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消息報】
近日,銀川市遭遇連日大霧天氣,氣象台已升級發布紅色預警信號。大霧不僅對交通安全構成威脅,更對市民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影響。11月21日,記者圍繞大霧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採訪了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提供詳細的防護指南。
「這兩天,呼吸科門診上以初中生和老年人為多,主要表現為咳嗽、痰多,跟霧天有一定關係。」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郭曉桐表示,大霧天氣,空氣中的水汽凝結形成霧滴,這些看似無害的水滴實則含有酸、鹼、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其含量是普通大氣水滴的幾十倍。「這些污染物對人體健康構成巨大威脅,尤其是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最為顯著,容易誘發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氣管炎等疾病;對於有基礎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大霧天氣可能會加重癥狀,對他們的健康構成『雪上加霜』的威脅。」郭曉桐說。
醫生為就診患者講述病情。
在大霧天氣中,老年人的健康受到多方面的威脅。郭曉桐介紹,大霧中的污染物和微粒物質容易沉積在呼吸道,這可能引起或加重老年人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持續的霧氣會增加老年人循環系統的負擔,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心腦血管疾病。此外,由於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對較弱,大霧中的大量污染物和致病微生物更易導致感染,影響其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大霧天氣還可能增加流感等病毒的感染風險。
未來,大霧天還將持續,如何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郭曉桐說,在大霧天氣中,老年人應注意防護,減少外出、避免室外鍛煉,必要時佩戴醫用口罩;在家中應盡量關閉門窗,減少室內與外界空氣的交換,降低室內污染;飲食方面,應食用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飲水,起到潤肺除燥、祛痰止咳作用。
「通過最近的就診情況,我們發現一些患者誤以為大霧天氣潮濕和做藥物霧化治療的效果相同,或者認為可以提前服用感冒藥來預防疾病,甚至打算自行購買抗生素緩解喉嚨不適。這些認識都是不正確的。藥物霧化治療使用的霧氣含有針對性的藥物,而大霧天氣中的霧氣則含有各種有害物質,兩者之間存在本質的區別,不能等同。」郭曉桐說,提前服用抗生素不僅可能無法預防疾病,反而可能導致肝腎損傷等藥物副作用,因此服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如果呼吸道不適癥狀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新消息報記者 安小霞/文 姜華/圖)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