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作為女性生殖系統中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全球宮頸癌新發病例約為50萬例。這一數字表明,宮頸癌在全球範圍內的發病率仍然較高,是女性需要高度關注的一種惡性腫瘤。儘管其病因已經明確,但許多女性對其仍缺乏足夠的了解和重視。
宮頸癌是什麼?
宮頸癌是指發生在子宮頸部位的惡性腫瘤,主要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子宮頸位於子宮下部,連接陰道與子宮體,是胎兒出生的必經之路。正常情況下,子宮頸上皮細胞會不斷更新,但當這些細胞受到某些特定類型的hpv持續感染時,就可能發生異常增生,最終演變為癌症。
宮頸癌的病因
宮頸癌是目前所有癌症中唯一一種病因明確的腫瘤,其主要病因是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hpv是一種常見的病毒,廣泛分布於人和動物體內,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密切皮膚接觸或共用私人用品也可能傳播hpv。
目前已經確認的hpv病毒有一百餘種,大致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與生殖道惡性腫瘤和癌前病變相關,而低危型hpv則多數與生殖道疣等良性病變相關。
其中,hpv16和hpv18是宮頸癌中最常見和最高危的類型,超過70%的宮頸癌與這兩種病毒相關。
除了hpv感染外,宮頸癌的發病還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多個性伴侶、吸煙、性生活過早(小於16歲)、性傳播疾病、經濟狀況低下、口服避孕藥和免疫製劑等。其中,性生活過早和多個性伴侶是宮頸癌發病的重要風險因素。
宮頸癌的癥狀
宮頸癌的早期癥狀通常不明顯,許多女性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患病。隨著病情的進展,宮頸癌的癥狀逐漸顯現,主要包括:
1. 陰道流血:早期多為性生活後陰道流血,後期則為不規則陰道流血。老年人絕經後出血也提示有宮頸惡性腫瘤的可能。
2. 陰道排液:多數病人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米泔樣排液,伴有腥臭味。晚期癌組織壞死繼發感染時,則出現大量膿性或米泔樣惡臭白帶。
3. 晚期癥狀:根據癌灶累及範圍出現不同的繼發性癥狀,如持續性腰骶部或坐骨神經痛、尿頻、尿急、便秘等。晚期還可出現貧血、惡病質等全身衰竭癥狀。
如果出現上述任何徵象,就需要及時就醫檢查。雖然這些徵象還可能是其他非腫瘤原因所致,但唯一能確診的方法就是就醫檢查。
宮頸癌的預防
宮頸癌雖然可怕,但它是可以通過預防措施來降低發病率的。宮頸癌的預防主要分為三級:
1. 一級預防:主要是指接種hpv預防性疫苗。hpv疫苗是全球第一個能夠通過注射方式預防腫瘤的疫苗,通過預防高危亞型病毒感染來預防宮頸癌的發生。目前全球上市的宮頸癌預防性疫苗有三種:二價疫苗、四價疫苗和九價疫苗。二價疫苗可預防hpv16及hpv18高危的致癌病毒,適合9~45歲人群接種;四價疫苗增加了hpv6和hpv11兩種亞型,可同時預防尖銳濕疣,適合20~45歲人群接種;九價疫苗預防
hpv6/11/16/18/31/33/45/52/58型九種病毒,適合16~26歲人群接種。建議根據自己的年齡、經濟實力以及方便程度進行選擇。
除了接種疫苗外,一級預防還包括注意高危因素的預防,如固定性伴侶、使用安全
套、戒煙、提高免疫力等。
2. 二級預防:主要是定期篩查儘早發現癌前病變。宮頸癌前病變的篩查和hpv的感染檢測在許多城市已經達成了相當的覆蓋,不少單位已經將其包括在職工的年度體檢項目之中。tct聯合hpv檢測敏感性高、方便快捷,是十分理想的篩查方法。
通過定期篩查,可以及早發現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治療,防止其發展為宮頸癌。
3. 三級預防:即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在這個階段,主要目標是盡量減少癌前病變轉變為宮頸癌的可能。對於已經確診的cin患者,應根據病變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如宮頸錐切術、冷凍治療、激光治療等。
綜合進行一、二、三級預防可以幫助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使宮頸癌真正做到「可防可控」。
宮頸癌的治療
對於已經確診的宮頸癌患者,應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宮頸癌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化療以及免疫治療等。
