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王今年70歲了,身體一直很健康,退休後他每年都會去醫院做體檢,體檢報告一切正常,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基礎疾病。可體檢數據雖「漂亮」,老王卻覺得身體一年不如一年。
最近這一年,老王莫名其妙瘦了近10斤,睡眠也不好;經常感覺渾身乏力,家務活也不想干。他又專門到醫院做了一次檢查,從結果來看老王還是很「健康」,那問題究竟出在哪?
醫生告訴老王,他的表現符合「衰弱綜合征」的特點。這是一種以老年人肌少症為基本特徵的全身多系統構成的穩態體系受損,導致生理儲備下降、抗打擊能力減退及應激後恢復能力下降的非特異性狀態,是最具臨床意義的老年綜合征。
衰弱綜合征涉及多系統病理、生理變化,包括神經肌肉、代謝及免疫系統等。目前國內研究數據相對較少,診斷標準尚不統一。如何識別衰弱綜合征,又該如何早期干預?或可嘗試以下幾種方法,讓衰老來得慢一點。
衰弱綜合征是一種病,並非正常衰老
人體衰老的外在表現是生理機能的減退,即衰弱,這是生命的自然規律和過程,不能被視為疾病。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的提高,衰老過程進程緩慢。而衰弱綜合征是衰老過程中一個加速老化、減退的病症,這既是疾病狀態,也被認為是老年人喪失自理生活能力的前奏。
衰弱綜合征通常會有以下幾種臨床表現:
■疲勞:不會因為充分的休息而恢復,故往往清晨起床即感疲勞;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和機體反覆感染。
■跌倒:平衡功能及步態受損是衰弱的主要特徵,也是跌倒的重要危險因素。衰弱狀態下,即使輕微疾病也會導致肢體平衡功能受損,不足以維持步態完整性而跌倒。
■譫妄:譫妄即意識模糊、短時間內的精神錯亂。衰弱老年人多伴有腦功能下降,應激時可導致腦功能障礙加劇而出現譫妄。
■波動性失能:患者可出現較大功能狀態變化,常表現為功能獨立和需要人照顧交替出現。
除上述表現外,衰弱綜合征還表現為動作遲緩、肌力下降,尤以步速的下降最為明顯;神經系統反應能力降低,比如觸覺、痛覺的感覺下降或異常,對溫度變化的敏感性降低;精神方面常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認知能力下降等。
拒絕衰弱,營養先行
在非藥物干預方法中,營養干預是防治老年人衰弱發生髮展最經濟、有效的措施。研究發現,與衰弱相關的營養元素最主要的是蛋白質和維生素D。
■蛋白質:補充優質蛋白,阻止肌肉流失
預防和治療衰弱需要保持和增加肌肉的質量和力量。人體在40歲後肌肉開始衰減,如果不及時預防,當老年人出現食慾減退時,膳食中蛋白質攝入不足,可加速肌肉減少,嚴重者會出現肌少症,這是衰弱的前期。
體弱的老年人通過補充優質蛋白質可以有效阻止肌肉流失。《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推薦,老年人群蛋白質推薦量為男性65克/天,女性55克/天。衰弱、肌少症老年患者推薦每天膳食蛋白質60至90克,其中優質蛋白質最好達到50%。
優質蛋白質的來源為雞蛋、牛奶、禽類和畜肉類食物,還有大豆及其製品所含的蛋白質。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是極好的增肌來源,每天保證300毫升奶製品可以補充10克蛋白質和300毫克鈣。豆製品具有大豆蛋白含量高和膽固醇極低的特性,對老年人肌肉健康也有幫助。
除了蛋白質外,補充能量也非常重要。沒有充足的能量,蛋白質將作為能量被消耗。米面類主食可提供大部分能量,每天需要有150至250克的主食攝入。
■維生素D:促進肌纖維合成、增加鈣儲存
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僅與骨質疏鬆症有關,還與肌肉、體能有關。維生素D通過兩種途徑發揮作用:一是與骨骼肌細胞表面的維生素D受體結合,促進肌纖維合成;二是增加鈣儲存,促進肌肉收縮。
維生素D在體內的水平主要以血清25羥維生素D濃度高低來衡量,該指標降低與衰弱有關,補充維生素D可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功能。研究發現,血清25羥維生素D濃度低於25納摩爾/升的老年人,補充維生素D能改善髖部肌肉功能,減少跌倒和骨折的發生。
導致老年人血清25羥維生素D濃度低下的原因很多,包括維生素D皮膚合成減少、飲食攝入不足、合成活性維生素D能力減弱,維生素D受體表達下降等。可通過經常食用海魚、乳酪、香菇、蛋黃等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食物,作為飲食干預的舉措。
衰弱老年人還要適當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增加戶外活動,每天暴露於陽光下大約30分鐘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
地中海飲食,可降低衰弱發生風險
一些研究還發現,地中海飲食可以降低衰弱綜合徵發生風險。這種飲食模式強調多吃蔬菜、水果、海鮮、豆類、堅果類和全穀類食物,少吃紅肉,限制高膽固醇食物,比如動物內臟及黃油等。
烹飪食物時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尤其提倡用橄欖油。橄欖油的攝入可以增加抗氧化,減輕炎症,減少如腫瘤壞死因子和白介素6的產生,可以降低衰弱的風險。因此,堅持良好的地中海飲食大有益處。
同時,建議衰弱綜合征患者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在正餐之間加餐1到2次來達到目標進食量,同時注重口腔和牙齒健康,吃少量堅果作為加餐維持咀嚼功能,並及時安裝假牙。
每日保證補充足夠的水分,每日攝入30毫升/千克的水(按每千克體重30毫升飲水量計算1日的飲水總量)。
小貼士
如何診斷衰弱綜合征?
衰弱綜合征的診斷不靠驗血、拍片,而是主要通過日常觀察來進行。如果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下5項標準中的3項,即可診斷為衰弱綜合征;符合1至2項,則為衰弱綜合征前期。
1.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在沒有主動節食的情況下,一年內體重下降超過4.5千克。
2.疲勞感增加,即使是掃地這樣簡單的家務也會感到吃力。
3.握力下降。
4.步速下降,步速每秒鐘不超過0.8米。
5.軀體活動降低。
目前衰弱的病因未明,及時發現老年人的衰弱狀態從而儘早干預,可以減少跌倒、失能、入院等風險,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減少老年人對長期照護的需求以及減少醫療費用增加。
文:黃一沁 陳潔(華東醫院)
圖:視覺中國
編輯:李晨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