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州晚報
「我?肝癌?你們沒搞錯吧?」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病房
37歲的張先生拿著檢查報告
滿臉的不可置信
反覆向醫生詢問確認
張先生說自己之前身體一直挺好的,平時感冒都很少有,這次只是感覺肚子有點不舒服想來配點葯,怎麼就變成肝癌了呢?
「不僅是肝癌,還是中晚期了」
醫生仔細查看了
他的病史和往年的體檢報告
發現張先生沒有乙肝病史
但兩年前體檢時查出了脂肪肝
「導火索」
可能就是那個時候埋下的
飲料代替水
沒把脂肪肝當回事
醫生仔細詢問張先生後得知
他從大學時候起就有一個習慣
——用飲料代替水
他不喜歡喝沒有味道的白開水,渴了就買各種果汁、能量飲料、奶茶:「每天喝的水不超過一杯,有時候飲料喝飽了,水乾脆就不喝了。」
這樣的習慣持續了十多年,不過,張先生的身材變化一直不大,他1米75的身高,體重始終在135斤上下。
「就是因為我一直不怎麼胖,所以查出脂肪肝的時候也沒當回事。」張先生表示,當時拿到體檢報告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自己的脂肪肝,但是想著沒有什麼癥狀,也不影響身材,就沒有到醫院治療,就連生活飲食習慣也是一如既往,每天奶茶飲料不間斷,還經常吃一些炸雞、燒烤等高油脂的食品。
肝膽胰外科、微創外科副主任
劉傑主任醫師告訴他
雖然脂肪肝演變成
肝癌的病例並不多見
但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
肝癌患者中存在脂肪肝(脂肪性肝炎)
病史的比例正在逐漸增加
張先生的情況已經不適合手術,但醫生表示,肝癌患者即便在發現時暫時無法手術,還可以通過射頻治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多種手段重獲手術機會,所以即便到了中晚期,也不能放棄希望。在劉傑的鼓勵下,張先生正在積極治療中。
「吃貨」體重飆升
脂肪肝不治療變肝癌
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
但它又是「吃苦耐勞」的啞巴器官
如今,脂肪肝已經成為
眾多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
但千萬別因常見就將其忽視
而脂肪肝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酒精攝入過量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一種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上後者比較多見。如果不及時改善,可能會發展成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並且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生活方式,對肝臟來說也可能是「暴擊」。
今年3月
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肝膽胰外科門診
諸多患者中
一名面色蠟黃的男士引人注意
王先生(化姓)今年42歲,是名「吃播博主」,身高1米70,體重卻有195斤。王先生表示,由於工作性質,他經常暴飲暴食,晚上也睡得晚,這幾年長胖了不少,體檢時查出了脂肪肝,也沒有治療。他發現自己右上腹隱隱作痛,食慾變差,才到醫院檢查。
令人意外的是,王先生除了有重度脂肪肝外,還查出了原發性肝癌,但他沒有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該院肝膽胰外科袁玉峰教授說,王先生這是吃出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因沒有重視,隨著疾病的進展,肝臟細胞持續受損、惡變,最終成了肝癌。
脂肪肝到肝癌通常需要四步
從既往病例來看
脂肪肝到肝癌的進展緩慢
大致需要經過
「脂肪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
四個階段
但也有個別病例
會跳過中間兩個階段
從脂肪肝直接發展成肝癌

「脂肪肝和肝癌早期通常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癥狀表現,有些患者會覺得右上肋區不舒服,或是腰背脹痛、乏力等,但這些癥狀都不是很典型。」
脂肪肝還是很多慢性病的危險信號,比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所以如果體檢時查出脂肪肝,還是要儘早干預,通過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與積極治療,才能從源頭實現『逆轉』。
醫生表示,目前針對脂肪肝的檢查,B超是最便捷和行之有效的手段,建議每年進行一次B超檢查。另外,如果驗血時發現甲胎蛋白和異常凝血酶原兩個指標有異常,就要特別注意了,因為這兩個指標與肝癌有很大關聯。
消除脂肪肝有「三駕馬車」
醫生表示
肥胖,是脂肪肝形成的
一個重要因素
但不是唯一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身體不胖並不代表沒有脂肪肝。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教授說,有少數患者,不胖也有脂肪肝,諸如快速減肥、營養不良、糖尿病等也會導致脂肪肝。「瘦子一樣有脂肪肝,吃素的人也可能是脂肪肝患者。」
而由肥胖導致的脂肪肝
則有「三駕馬車」
——減重、運動、藥物治療
01
減重
比起運動減肥,控制飲食更為重要。
① 應少食多餐,解決胃的空脹感,將胃縮小之後自然減重;
② 飯前應喝湯、吃水果,既能產生飽腹感,又能獲取糖分,提高水果利用率,一舉多得;
③ 調整飲食結構,少吃米飯、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多吃蛋白質、奶製品等耐餓食品;
④ 晚上應少食。
02
運動
通過練啞鈴、蹲起等方式鍛煉肌肉,可以有效抑制胰島素抵抗帶來的肝損害、血管內壁損害等問題,同時起到減少熱量聚集、治療糖尿病、改善血脂等多重作用。
03
藥物治療
在個人控制飲食和運動的基礎上,配合醫生用藥治療,「三駕馬車」協同共進,就能及時、有效地控制治療脂肪肝。
晚報君提醒
一定要關注健康問題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來源:浙醫在線、極目新聞、健康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