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黴素、替考拉寧、利奈唑胺等四大抗陽性菌藥物如何選擇?

2024年02月20日11:05:26 健康 1447

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

抗感染需要啟動抗陽性菌治療時

如何進行藥物選擇?

今天我們通過幾張表格對萬古黴素、替考拉寧、利奈唑胺、達托黴素四大作用強大的抗陽性菌藥物進行歸納總結,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01

藥理學特點 [1]


藥物

作用機制

分類

萬古黴素

► 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具有殺菌作用。

► 改變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阻礙細菌RNA的合成。

糖肽類

替考拉寧

► 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具有殺菌和抑菌作用。

糖肽類

利奈唑胺

► 與 50S 亞基的 23S 核糖體 RNA 上的位點結合,阻止形成 70S 始動複合物,從而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

噁唑烷酮類

達托黴素

► 干擾細胞膜對氨基酸的運轉,抑制細菌細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 破壞細菌的細胞膜,達到殺菌目的。

環脂肽類



02

抗菌譜 [2]



_

萬古黴素

替考拉寧

利奈唑胺

達托黴素

革蘭陽性菌

鏈球菌

+

+

+

+

肺炎鏈球菌

+

+

+

±

草綠色鏈球菌

++

++

+

0

糞腸球菌

++

++

+

+

屎腸球菌

±

±

++

+

MSSA

+

+

+

+

HA-MRSA

++

++

++

++

CA-MRSA

++

++

+

++

表皮葡萄球菌(耐葯)

++

++

++

++

傑克棒狀桿菌

++

+

+

+

單核增生李斯特菌

0

0

+

0

厭氧菌

放線菌

0

+

0

艱難梭菌

++

0

0

0

梭菌屬(非艱難梭菌)

+

+

+

±

消化鏈球菌

+

+

+

+

註:

MSSA 指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HA-MRSA 指醫院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CA-MRSA 指社區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 表示推薦;+ 表示有活性;± 表示敏感耐葯不確定;0 表示不推薦;?表示數據不充分。



03

葯動學 [3, 4]


萬古黴素

替考拉寧

利奈唑胺

達托黴素

分子量

1449

1877.66~

1893.70

337

1620.67

半衰期(h)

6

70~100 a

5~7

7.7~8.3

Vd(L/kg)

0.43~1.25

0.94~1.4

0.67~0.83

0.1

蛋白結合率(%)

55

90~95

31

90~93

吸收

口服不吸收

口服不吸收

口服生物利用度 100%

口服不吸收

排泄

80~90% 經腎排泄

80% 經腎排泄 b

尿液 c

78% 經腎排泄

a:部分說明書標註為 100~170 h

b:幾乎全部以原型經腎臟排泄

c:約 30% 以原型藥物、約 50% 以代謝物形式隨尿液排泄



04

組織分布 [5-8]


萬古黴素

替考拉寧

利奈唑胺

達托黴素

骨(%)

7~13

50~60

60

117

腦脊液(%)

0~18

10

70

6.0

肺上皮細胞襯液(%)

11~17

132

450

9.3

炎性滲出液(%)

20~30

77

104

68.4

肌肉(%)

30

40

94

-

腹腔液(%)

20

40

61

35.1

關節滑膜液(%)

-

-

-

70.0



05

適應證 [9-12]


萬古黴素

替考拉寧

利奈唑胺

達托黴素

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

骨關節感染

口服序貫治療


_

骨髓炎


_

口服序貫治療


_

肺部感染


_

肌肉(%)

萬古黴素耐葯的菌血症

腦膜炎


_


_

心內膜炎


_

✓(右側)

腹膜炎


_


_

泌尿道感染


_


_


_



06

用法用量 [12]


藥物

用法用量

萬古黴素

► 每日常用劑量為 2 g:1 g,q12 h 或 0.5 g,q6 h。

► 嚴重感染:普通感染的成人患者,推薦目標谷濃度維持在 10~15 mg/L;嚴重 MRSA 感染的成人患者,建議目標谷濃度維持在 10~20 mg/L。

替考拉寧

大多數 G+ 感染,谷濃度應至少達到 10 mg/L;心內膜炎、其他重度感染,谷濃度應達到 15~30 mg/L。

負荷劑量為前 3 次 6 mg/kg,q12 h;維持劑量為 6 mg/kg,q24 h。

► 骨和關節感染、感染性心內膜炎:負荷劑量為前 3~5 次 12 mg/kg,q12 h;維持劑量為 12 mg/kg,q24 h。

利奈唑胺

► 0.6 g,q12 h,靜脈或口服。

► 非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0.4 g,q12 h,口服。

達托黴素

► 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4 mg/kg,qd。

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的伴發右側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血流感染:6 mg/kg,qd。



07

特殊人群用藥 [12]


1、腎功能不全者用藥


藥物

用法用量

萬古黴素

需根據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

► < 20 mL/min:0.5 g, q48 h;

► 20~29 mL/min:0.5 g,q24 h;

► 30~39 mL/min:0.75 g,q24 h;

► 40~54 mL/min:0.5 g,q12 h;

► 55~74 mL/min:0.75 g,q12 h;

► 75~89 mL/min:1 g,q12 h。

替考拉寧

負荷劑量無需調整。

維持劑量:

► 30~80 mL/min:維持劑量減半;

