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像被火燒灼,坐著像有東西在撕裂,睡覺時像被電擊、刀割一樣……帶狀皰疹給人帶來的痛苦,總是忽然而至,又容易綿延不斷。
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感染性皮膚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多見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統受損人群。一旦確診帶狀皰疹,早期、足量的抗病毒治療,以及針對帶狀皰疹相關疼痛的全程管理都是至關重要的。
帶狀皰疹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家住北京的劉梁坤(化名)在五年前患上了帶狀皰疹。「我記得,2019年,我躺在沙發上看書,等我坐起來時,腰部的衣服與沙發蹭了一下,產生輕微的摩擦痛感,我拉開衣服去看,發現有幾個紅點,當時也沒留意,等到晚上洗澡時,我又特地看了一下,發現腰上已經有三個綠豆粒大小的水皰。」劉梁坤向健康時報記者回憶著五年前的情形,那時,他剛過完60歲生日。
「因為家裡的姐姐曾經得過這個病,對帶狀皰疹有一定了解,所以當時家人知道我的情況後,就懷疑也是帶狀皰疹,於是,我趕忙前往醫院。」劉梁坤告訴記者,他到醫院後,醫生確診為帶狀皰疹,並為其進行治療。
7月11日,北京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趙英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患者進行治療。張爽攝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北京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趙英介紹,帶狀皰疹常多發於腰腹部、胸背部、頸部、頭面部。除了乏力、低熱、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等癥狀外,主要表現為神經痛和皮膚破損,正如劉梁坤提及的,出現水皰之後當晚就開始疼痛。
2022年發表在《中華皮膚科雜誌》的《帶狀皰疹中國專家共識(2022年)》提到,我國50歲及以上人群每年新髮帶狀皰疹病例在150萬例以上。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皮膚科主任崔勇表示:「一般來說,帶狀皰疹的發病人群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主要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免疫系統功能逐漸下降,導致老年人體內潛伏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被再次激活。」
崔勇提醒,雖然帶狀皰疹主要影響老年人群,但也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且發生率隨年齡的增加顯著上升。此外,帶狀皰疹也容易發生於免疫系統受損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例如HIV感染或艾滋病、惡性腫瘤、使用免疫抑製藥物或化療藥物的患者。
在趙英近兩年的門診中,四十歲以上的中年患者比例也顯著上升。「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長期熬夜,工作壓力過大,精神緊張,會讓身體過度疲勞,造成機體免疫力低下,進而誘髮帶狀皰疹的發生。」趙英向健康時報記者解釋。
44歲的李金(化名)是一位程序員,由於日常工作任務繁重,經常加班到深夜,前陣子更是因為項目緊張,連續多日睡眠不足。「在一次連續加班後,我感到左側腰部有輕微的疼痛。」李金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起初,他以為只是久坐造成的肌肉疼痛,然而,疼痛日漸加重,並且出現了沿神經分布的紅斑和水皰。「去了醫院以後,醫生很快診斷為帶狀皰疹。」
疼得翻來覆去睡不著,
部分疼痛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十年
帶狀皰疹相關疼痛是帶狀皰疹最重要的併發症,幾乎困擾了大部分帶狀皰疹患者。《中國疼痛醫學雜誌》在2016年發表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指出,約9%~34%帶狀皰疹患者會發生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發病率及患病率均隨年齡增加而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60歲及以上的帶狀皰疹患者約65%會發生帶狀皰疹後神經痛,70歲以上的發生率可達75%。
雖然劉梁坤帶狀皰疹的皮損已經癒合,但隱藏在皮膚之下的疼痛卻並未隨之消失,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這5年來與劉梁坤一直如影隨形。
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劉梁坤因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體重迅速下降了20斤。
「最開始,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覺,主要是疼,鑽心的疼,我反覆翻身,找到最佳的側卧位置才能勉強睡上一會兒。睡眠質量大幅降低之後,我的飲食也開始減量,生病前一頓飯能吃兩碗麵條,得病以後吃一小碗都很勉強。」
帶狀皰疹相關疼痛包括急性期疼痛和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其中急性期疼痛主要是指局部炎症引發的傷害感受性疼痛,而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屬於神經病理性疼痛,是由各種機制導致的神經本身病變引起的,因此在皮疹痊癒一個月後仍會存在,甚至持續更長時間,達數月或數年。「門診上我們也見過疼了10年的患者。」崔勇告訴記者。
