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春困秋乏夏打盹」,到了夏季,相信很多人也會出現犯困的情況,就會選擇午睡,這樣的話下午才會提起精神,更有利於工作。
而且都會影響研究曾經指出,有過午睡習慣的人,大腦在下午更容易保持與上午一樣的活躍狀態,這樣更有利於提升大腦的專註程度,提高人體的認知準確度,還能夠有效增強記憶力,提高專註力。
同時午睡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免疫力,有利於自身的健康,所以說午睡也是身體恢復的重要過程,保證合理的午睡時間也有利於自身健康。
但是,關於午睡卻有著一定的爭議,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午睡過多的話,可能就會影響到個人的壽命,增加患病風險,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這樣的說法是真是假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午睡可能會影響壽命?
1、午睡時間過長可發生糖尿病
其實關於這種午睡方式也是比較常見的,不過確有研究發現,午睡時間過長,或者是夜間睡眠時間過多的話,很容易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這樣一時間令人感覺到非常的不理解。
他關於這項實驗也是共納入了12591 份樣本,平均年齡為 59.5歲:男性為 6037 人 (47.95%),女性為 6554 人(52.05%)。在所有樣本實驗當中,共有6733 名(53.47%) 研究對象報告了平時有午睡的習慣:自我報告午睡者中不同午睡時長分別為 (0 min、30 min~和90 min ~) 的構成比分別為 8.93%、30.59% 和13.95%,平均午睡時長為 61.57 min。
研究表明,午睡時常和糖尿病人之間有著正相關的關係,也就是說午睡時間越長發生糖尿病的風險越高,其實關於這一點,也是有兩種原因,其一就是女性在平時更容易出現激素紊亂的情況,再者就是相對於男性來說女性的壓力比較大,很容易導致心理障礙,這樣也會難以獲得高質量的夜間睡眠,所以也會影響到血糖的穩定。
所以中國中老年人午睡時間與糖尿病的幾率是呈現正比,也就是說午睡時間一旦超過60分鐘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所以在生活中也是要注意控制好午睡的時間。
2、午睡頻繁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也是越來越多,這也是中老年人的一種高發疾病,導致中老年人發生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像中風的是中老年人群體容易傷殘的一個重要原因。
之前有過一項關於午睡和血壓的研究表明,人體的血壓在一天24小時內出現明顯升高,時間段也是在午睡之後,也就是說關於午睡是不會增高患上高血壓中風的風險,也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而關於這點也是做過相應的實驗研究表明,那些午睡頻繁的人相對於從不午睡的人群來說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會高出12%,發生中風的風險會高出25%。
而午睡時間過長或者是過於頻繁的話,也會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影響到個人的壽命,所以說午睡時間也是要注重控制好,盡量保持在一個小時之內或者是半個小時之內,這樣的話既能夠保持大腦清醒,也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醫生提醒:過了50歲,謹記午睡「三不要」
1、午飯後不能立刻睡覺
在平時午睡的時候也是要注意,飯後不要立即睡覺,因為在吃完飯之後,食物也是通過腸胃進行消化吸收。
這個時候也是要注意,控制好午睡的時間,也不要立即睡覺,避免影響到消化吸收,導致胃酸反流,或者是造成腸胃不適的情況,而且也會因為血液循環不暢造成大腦缺氧的情況,不利於個身健康。
2、午睡也不能湊合著睡
其實午睡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經常躺在沙發上睡覺趴著睡覺的話,不僅起不到促睡眠的效果,而且也不利於個人健康靠在沙發上睡,很容易減少腦部供血,導致頭暈眼花的情況。
而趴著睡會加重心臟負擔,也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給頸椎帶來一定的壓力,所以在平時也是要選擇正確的睡眠方式。
3、午睡醒後不要馬上行動
在午睡的過程中,人體處在較淺的睡眠狀態,身體各項機能也是處在修復的狀態,千萬要注意不要立馬起身,這樣很容易造成頭暈乏力的情況。
所以在睡醒之後建議先坐一會兒,等到身體慢慢緩解,恢復到狀態之後再慢慢提升,這樣也可以減輕對於頭部以及大量神經的刺激,保證個人的健康狀況。
對此你還有什麼想要說的呢?可以在下方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