1. 手術治療:適用於早期宮頸癌患者。通過手術切除病變部位,達到根治的目的。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宮頸錐切術、全子宮切除術等。
2. 放療:適用於中晚期宮頸癌患者。通過放射線照射病變部位,破壞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能力,達到治療的目的。放療包括外照射和內照射兩種方式。
3. 化療:化療藥物可以殺死或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能力,達到治療的目的。化療通常與放療或手術聯合使用,以提高治療效果。
4. 免疫治療:免疫治療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通過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殺死癌細胞。目前免疫治療在宮頸癌的治療中仍處於研究階段,但已顯示出一定的療效和前景。
關於宮頸癌的常見誤解
誤解一:只有性生活活躍的女性才會得宮頸癌
事實:雖然性生活活躍的女性感染hpv的風險較高,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女性就不會得宮頸癌。事實上,任何有過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感染hpv。此外,hpv還可以通過皮膚接觸傳播,這意味著即使只有一個性伴侶,也有可能感染hpv。因此,所有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應該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
誤解二:接種了hpv疫苗就不會得宮頸癌
事實:hpv疫苗可以預防某些高危型hpv感染,從而降低患宮頸癌的風險,但它並不能提供100%的保護。目前市場上最常用的hpv疫苗可以預防9種高危型hpv,但仍有其他類型的hpv未被覆蓋。因此,即使接種了hpv疫苗,女性仍然需要定期進行宮頸塗片檢查和其他篩查方法,以確保早期發現和治療潛在的病變。
誤解三:宮頸癌只會影響中老年女性
事實:宮頸癌可以影響各個年齡段的女性。雖然大多數宮頸癌病例發生在30歲以上的女性中,但年輕女性也有可能患上宮頸癌。這是因為hpv感染通常在青少年和年輕成人中較為常見,而從感染到發展成宮頸癌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因此,所有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應該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不論年齡大小。
誤解四:宮頸癌的癥狀很明顯,容易自我發現
事實:早期宮頸癌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患者在晚期才發現病情的原因。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可能會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多、性交疼痛等癥狀。然而,這些癥狀也可能與其他婦科疾病有關,因此不能僅憑癥狀判斷是否患有宮頸癌。定期進行宮頸塗片檢查是早期發現宮頸癌的最佳方法。
誤解五:宮頸癌無法預防
事實:宮頸癌是少數幾種可以通過預防措施顯著降低發病率的癌症之一。除了接種hpv疫苗外,定期進行宮頸塗片檢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多個性伴侶、戒煙限酒等都是有效的預防措施。此外,及時治療宮頸炎症、宮頸糜爛等疾病,也有助於降低宮頸癌的風險。
誤解六:宮頸癌一旦確診,治癒希望渺茫
事實:宮頸癌的治療效果與病變的階段密切相關。早期發現並接受規範治療的宮頸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以上。因此,早期篩查和早期治療對於提高治癒率至關重要。即使是晚期宮頸癌,通過綜合治療手段,如手術、放療、化療等,也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
誤解七:宮頸癌篩查很痛苦
事實:宮頸塗片檢查是一種簡單、快速且無創的檢查方法,通常只需要幾分鐘時間。雖然部分女性在檢查過程中可能會感到輕微不適,但大多數人都能夠忍受。為了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建議在月經結束後3-7天內進行檢查,並在檢查前24小時內避免性生活和使用陰道藥物。
了解和糾正這些關於宮頸癌的常見誤解,有助於提高女性的健康意識,促進宮頸癌的早期發現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