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醫院必須知道一些「潛規則」,否則多花錢還看不好病。
1,電梯別亂坐。
在醫院,身體沒有那麼虛弱,盡量不要擠著坐電梯,特別是有些種類的電梯不要坐。
比如專門運輸醫療垃圾的電梯,還有的電梯需要運輸去世的患者,如果你知道裡面都拉過什麼東西,那麼可能讓你渾身不自在。
手術專用梯,是經過仔細消毒的,主要運送馬上進行手術的醫護人員,還有一些特殊患者,如果普通人進去會增加感染幾率。
2,在醫院,千萬不要很「難纏」,或者表現出難纏的樣子。
有些患者或者家屬認為,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你越你表現得厲害,醫生和護士越怕你,越不敢給你亂檢查亂開藥。
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如果你非常「難纏」的話,那麼就會引起醫護人員的格外「關注」,他們會對你非常警惕,會給你採取最保守、最安全,但是並不一定很有效的治療措施。
有的醫院的護士會專門給難纏的病人(家屬)列入黑名單做「檔案」,「特別」對待。
甚至在你轉院或者使用120的時候,他們也會特別交代同行對你警惕,這樣你真的沒有好果子吃。
3,不要認為讓你多做檢查是醫院過度醫療為了賺錢,至少三甲醫院不敢這樣。
因為三甲醫院的管理很嚴格,衛生局查得很嚴,發現不對症的檢查要處罰,發現亂開藥也要處罰,一次開太多的葯也要處罰。
實際上,三甲醫院是根本不缺病號的,不信你看看,需要檢查的人天天排長隊,病房也是爆滿。所以,如果你不是優質病號,有時候醫生真的不想讓你檢查、住院。
什麼是優質病號呢?優質病號就是那些住院日7天左右,外科方面做手術,內科方面有治療,而且手術效果好,大約7天左右能出院的病人。
4,在醫院,特別是大的醫院,走後門沒有多大用處。
因為醫生採用什麼治療方案,都是經過反覆權衡利弊做出的最優選擇,不會因為你走後門就輕易改變,他最多帶著笑臉告訴你,某某給他打了招呼了,然後該怎麼治還怎麼治,你會白白欠人家一個人情。
比如,某醫院退休主任的兒子得了腦瘤,於是找到自己以前的學生,現在的神經外科主任,希望他多多關照。
但是這名外科主任卻從其他醫院找來一個同行朋友主刀。
他說,雖然這個同行水平沒有他高,但是自己主刀,心理壓力太大,反而效果不好,而且如果出了問題沒臉見老師,現在讓同行朋友主刀,反而可以放開手腳、心無旁騖做手術,即使有了問題也好解釋。
4,
不要害怕醫生問你敏感、「隱私」問題。
醫生問你話都是有目的的,他們一般不會打聽你的和病情無關的隱私,再說了他們也沒有那個功夫。
所以醫生問你什麼,你就如實回答就好了。千萬不要遮遮掩掩,甚至反駁醫生。
比如有個15歲女孩,肚子疼,陰部出血。急診科醫生懷疑她這是宮外孕,準備做個Hcg檢查。
但是家長像被蠍子蟄了一下似的,情緒非常激動,甚至要動手毆打醫生,堅決否認孩子有性生活經歷。
但是,這些家長不知道的是,如果孩子是宮外孕,延誤治療可能造成大出血死亡,到時候哭爹喊娘也沒用。
5,不要害怕、抵觸檢查。
有的病人出現的癥狀,基本上可以斷定是某種疾病,但是醫生還是會讓患者進一步檢查,這是衛生部的要求。
因為有的病情非常複雜,容易出現讓人意外的小概率事件,為了以防萬一,出現誤診或者漏診,即使已經猜到什麼病也要檢查,這也是為了驗證醫生的猜想。
這也是西醫和中醫的最大區別。中醫主要憑經驗主管判斷,西醫必須有確鑿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