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從雨量充沛的炎炎夏日進入了天高氣清的金色秋天,隨著晝夜溫差逐漸增大,水蒸氣凝結成露珠,空氣濕度下降,形成「秋燥」的氣候特點。人的一生也像季節更替,但一些女性卻飽受更年期綜合征困擾而經歷「多事之秋」,出現潮熱、出汗、心悸、煩躁、焦慮、抑鬱、失眠、多夢、皮膚瘙癢等不適,再加秋季「燥邪」主氣影響,更容易耗傷津液、陰血,使得諸症加重。
第九人民醫院黃浦分院中醫婦科的張玥醫生近期接待了不少有相關困擾的居民,張醫生介紹,更年期綜合征的主要病機是肝腎虧虛、沖任失調、陰陽失衡。隨著年齡增加,女性天癸將竭,沖任失調,肝血、腎精虧損不能榮養臟腑,常常累及五臟而發病,因此,治療上需結合秋季燥邪傷陰的特點在調補肝腎、燮理陰陽基礎上,酌情增加石斛、地黃、百合、麥冬、桑葚、太子參等滋陰潤燥之品。她特別推薦了三道適合在家中烹調的秋季養生膳食。
1. 太子參枸杞烏雞湯:
做法:準備一隻烏雞洗凈斬成小塊,焯水去掉血水;準備10克太子參、10克枸杞子、6枚紅棗,洗凈去核;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2小時,加入適量食鹽,喝湯後食烏雞肉。
功效: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是一味氣陰雙補的補虛葯,補中寓清,益氣生津;枸杞子平補肝腎之陰,兼有益精明目之效;烏骨雞味甘性平,入肝、腎、肺經,有補肝腎、益氣血、退虛熱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烏雞有滋補強壯、抗不飽和脂肪酸氧化作用;大棗甘溫,歸脾、胃、心經,擅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女性秋天食用太子參枸杞烏雞湯可改善陰虛火旺所致的烘熱汗出、煩躁易怒、口乾目澀等癥狀。
2. 百合銀耳梨湯:
做法:準備半朵銀耳用溫水泡20分鐘,去根,切成小塊;一個雪梨去掉皮和核,切成小塊備用;10克百合掰成小塊備用。將所有食材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燒開,之後改小火燉20分鐘,放入適量冰糖即可。
功效:百合味甘性寒,歸心、肺經,功擅養陰潤肺,清心安神;銀耳味甘性平,歸肺、胃、腎經,功擅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銀耳具有增強免疫、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梨味甘微酸,性涼,入肺、胃經,是潤燥生津佳品。更年期女性飲用百合銀耳梨湯不僅能滋陰潤肺、養心安神,還有美容養顏之功效。
3. 桑葚核桃黑芝麻小米粥
做法:30克桑葚、50克核桃仁、30克黑芝麻、50克小米分別淘洗乾淨瀝干備用;適量清水中先放入小米,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20分鐘,再加入桑椹和碾碎的核桃仁,燒10分鐘,最後放黑芝麻煮5分鐘即可。
功效: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往往貪涼飲冷、沒有食慾,到了秋天食慾漸復,要把受損的脾胃功能補起來。小米是五穀中補益後天之首,《名醫別錄》言其「補養腎氣,去胃脾中熱,益氣」,具有補元氣、益脾腎之功,小米粥表面的一層米油亦具有滋陰補虛的作用;桑葚、核桃仁、黑芝麻三種深色食物都入腎經,具有補益精血,滋陰潤腸的作用,能緩解更年期女性血虛津虧所致的腸燥便秘。
張玥醫生提到,除飲食上注重滋陰降火、潤燥生津之外,女性的情緒也會受到季節影響而發生變化,秋天金氣旺,金克木,肝氣失於條達而鬱結不舒,容易產生悲傷、鬱悶、焦慮、煩躁等消極情緒。因此我們要注重調暢情志,結合五行生剋規律「喜勝悲」,可以通過觀看喜劇、聆聽歡快音樂、適度運動等方式保持心情愉悅,心懷舒暢、性格開朗有利於身體內分泌激素穩定釋放,進一步減輕更年期軀體癥狀。
希望美麗的女性朋友們關注秋季養生,保持從容平和,安穩度過人生「金色之秋」。若有嚴重的更年期癥狀無法自我調節,建議及時至醫院就診,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
記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編輯 / 孫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