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膀胱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通常在排尿上,很多人都沒有關注

2024年12月05日17:13:13 健康 1250

醫生:膀胱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通常在排尿上,很多人都沒有關注 - 天天要聞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


張偉是個普通的中年人,經營著一家小型餐館。他每天忙忙碌碌,凌晨四點起床準備食材,直到晚上十點才能關門休息。生活的壓力和工作強度讓他早已經習慣了身體的小毛病。

腰酸背痛、疲勞乏力,他都歸結為「累的」,而這些年最讓他煩惱的就是排尿的問題。起初,他只是偶爾發現尿液顏色有些泛紅,但他並沒有放在心上,覺得可能是最近吃了太多辛辣食物所致。直到有一天,事情變得讓人無法忽視。

醫生:膀胱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通常在排尿上,很多人都沒有關注 - 天天要聞

那天傍晚,餐館的客人比平時多了些,張偉忙得連水都顧不上喝。終於熬到關門,他感覺到小腹隱隱作痛,忍著去了趟衛生間。可這一趟,他卻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尿液中夾帶著明顯的血絲,顏色像摻了紅墨水似的。他的第一反應是,「是不是昨天切菜時手傷到了?」但很快,他意識到這和手上的傷口根本沒有關係。

他不由得想起幾個月前偶爾出現的那些輕微癥狀,心裡頓時湧起了一股不安。可又一想,自己年紀輕輕的,怎麼可能得什麼嚴重的病呢?

幾天後,他的癥狀不僅沒有減輕,反而變得更加頻繁。尿意總是來的突然,卻排不幹凈,甚至伴隨著刺痛的感覺。朋友劉強得知後,拍了拍他的肩膀,勸他趕緊去醫院看看。張偉滿臉勉強地笑著說:「沒事,估計是上火了。」可心裡卻開始翻江倒海。他不禁想:難道真是身體出問題了?

醫生:膀胱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通常在排尿上,很多人都沒有關注 - 天天要聞

親愛的讀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 秒廣告,觀看即可免費閱讀全文。我知道這可能會稍有打擾,但它確實能幫我增加些收入,讓我能夠繼續堅持寫作。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動力,我會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直到一周後,妻子見他臉色越來越差,強拉著他去了醫院。醫生聽了他的描述後,神情變得嚴肅,建議他立刻做一個膀胱鏡檢查。

張偉半信半疑地躺在檢查床上,心裡卻有種從未有過的忐忑。在等待結果的期間,他的腦海里翻來覆去地想著醫生的表情,不由得聯想到了最糟糕的情況。

最終,診斷結果出來了——膀胱癌

聽到醫生的話,張偉眼前一黑,差點沒站穩。膀胱癌?他完全沒有想到這樣的病會降臨到自己頭上。在他的印象里,癌症離普通人很遙遠,總是發生在那些抽煙、酗酒、不愛惜身體的人身上。可他只不過是個普通的餐館老闆,平日里煙酒不沾,怎麼可能得這種病?

醫生:膀胱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通常在排尿上,很多人都沒有關注 - 天天要聞

醫生沉穩地解釋道:「膀胱癌的早期信號,其實很常見,但往往被忽視。最典型的就是無痛性血尿,也就是您之前尿液帶血的現象。

很多人在出現這樣的癥狀時,總是以為是小毛病,比如上火、腎結石或者泌尿道感染,結果一拖再拖,等到癥狀嚴重了才來看病。可那時,病情往往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

聽到這裡,張偉後悔不已。他回想起幾個月前的種種異常,才意識到自己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醫生進一步告訴他,膀胱癌的病因和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吸煙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

另外,經常接觸化學物質,比如染料、橡膠工業中的化合物,也會增加患病風險。張偉這才想起,自己年輕時曾在一家化工廠工作了五年,那時候廠里的安全措施並不完善,他經常接觸到各種刺鼻的化學溶劑,而自己卻毫不在意。

醫生:膀胱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通常在排尿上,很多人都沒有關注 - 天天要聞

在醫生的建議下,張偉接受了膀胱癌的手術治療,並進行了後續的化療。幸運的是,他的癌症還處於相對早期,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病情得到了控制。

但這次經歷讓他徹底改變了對健康的態度。他開始定期體檢,注意飲食,戒掉了熬夜的習慣。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經歷告訴身邊的朋友和顧客,提醒大家關注身體的異常信號,特別是尿液的變化。

事實上,膀胱癌在中國的發病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據《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療指南》數據顯示,膀胱癌是我國泌尿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男性的發病率遠高於女性,特別是50歲以上的人群。

無痛性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見的早期表現,但由於不痛不癢,很多人往往選擇忽略,從而導致病情延誤。此外,頻繁的排尿異常,如尿頻、尿急、尿痛等,也可能是膀胱癌的表現之一。醫生建議,一旦發現類似癥狀,尤其是無痛性血尿,切勿掉以輕心,應該儘早就醫檢查。

醫生:膀胱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通常在排尿上,很多人都沒有關注 - 天天要聞

張偉的故事並非個例。像他一樣的很多人,都因為對疾病的認知不足而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如今,隨著醫學的發展,膀胱癌的治療手段已經越來越多樣化,比如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膀胱全切術,以及新型的免疫療法和靶向治療等。即便是晚期患者,通過規範的治療,也有可能獲得較長的生存期。

