3年後,適時推出新版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目錄。

國家醫保局計劃,通過試運行期間發現的問題,不斷對上述規範目錄進行修訂,待完善後正式在全國推行。

看病到底怎麼收費?國家醫保局新規範來了 - 天天要聞

醫保更願意為哪些項目付費

為了支持新技術、新項目進入臨床應用,國家醫保局也新加一系列的項目。

考慮到中國社會老齡化的加劇,在修訂護理類服務項目時,新設「上門服務費」「家庭病床建床費」「免陪護」「安寧療護」等價格項目。

立項指南中也新設了一些技術項目。如質子放療、重離子放療、硼-中子俘獲治療等價格項目,也是為了支持高端醫療裝備進入臨床,有利於加速前沿技術的臨床轉化,為腫瘤患者帶來更多新的治療選擇。

《財經》獲悉,醫保部門還給一些在探索中的項目預留了空間。比如在器官移植手術中,收費擴張項增加了「異種器官」,就是考慮到了人類以外物種的器官移植到人體內的科學研究備受關注,雖然目前還沒有實際推行,但未來這樣的新技術成熟時能夠更容易進入臨床,因此提前就設置了項目。

值得注意,想要受到優待的新項目、新技術有多少的「含金量」是醫保部門更注重的。

像較為熱門的人工智慧技術,考慮到它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醫生提高診斷效率,所以醫保部門在潛在的應用場景,在放射檢查、超聲檢查、康復類項目中,設立「人工智慧輔助」擴展項,就是同樣的價格水平下,醫院可以選擇培養醫務人員進行診療,也可以選擇使用人工智慧參與診療行為。

但人工智慧技術在現階段還無法完全「平替」,考慮到已經收取相關診療費用,如果額外單就人工智慧輔助技術再向患者收費有失公平,因此立項指南中明確,即便是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各類檢查,現階段醫院不得重複收費。

「讓醫院收費更清楚,讓患者付費更明白」,是國家醫保局編製立項指南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宗旨是規範診療收費行為、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突出技術勞務價值產生深刻影響。

看病到底怎麼收費?國家醫保局新規範來了 - 天天要聞

(11月23日,國家醫保局政策解讀直播現場。攝/辛穎)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易劍東教授第七屆跨年演講在蓉啟幕 期待成都世運會成為世界綜合性大賽標杆 - 天天要聞

易劍東教授第七屆跨年演講在蓉啟幕 期待成都世運會成為世界綜合性大賽標杆

中國體育如何與世界共舞?1月20日,「易劍東教授第七屆跨年演講」在成都天府國際金融中心精彩開啟,這是成都首次舉辦體育學術跨年演講活動。易劍東教授以「中國體育如何與世界共舞」為主題,從全球視野出發,深度剖析中國體育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實現與國際體育的深度融合,與世界同頻共振。同時,探討了體育消費市場...
一杯水的壽命最長16小時?關於喝水那些事,今天必須都弄明白 - 天天要聞

一杯水的壽命最長16小時?關於喝水那些事,今天必須都弄明白

小李每天早晨匆匆出門時,都會提前燒好一壺白開水,放在桌子上,打算下班回來後再喝。有一天,她忽然聽說,白開水放置超過16小時後就變得不宜飲用,甚至可能對健康有害。這個說法讓她有些驚訝,她回想起自己曾經把水放在桌上好幾天才喝,心中頓時充滿了疑慮
缺鎂的人抗癌能力或更差,其實,常吃4類食物就能補 - 天天要聞

缺鎂的人抗癌能力或更差,其實,常吃4類食物就能補

在一次體檢中,小李被告知自己體內缺鎂,聽到這個消息時,她不禁愣住了:「鎂?這個聽起來好像不太重要的元素,竟然也會影響我的健康?」其實,鎂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不僅僅參與肌肉的收縮、神經的傳導和能量的代謝,還在免疫系統、心血管健康和大腦
肝硬化最怕缺硒?肝臟不好的人,建議要多吃這3種富硒食物 - 天天要聞

肝硬化最怕缺硒?肝臟不好的人,建議要多吃這3種富硒食物

小劉是一名30歲的年輕人,工作繁忙,作息不規律,常常熬夜加班。他感到自己突然間變得很容易疲倦,臉色也開始暗沉,偶爾還有右上腹部的隱隱不適。去醫院檢查後,醫生告訴他,經過血液檢查和肝臟功能檢測,肝臟功能出現了一些異常,初步診斷為輕度脂肪肝。
35歲男子一斤白酒下肚嘔血不止,全身一半血沒了!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35歲男子一斤白酒下肚嘔血不止,全身一半血沒了!醫生提醒

春節近在眼前,年會、聚餐活動接踵而至,人們在歡聚暢飲的同時,卻往往忽視了過量飲酒會帶來的嚴重健康風險。近日,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城北院區急診室就接診了一例因飲酒過量導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情況危急,令人揪心。35歲的顧先生平日里就酷愛飲酒,逢年過節更是酒不離手。隨著春節的臨近,他也開始頻繁參加各類聚會,...
魏氏脈道氣血一針通::中醫傳承的閃耀之光 - 天天要聞

魏氏脈道氣血一針通::中醫傳承的閃耀之光

在醫學的廣袤蒼穹之下,魏永勤宛如一顆璀璨星辰,以其魏氏脈道氣血 「一針通」 療法,為無數生命驅散陰霾,點亮希望之光。回首四十餘載從醫路,那是一條布滿荊棘卻又繁花盛開的征程。魏永勤見過太多被病痛折磨得失去人形的患者,他們眼中的絕望如同一把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