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均是結合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
有個吳大爺,一直覺得自己身體不錯,七十多了,還能鍛煉,早上走個幾圈,晚上跳跳廣場舞,他總說:「心腦血管的事兒離我遠著呢!」
然而,曾有一回,吳大爺突然眼前一黑,險些摔倒,這可把家裡人嚇得不輕,趕忙將他送往醫院。醫生告知他,血壓起伏不定,心腦血管方面潛在的問題不容小覷。
吳大爺這才意識到,自己以前不當回事兒的心腦血管隱患,居然潛藏著大危機。
心腦血管疾病,咱們說得多,但真要聊起來,很多人還真不夠重視,尤其是對於那些年紀大了的長者。
讓我們先來聊聊這三大隱患,它們是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幕後黑手,簡直可以說是「慢性殺手」。
隱患一:高血壓的潛在威脅。
高血壓,這個不聽話的「隱形殺手」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它有多危險,但知道歸知道,做好預防和控制的卻少之又少。
高血壓最大的麻煩在於它根本不讓你察覺到,很多人平時血壓升高的時候,自己沒有一點感覺,甚至走路都不帶喘氣的。
所以很多人直到「意外」發生,才知道血壓已經升得很高,心臟和腦部的負擔早就悄悄上升。
那麼,血壓到底應該控制在什麼範圍呢?
專家的建議是,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壓範圍應該是 120/80 mmHg 左右。
而這「無聲的高壓」長期得不到控制,心臟就會因為要拚命「加油」而增大負擔,導致心臟增大、動脈硬化,甚至引發中風等一系列嚴重後果。
隱患二:動脈硬化,悄悄堵住生命的通道
動脈硬化,大家可能聽過,但你真的了解它的危害嗎?
簡單來說,動脈硬化就是血管壁慢慢變硬,彈性下降,血流不暢,最嚴重的時候,血液流通就像是河流被堵住了一樣。
你且試想,血液猶如向全身運送氧氣與營養的「運輸大軍」,一旦血管堵塞,諸多關鍵器官便無法得到供血,嚴重時心臟和大腦的功能就會受損。
動脈硬化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長期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的疊加,除此之外,吸煙、飲酒、壓力大也能加速這一過程。
而且,動脈硬化還常常沒有明顯癥狀,很多人直到心臟突然出問題,才知道自己的動脈已經硬化得厲害。
咱們還得注意的是,動脈硬化不單單是一個「靜態」的問題,它可能隨著生活習慣的不健康,越加嚴重。
諸如食用油膩食物、長期久坐不動等情況,都會使血管壁愈加脆弱,血液的通暢度也會下降。
隱患三:血脂異常——潛藏的兇手。
可能你會說,我控制體重不胖,吃得還挺健康,怎麼也會有血脂異常呢?這就是大家常犯的誤區。血脂異常不等於肥胖,很多正常體型的人,血脂可能依舊不正常。
尤其對於中老年人而言,隨著年齡的遞增,體內脂肪代謝能力趨弱,膽固醇易於在血管壁堆積形成斑塊,最終致使血管堵塞。
血脂的異常何以使患心腦血管疾病概率大幅增加呢?
這裡有個簡單的解釋:高膽固醇或者血脂不正常時,血管內的脂肪成分增加,這些脂肪成分堆積在血管壁上,就像是水管內結了厚厚的水垢一樣,血液流動變得困難。
長此以往,血管甚至會完全堵塞,進而大大提高心臟病、腦卒中的發病概率,而且,血脂異常常常沒有顯著的癥狀,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經處於危險之中。
直到有一天,可能是體力突然不支,或者心悸、頭暈、胸痛等癥狀,才讓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所以說,血脂檢查一定要做定期,尤其是65歲以上的長者,血脂異常的風險更高。
那麼,對於65歲以上的長者來說,這些心腦血管疾病的隱患更是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老年人由於生理的衰退,各個器官的功能慢慢的下降,特別是心臟、腦血管等器官,容易受到各種隱性問題的困擾,而這些隱患,正是影響健康的「定時炸彈」。
老年人新陳代謝的速度降低,器官的修復和代謝能力減弱,很多長期積累的問題,一旦發作,就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比如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就會給心臟增加的壓力,導致心臟病的發生;血管壁硬化,動脈彈性差,也容易出現腦血栓、心梗等危險。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對身體的感覺往往不如年輕時敏銳,許多身體的預警信號也可能被忽略。
所以即使血壓升高或血脂異常,往往難以被察覺,直到病情加重,才發現問題嚴重。
老年人平時的生活習慣也是一個大問題,隨著退休後活動量減少,飲食不規律,作息時間也不如以前規律,再加上精神壓力等因素,都會讓心腦血管的隱患加劇。
而且,老年人的免疫系統、血管壁的修復能力和代謝能力都不如年輕人,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自然也會增大。
我們可以看到,65歲以上的長者,必須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心腦血管健康,高血壓、動脈硬化、血脂異常,這三大隱患,就像是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不容小覷。
保護心腦血管健康,只有提前防範,定期檢查,調整飲食,保持適度運動,才能有效降低這些隱患的威脅。
更重要的是,不要忽視任何身體的小變化,及時就醫,早發現早治療,才能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保護好自己的心腦血管健康,享受更長久、更高質量的晚年生活,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關於心腦血管疾病三大隱患不容小覷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鍾景陽.如何預防腦血管疾病[J].人人健康,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