對於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學會預防。除了避免接觸有毒化學物質,戒煙也是降低膀胱癌風險的重要措施之一。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飲水,有助於稀釋尿液中的有害物質,減少膀胱癌的發生幾率。

如今,張偉的餐館依然生意興隆,但他開始在店裡張貼一則溫馨提示:「多喝水,少熬夜,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每當顧客問起時,他總會誠懇地說:「別像我一樣,等到真正生病了才知道後悔。」他的經歷成了一個警鐘,提醒著更多人,健康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信號,可能就隱藏著生命的危機。

在忙碌的生活里,別忘了停下來關注自己的身體。一杯水、一場檢查,或許就能挽救一條生命。

醫生:膀胱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通常在排尿上,很多人都沒有關注 - 天天要聞


別忘了點贊轉發給家人朋友,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文中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身體不適應及時尋求醫師幫助)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人真的能被催眠嗎? - 天天要聞

人真的能被催眠嗎?

你或許在影視劇中見過這樣的場景——某人注視著催眠師的眼睛或在搖擺的懷錶,一會兒,催眠師打了個響指,這個人就變得意識不清,像人偶般任催眠師擺布,或是沉沉睡去,進入特定的夢境中。人真的能像這樣被催眠嗎?人被催眠後真的會無條件順從嗎? 把人變成橋 「放鬆,你在一個屏障里,外面的聲音都無法打擾你……」教室里,老...
2024年中國老年人口3.1億 專家:老齡化進程進入最快時期 - 天天要聞

2024年中國老年人口3.1億 專家:老齡化進程進入最快時期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英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數據顯示,2024年末全國人口為14.08億人,比上年末減少139萬人。2024年出生人口為954萬人,比2023年增加了52萬人。知名人口學家、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原新對經濟觀察網表示,總人口負增長已經成為長期現象,儘管2024年的出生人口比2023年有所增加,但這種增加是一過性...
癌症康復後,劉謙將第7次登上春晚 - 天天要聞

癌症康復後,劉謙將第7次登上春晚

據媒體報道,今日(1月17日),央視蛇年春晚第三次聯排。目前出現在路透中的嘉賓有:許凱、丁禹兮、王安宇、陳麗君、劉謙、毛不易等。據統計,今年將為劉謙第7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視頻里,劉謙看起來很開心,下車後回頭對鏡頭笑著比耶。劉謙,1976年6月25日出生於台灣省高雄市,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國內知名魔術師。他的...
一斤酒下肚,男子全身一半血沒了!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一斤酒下肚,男子全身一半血沒了!醫生提醒→

春節馬上到年會、聚餐活動接踵而至歡聚暢飲的同時要注意過量飲酒會帶來嚴重健康風險近日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城北院區急診室接診了一例因飲酒過量導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情況危急,令人揪心35歲的顧先生平日里就酷愛飲酒,逢年過節更是酒不離手。
重磅|今年醫保目錄調整提前至4月,年內推出首版丙類目錄 - 天天要聞

重磅|今年醫保目錄調整提前至4月,年內推出首版丙類目錄

備受市場關注的醫保丙類目錄出台有了明確的時間表。 17日,國家醫保局召開醫保部門「保障人民健康 賦能經濟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在發布會上表示,丙類目錄與國家基本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同步開展,計劃於2025年內發布第一版。 黃心宇表示,由於丙類目錄需要留有一定時間與商業保險產品對接,...
25歲新疆網紅賽賽去世,歷經化療開顱,曾懷空姐夢 - 天天要聞

25歲新疆網紅賽賽去世,歷經化療開顱,曾懷空姐夢

導讀賽賽,一個來自新疆的陽光女孩,懷揣著成為空姐的夢想,然而命運卻給了她沉重的一擊。面對突如其來的癌症,她的樂觀與堅強讓人感動。想知道她是如何在病魔面前堅持自己的夢想,並用積極的態度感動無數人的故事?接著往下看,賽賽的勵志人生值得我們每一個
長沙市第三醫院助力2025年「三下鄉」集中示範活動 - 天天要聞

長沙市第三醫院助力2025年「三下鄉」集中示範活動

「三下鄉」集中示範活動。紅網時刻新聞1月17日訊(通訊員 楊雅琪)1月16日上午,長沙市第三醫院(湖南大學附屬長沙醫院)心血管內科、內分泌代謝科、眼科、婦產科專家團隊前往長沙縣北山鎮,參加長沙市暨長沙縣2025「三下鄉」集中示範活動,開展專家義診、健康諮詢等活動,將醫療服務送到基層,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衛生健康...
牙齒出現2個變化,可能是你的牙齦正在萎縮! - 天天要聞

牙齒出現2個變化,可能是你的牙齦正在萎縮!

本文作者:馮毫,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修復科博士如果發現牙齒的形狀好像變細、變長了,這很可能是牙齦萎縮,已經露出牙根了。牙齦萎縮是牙周病的一種常見癥狀。由於牙齒暴露得更多,所以視覺上會感覺牙齒變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