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覺時是什麼表情?原來每個人都戴著「痛苦面具」

2023年04月28日20:11:09 健康 1747

你睡覺時是什麼表情?原來每個人都戴著「痛苦面具」 - 天天要聞

高興、吃驚、悲傷、憤怒、驚喜……人類的臉上至少能出現21種表情,但在睡眠中,大多數人的臉上其實都是下圖這種表情。

你睡覺時是什麼表情?原來每個人都戴著「痛苦面具」 - 天天要聞

《睡眠研究雜誌》發布的一項針對成年人的研究顯示,很多人睡覺時,更容易浮現的表情其實是眉頭緊皺的樣子。


睡覺時的表情和睡眠質量有關係嗎?《生命時報》綜合研究解讀,並提示影響睡眠質量的關鍵因素。


受訪專家

北京回龍觀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 陳景旭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主任 高偉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口腔科主任 李斌

多數人睡覺時都是「痛苦面具」

上述研究記錄了91位受試者睡眠中的面部表情,並將他們分為4組:沒有睡眠障礙、有睡眠障礙、容易夢遊和驚醒的覺醒障礙和快速眼動期行為障礙(RBD)患者。

快速眼動期是睡眠的其中一個階段,此時腦電活動和清醒時類似,甚至比清醒時更活躍,眼球像鐘擺一樣來回活動。RBD病人入睡後愛做夢,出現大喊大叫、拳打腳踢,將床邊物件打落,甚至跌落床下,造成自己和伴侶受傷等。這也被認為是大腦早期衰老性退化的一個重要指征。

你睡覺時是什麼表情?原來每個人都戴著「痛苦面具」 - 天天要聞

結果發現,所有受試者在睡眠中都出現了「痛苦面具」,即使睡得不錯,在快速眼動期仍然會頻繁皺眉。

RBD患者在睡覺時看起來更痛苦,比如在快速眼動期,他們的眉毛會更加靈活,長時間皺眉的頻率也更高,還會出現悲傷、憤怒等情緒。

你睡覺時是什麼表情?原來每個人都戴著「痛苦面具」 - 天天要聞

另外,儘管人們在睡覺時偶爾也會笑,但從微笑(0.023次/小時)和皺眉(2.33次/小時)的頻率來看,睡著的更多時間可能還是皺著眉頭。

當然,皺眉不意味著做了噩夢,對於沒有睡眠障礙的健康人來說,就算睡眠時微微皺眉,也並不代表心情或睡眠不好。

睡眠時,身體會出現這些小動作

比起睡眠時的表情,睡夢中出現的這些動作也許更值得引起你的注意。

!身體突然抖一下

這種現象叫「睡眠驚跳」,也叫「入睡抽動」或「入睡前肌陣攣」。

人在剛入睡時,全身肌肉處於放鬆狀態,大腦的一部分已經睡著了,但還有一部分沒完全睡著。隨著睡眠的加深,大腦放鬆了對四肢的控制,這時候如果大腦受到刺激,就可能出現局部肌肉突然抽動的情況。

但如果入睡抽動過於頻繁,也可能是焦慮、緊張,缺鈣,不寧腿綜合征等原因導致的。

你睡覺時是什麼表情?原來每個人都戴著「痛苦面具」 - 天天要聞

!磨牙

磨牙是許多因素協同導致的結果,包括壓力大、情緒易焦慮、患有某些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睡眠質量差等。

  • 咬合障礙

單邊咀嚼、吃過硬或難嚼的食物、緊咬牙關等習慣,都會造成咬合關係不協調,即上下牙齒不能咬在一起。

  • 過度緊張

常值夜班的、壓力大的、易緊張的人群磨牙的概率更大。

  • 職業因素

運動員、精細工作者(如鐘錶匠)等可能白天會磨牙,習慣性咀嚼鉛筆、口香糖也常會有磨牙現象。

!鬼壓床

醫學上稱之為「睡眠癱瘓症」,是一種常見的夢境障礙。

人在睡夢中突然醒來,控制行動的中樞神經還處於休眠狀態,就會導致肌肉不聽意識指揮,肢體無法動彈。

枕頭過高、蒙頭睡、被子過厚、吃得過飽或手放在胸口上時,更容易導致睡眠中喘不上氣,產生憋悶窒息感。

做到4點提升睡眠舒適度

如何讓自己睡得更安穩?專家們總結了好睡眠需要滿足的4個前提。

控制房間內亮度

入睡前和睡眠時暴露於光線之下,褪黑激素分泌會受到抑制,進而影響睡眠質量。

屏幕發出的藍光會讓大腦誤以為是白天,研究發現,視神經細胞只要受到藍光8分鐘刺激,就會讓身體持續興奮超過1小時,造成生物鐘紊亂。

你睡覺時是什麼表情?原來每個人都戴著「痛苦面具」 - 天天要聞

降低睡眠分貝

日本睡眠專家友野奈央表示,要獲得安穩的睡眠,最好將卧室的聲音控制在40分貝以下,安靜程度近似於圖書館。

如果卧室靠近馬路、繁華地區,可以換上較厚的窗帘隔絕噪音。另外,也可嘗試在就寢前1小時播放平緩輕柔的音樂。

調整入睡溫度

身體核心溫度需要降低一些去啟動睡眠,以及保持睡眠狀態,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卧室涼爽時我們會比在高溫時更容易入睡。

對大部分人來說,25℃左右是理想的睡眠溫度。

適當提升環境濕度

注意控制房間濕度,對人體友好的室內濕度水平應在20%~50%之間。如果沒有加濕器,也可以在室內放一盆清水增加濕度。▲

本期編輯:徐夢蓮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在歲月的長河中,大腦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而老年痴呆,無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種。它悄無聲息地侵蝕著患者的記憶與認知,給無數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但幸運的是,科學家們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為我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 天天要聞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天氣漸漸轉熱,不少人趁著天空放晴,開始整理衣櫃,將衣物進行「大換季」。近日,來自杭州的沈大姐趁著前兩天天氣晴好,她休息在家,便開始了「換季工程」。豈料,整理完衣櫃後,她病倒了,體溫最高到了40℃。正當大家以為是累得病倒的時候,卻查出是肺「發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 天天要聞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你知道嗎?在我國,每10個人中就約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終會發展為終末期腎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尿毒症。對於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為了維持生命的關鍵手段。而在血透過程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