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皮膚科主任崔勇。受訪者供圖
在趙英的疼痛門診中,一半的就診患者都與帶狀皰疹相關。雖然由帶狀皰疹所引起的強烈疼痛,疼痛級別可達10級(分娩疼痛為7~8級疼痛),但趙英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這種疼痛也因人而異:「有半數患者疼痛劇烈,無法忍受,也有一部分患者只是輕微的痛癢。像有糖尿病等基礎病的患者,如果再患上帶狀皰疹,那麼由於糖尿病末梢神經痛與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都是由周圍神經損害而導致的疼痛,患者的這種疼痛程度就會更加劇烈。」
由於持續時間較長,這種疼痛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睡眠、情緒,甚至還有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李金在湖北武漢工作,在今年6月被確診為帶狀皰疹後,醫生為他開了抗病毒藥物和止痛藥,同時建議調整工作習慣,保證充足的休息。
一周後,李金的皮膚癥狀得到了控制,但因為沒有完全遵循醫囑休息,導致李金的神經痛到現在還遲遲沒有消退,無法恢復正常工作。
皮膚科疼痛科都可治,
要在「黃金時間」3天內就診
崔勇提醒,診斷帶狀皰疹後,儘早使用抗病毒藥物非常重要,早期、足量足療程地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快速控制癥狀,有效縮短病程,並及時改善癥狀、減少後神經痛的發生。若發病後超過72小時再用藥,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此外還必須高度關注帶狀皰疹相關疼痛的全程管理。所以,考慮有可疑帶狀皰疹皮疹的時候,就一定要及時來到醫院就診。
趙英向健康時報記者解釋,無論是皮膚科還是疼痛科,都可以治療帶狀皰疹,患者不必對此過於糾結。如果患者對局部皮損治療的需求較高,或是疼痛嚴重,可以聯合疼痛科的局部治療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在抗病毒、消炎、止痛等方面,皮膚科、疼痛科兩個科室的用藥及治療思路一致,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目前,帶狀皰疹的治療主要採用基礎治療、抗病毒治療與疼痛管理等方式。趙英向健康時報記者介紹,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包括阿昔洛韋、伐昔洛韋和泛昔洛韋等,它們可以抑制病毒複製,減輕癥狀,並降低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發生的風險,但應在發疹72小時內就開始使用,而且這些藥物也大都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範圍內,所以患者不要因為費用問題而延誤就診。
此外,對於難治性帶狀皰疹神經痛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則可採取疼痛區域相應神經阻滯治療、選擇性神經毀損、鞘內藥物治療和神經調控技術等介入治療,以達到治療疼痛的目的。
趙英特別提示:「皮損癥狀消失並不代表已經痊癒,患者切不可因此自行停止治療。足量、充分的抗病毒治療和有效的皰疹局部治療才能有效降低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等癥狀的發生概率。」
趙英在臨床中發現,如果患者在帶狀皰疹急性期能夠及時地得到抗病毒治療,並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也將會促進疾病康復。
趙英曾經接診過一位80歲的老年患者,老人樂觀積極的心態給趙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人發現腰上長了水皰後,第一時間就來到醫院。無論是輸液還是打針,以及局部理療和神經阻滯治療,她都特別配合,每天都很開心,心態特別樂觀。」這位患者治療一個療程後,病情很快得到好轉。
雖然臨床上已經有多種手段可以對帶狀皰疹的相關癥狀進行有效干預,但趙英仍建議,符合接種條件的50歲以上人群,都應及時進行帶狀皰疹疫苗的預防接種。「隨著年齡增大,免疫力逐漸下降,即使此前得過帶狀皰疹,依然有少數患者可能複發。而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帶狀皰疹發生或複發,降低帶狀皰疹病情嚴重程度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發生風險。」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壓力過度,都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崔勇提醒:「家裡老人、小孩、孕婦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要注意儘可能避免與帶狀皰疹患者密切接觸,特別是不要接觸患者身上帶有水皰的皮疹。一旦有了疑似帶狀皰疹的癥狀,就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來源:健康時報
葯事網@葯事健康—中國領先的互聯網藥師集團,成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6000人實名制醫院藥師+醫生社群。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成員單位,入駐無錫市健康物聯網創新中心,騰訊新聞2019年傑出行業觀察者,今日頭條2020年最具影響力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