► < 30 mL/min 和血液透析患者:劑量減為常規推薦劑量的 1/3(血液透析不能清除替考拉寧)。

利奈唑胺

無需調整劑量。

達托黴素

需根據肌酐清除率調整劑量。

► ≥ 30 mL/min:4-6 mg/kg,qd;

► < 30 mL/min(包括接受血液透析或 CAPD 的患者):4~6 mg/kg,q48 h。


2、兒童用藥


藥物

用法用量

萬古黴素

新生兒/兒童谷濃度維持在 5~15 mg/L。

► 兒童、嬰兒每日 40 mg/kg,分 2~4 次靜滴。

► 新生兒每次給藥量 10~15 mg/kg;出生一周內的新生兒每 12 小時給葯一次;出生一周至一月新生兒每 8 小時給葯一次,每次靜滴在 60 分鐘以上。

替考拉寧

► 新生兒和 2 月齡以下嬰兒:負荷劑量為單次 16 mg/kg,第一天靜脈輸液;維持劑量為單次 8 mg/kg,每天一次靜脈輸液。

► 兒童(2 月齡到 12 歲):負荷劑量為每 12 小時按 10 mg/kg 體重單次靜脈給葯,重複給葯 3 次;維持劑量為按 6~10 mg/kg 體重單次靜脈給葯,每天一次。

利奈唑胺

► 12 歲以上:同成人。

► 12 歲以下:10 mg/kg,q8 h 靜脈或口服。

非複雜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5 歲以下 10 mg/kg,q8 h,口服;5~11 歲 10 mg/kg,q12 h,口服。

達托黴素

未進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3、妊娠期女性用藥


藥物

妊娠分級

萬古黴素

C 級

替考拉寧

C 級

利奈唑胺

C 級

達托黴素

B 級



08

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 [9-12]


藥物

禁忌證

注意事項

不良反應

萬古黴素

過敏禁用;

對替考拉寧及糖肽類、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既往過敏史患者禁用。

► 監測血葯濃度;

► 每 500 mg 靜滴應在 30 min 以上,快速推注或短時內靜滴可出現紅人綜合征;

► 監測肝腎功能及血象;

► 與氨茶鹼、5-氟尿嘧啶混合後可引起外觀改變,時間延長藥物效價顯著降低。

耳、腎毒性,偽膜性腸炎,紅人綜合征。

替考拉寧

過敏禁用;

禁與單胺氧化酶抑製劑合用。

► 與萬古黴素可能有交叉過敏反應;

► 萬古黴素所致「紅人綜合征」者仍可使用本品;

► 治療期間應定期行血液學、肝、腎功能檢查。

耳、腎毒性較萬古黴素低,血小板減少和發熱。

利奈唑胺

過敏禁用。

► 可引起骨髓抑制,主要是血小板減少;

► 應每周進行全血細胞計數的檢查;

► 不應用於治療導管相關血流感染或插管部位感染的患者。

肝腎毒性小,血小板減少。

達托黴素

過敏禁用。

► 引起可能危及生命的速發過敏反應/超敏反應。

便秘,注射點的局部反應;

可能出現肌無力、肌痛或肌酸激酶升高。

轉自:丁香園感染時間

萬古黴素、替考拉寧、利奈唑胺等四大抗陽性菌藥物如何選擇?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 天天要聞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最近,甲狀腺癌又上了熱搜。根據《2025 版北京市體檢人群抽樣健康報告》的內容,體檢人群的癌症檢出率升高,其中甲狀腺癌患者數高居第一位,檢出率高達48%。甲狀腺癌為什麼越來越多了?今天邀請內分泌方面的專家來細緻聊聊。甲狀腺癌為什麼越來越常見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 - 天天要聞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現代人很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心腦血管問題,像心腦血管狹窄、冠心病等等,中醫擅長調理這個病,為什麼這麼說,心腦血管疾病其實是一類病,簡單來講,就是血管堵了,就像一條河裡有很多泥沙沉積。
一個月接診患者20餘例!高溫來臨,這種兇險急症的高發期還沒過 - 天天要聞

一個月接診患者20餘例!高溫來臨,這種兇險急症的高發期還沒過

隨著梅雨季落幕,高溫隨之而來,接下來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可達40℃。身材高大健碩的老王是浙江一名跑步愛好者,平日里一直堅持鍛煉,身體素質向來不錯。這天傍晚,雨後天晴,老王像往常一樣開啟了長跑。然而,就在距家還有1公里時,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腳步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但老王並未多想,咬著牙堅持跑到...
葯食同源|高血脂的「剋星」!煮飯、熬粥時放一把好處多多 - 天天要聞

葯食同源|高血脂的「剋星」!煮飯、熬粥時放一把好處多多

【來源:湖北葯監】紅曲是由紅麴黴發酵粳米等穀物製成的傳統食品,即常見的紅曲米。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調節血脂、抗炎抑菌、預防骨質疏鬆等多種好處。↓↓紅曲作為天然的食品「添加劑」,可以用來釀酒、製作紅腐乳,還可以作為天然色素、調味劑和肉類保
內鏡下開「隧道」 精準摘除消化道腫瘤 - 天天要聞

內鏡下開「隧道」 精準摘除消化道腫瘤

【來源:紅網】為患者實施手術。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鄢婷 肖會玲 婁底報道近日,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團隊成功運用隧道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TD)為一名乙狀結腸早癌患者實施微創治療。此項技術的開展,填補了婁底市該領域的空白,為提升內鏡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