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女子天天做3件事,確診高血脂後淚流滿面,醫生:2種人早警惕

2024年04月11日19:35:12 健康 1965

文|徐醫生

編輯|蚩尤

  •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李曉芬,一位56歲的資深會計,在超市的結賬台前,隨手參加了一個抽獎活動,沒想到竟然抽中了一張價值不菲的全身體檢卡。

本來對這類「幸運」不以為然的她,突然想到近期總感覺體力不支,便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好好檢查一下身體。

56歲女子天天做3件事,確診高血脂後淚流滿面,醫生:2種人早警惕 - 天天要聞

不曾想,這次體檢,卻讓她淚流滿面。

您的血脂指標超標了。」

醫生的這句話,如晴天霹靂般讓李曉芬愣在了原地。

作為一個從未把「健康」二字放在心上的職場老將,她每天忙於工作,常常加班到深夜,飲食無規律,運動更是零。

56歲女子天天做3件事,確診高血脂後淚流滿面,醫生:2種人早警惕 - 天天要聞

她從沒想過,自己會有一天被高血脂纏身。

李曉芬的生活中,有三件事是每天必做的:

早上一杯濃咖啡提神中午外賣解決晚上加班到很晚才吃的油膩宵夜

這三件事,似乎已經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但她未曾意識到,正是這些日常小事,慢慢地侵蝕著她的健康。

56歲女子天天做3件事,確診高血脂後淚流滿面,醫生:2種人早警惕 - 天天要聞

醫生解釋說,對於高血脂的患者來說,飲食習慣尤其重要。

像李曉芬這樣高脂、高糖、高鹽的飲食模式,長此以往,不僅會導致血脂異常,還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系列健康問題。

而且,高血脂還有個特點——「悄無聲息」。

56歲女子天天做3件事,確診高血脂後淚流滿面,醫生:2種人早警惕 - 天天要聞

很多人在沒有明顯不適的情況下,就已經患病,等到發現時,往往已經到了需要長期治療甚至手術的程度。

在這次交談中,醫生還提到了兩種特別需要警惕高血脂的人群:

一是像李曉芬這樣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環境、生活不規律的職場人士二是有家族高血脂病史的人群。

56歲女子天天做3件事,確診高血脂後淚流滿面,醫生:2種人早警惕 - 天天要聞

這兩種人群因為生活習慣和遺傳因素,比普通人群更易患上高血脂病。

在醫學知識的普及上,醫生強調,高血脂並非不治之症,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並從日常生活中做起,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增加運動量。

例如,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魚、堅果和橄欖油;定期進行體力活動,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對糖分和脂肪的代謝能力。

56歲女子天天做3件事,確診高血脂後淚流滿面,醫生:2種人早警惕 - 天天要聞

通過一系列的數據分析,醫生還展示了改變生活方式後,人群中高血脂發病率的顯著下降。

據統計,堅持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的人群,其高血脂的發病率比那些生活無規律、飲食結構不合理的人群低了近一半。

李曉芬聆聽後,深感警醒。

她意識到,自己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方式,從飲食習慣開始,再到日常的活動量。

56歲女子天天做3件事,確診高血脂後淚流滿面,醫生:2種人早警惕 - 天天要聞

高血脂的診斷,雖然讓她一度淚流滿面,但也為她敲響了健康的警鐘。

此事經過,李曉芬的故事在她的朋友圈裡傳開了,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紛紛表示要開始重視健康,調整生活習慣。

這裡引出一個問題:

為何在現代社會中,即使面對種種健康警告,人們還是難以改變那些根深蒂固的不良生活習慣?

對此,深入分析表明,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56歲女子天天做3件事,確診高血脂後淚流滿面,醫生:2種人早警惕 - 天天要聞

首先,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讓人們在飲食和休息上尋求便捷,忽略了健康;其次,人們對於健康知識的了解不足,缺乏足夠的健康意識;最後,很多人缺乏自律,即使知道某些習慣不利於健康,也難以堅持改變。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提高公眾健康意識入手,通過教育和社會宣傳,加深人們對健康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56歲女子天天做3件事,確診高血脂後淚流滿面,醫生:2種人早警惕 - 天天要聞

同時,政府和社會組織也應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如建設公共運動設施,推廣健康飲食文化,幫助人們建立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只有這樣,人們才能真正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積極的改變。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 天天要聞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要問最近菜市場什麼最火,無疑是冬瓜了。不僅是夏天家家戶戶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還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網友購入整個冬瓜,清洗後交給孩子或自己抱著用來消暑。抱著冬瓜真的能降溫嗎?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紹,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 天天要聞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資深銷售,年輕時候為了跑業務,不得不參加各種酒局,經常把自己灌得爛醉。一來二去這種「不得不」就變成了習慣,退休之後每天不喝兩口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邊人常常勸他戒酒,他反倒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聞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長期服用硝苯地平,確實能幫助維持血壓穩定,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高血壓是個慢性過程,藥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環,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用藥知識的重要性。吃藥不能光靠醫生開,自己也得明白點門道,尤其以下5個問題,搞不清楚,葯吃再久也可能白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 天天要聞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養生保健】夏季人體陽氣浮越於外,此時,臟腑相對處在虛寒的環境中,脾胃運化功能也比其他季節要弱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飲,就會導致脾胃不適,出現大便清稀、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者會寒濕困體,引發更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 天天要聞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導讀「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值此夏至時節,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白晝達到全年最長,草木蔥蘢,蟬鳴陣陣,處處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與熱情。然而,健康領域的挑戰依然嚴峻。全球50%以上人口已感染幽門螺桿菌。隨著飲食結構變化和肥胖率上升,反流性食管炎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近期,來自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昨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遇到位老鄰居,他剛做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笑呵呵地說:"才6.2%,比去年好多了,看來我這糖尿病不嚴重。"我本想祝賀他,卻看見報告單上其他幾項數據都在飆紅。這位65歲的退休教師,正站在一個他完全沒察覺的危險懸崖邊緣。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天天要聞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7月7日,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師儀式在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志旭教授,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編輯出版分會會長賈守凱,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宋利宏、紀委書記周傑、副院長鬍新磊、副院長鬍成棟以及各職能科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