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今年74歲,一把年紀了,無論颳風下雨,每天堅持出門走路。
家裡人經常勸他,這麼大年紀了,碰上天氣不好的時候就別走了,別著涼了,再說,這麼頻繁的走路,要是把人給累壞了怎麼辦?
可是張大爺不為所動,每天雷打不動還是要走路。這讓他的老伴兒和兒女們都非常納悶,走路有這麼大魔力?張大爺的老伴不經常運動,為了了解走路有什麼好處,她也加入了張大爺的走路隊伍。
可惜的是,沒到一周,她就堅持不住了,因為張大爺每天走的太多了,手機顯示,張大爺每天最少要走15000步,這對沒有運動習慣的老伴兒來說,實在太痛苦了。
她決定直接詢問張大爺為什麼要每天堅持走路。沒想到,張大爺告訴她,自己看了不少文章,都表示走路可以降低死亡風險,為了讓自己長壽,所以他才堅持走路的。
然而,走路真的能降低死亡風險嗎?它對於人體到底有什麼影響?
走路真的能降低死亡風險嗎?新研究發現了最佳步數
走路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行為,很多人對走路並不在意,其實,走路這個行為對我們的健康也是有很多好處的,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雖然走路的運動強度較低,但是走路也是實打實會消耗熱量的,它對於維持良好的體重有很大的幫助。
有數據顯示,當一個60kg人以6km/h的速度行走1h的時候,大約消耗280大卡的熱量。正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一天攝入的食物總熱量在2000大卡上下,不運動的話大約能消耗掉1000-1500大卡的熱量。
也就是說,一個正常人在不控制飲食的情況下,每天走路2-4個小時,就能維持當前的體型。
實際生活中,如果按照這種方式運動,消耗的熱量會更多,我們距離肥胖也會更遠,畢竟一個人一天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活動需要消耗熱量,再加上走路消耗的熱量,總熱量支出遠遠大於總熱量攝入,自然就瘦下來了。
再者,走路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減少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傷害。這是因為走路的時候,會調動全身各個部位的肌群參與運動,肌肉將不斷收縮、舒張,這個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血液為了將能量更快的運輸到肌肉,會加速血液循環,血液能夠更快的將有毒有害物質帶出體外,使免疫系統處於較為活躍的狀態,讓我們的身體抗病能力更強,各種疾病風險大大降低。
不僅如此,走路還能幫助我們加速胃腸道局部血液循環,讓胃腸道蠕動的更快,消化食物的能力更強,對於消化功能不好的朋友來說,走路可以有效的降低消化不良出現幾率。
在這麼多好處之下,走路能夠讓人變得長壽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今年8月公布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也證實了走路可以降低人的死亡風險這件事。
研究人員以22萬人為實驗對象,通過17項研究觀察分析了走路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一個人每天行走步數在3967步的時候,全因死亡風險大幅度下降。
現在大家明白走路到底能不能降低死亡風險了吧?當然,我們不能將長壽的希望全部放在走路這一種行為上,實際上,一個人想要變得長壽,還要在這些方面多加註意!
想要長壽,不能只依賴走路!這些事情也要做!
1.堅持健康飲食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身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就是食物,食物健康了,長壽的幾率就會明顯升高。那麼,什麼樣的食物才算是健康飲食呢?
健康飲食需要遵循這樣幾個原則:乾淨衛生、少油少鹽、食物種類豐富且營養均衡。乾淨衛生就很好理解了,如果入口的食物衛生條件都無法保證,患病的幾率會大大上升,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食物中毒,這對人的壽命來說可是非常不利的影響因素。
少油少鹽則是因為近些年來,我們發現高油高鹽的食物雖然好吃,卻會增加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諸多疾病的風險,這些疾病短時間內或許還不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時間長了,會誘發各種併發症,進而損害壽命。
至於食物種類豐富且營養均衡,是為了讓身體能夠全面的攝取營養。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食物種類越豐富,營養均衡的幾率越大,有助於一個人變得長壽。相關數據也顯示,食物多樣性越高的國家或地區,當地人民的壽命越長,這也證實了食物種類豐富、營養均衡對人體的好處。
2.保持心情愉悅
俗話說的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雖然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因為笑或者愁導致外貌出現明顯的變化,但是大量實驗證明了良好的心情確實是讓人長壽的重要「秘訣」。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是會分泌許多益性激素的,比較常見的益性激素有多巴胺、內啡肽、腎上腺素等。這些激素會讓我們的各個器官和組織互相平衡、協調,使人變得長壽。
而且,良好的情緒還會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更積極,生活習慣上也會變得更規律,出現許多潛移默化的改變。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有益的,身體變得健康了,人自然就長壽了。
其實,能夠讓人長壽的方法還有很多,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只依賴於某一種方法來延長自己的壽命,應該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摒棄那些對健康有害的生活習慣,選擇對健康有益的行為模式,多管齊下才能讓我們成為一個長壽的人。
寫在最後
走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行為,很多人對走路不以為意。實際上,走路對人的好處是巨大的,比如說加速新陳代謝、提升免疫能力、維持合理的體重等等,如果能充分的享受這些好處,死亡風險會明顯下降。
今年8月公布的最新研究也證實了走路可以降低癌症風險這件事,還表明了當一個人每天走路3967步的時候,全因死亡率就會大大下降,可見走路對人的重要性。
不過,我們也不能完全將長壽的願望寄托在走路這個行為身上,建議大家平日里堅持健康飲食、保持心情愉悅,從多個方面做起,全面降低我們的死亡風險,讓我們成為長壽的人。
參考文獻:
【1】於曉涵. 廣西長壽飲食模式介導的膳食纖維複合體抗衰老作用研究[D].廣西大學,2022.
【2】張玉靜,韓布新.影響長壽的生物、心理、行為與社會因素[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2016,24(04):741-746+770.
【3】.英國科學家研究稱懂得剋制情緒可助延長壽命[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版),2014(05):49.
【4】楊勵,朱志明,劉竟芳等.關於長壽人群研究中的若干見解[J].中國老年學雜誌,2012,32(01):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