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報:個別地區疫情小幅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類人群

2023年04月26日21:03:11 健康 9531

4月26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疾控局傳防司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近期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各地疫情處於局部零星散髮狀態,個別地區疫情有小幅上升的跡象。總體來看,全國短期內出現規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較小。

賀青華介紹,全國發熱門診監測數據顯示,全國疫情總體處於低水平的波動狀態,特別是4月上旬,疫情降至2022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4月中旬以後,單日陽性數和陽性佔比均呈小幅上升態勢。

賀青華介紹,專家研判認為,從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和疫情波浪式流行的規律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我國部分人群免疫保護水平的降低,近期部分地區疫情開始出現緩慢的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類人群:

一是未被感染人群;

二是免疫水平已經下降的人群;

三是存在免疫缺陷人群。

目前未發現xbb.1.1.6

會增加重症和死亡風險

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介紹,截至4月22日,我國已經在本土病例中,監測到57例xbb.1.1.6及其亞分支病例。

世衛組織認為目前證據顯示,xbb.1.1.6的全球流行風險低於xbb.1.1.5。同時在xbb.1.1.6主要流行的國家和人群中,世衛組織發現xbb.1.1.6具備了一定的傳播優勢,也觀察到xbb.1.1.6與xbb.1.1.5具有相當的免疫逃逸能力,但沒有發現因感染xbb.1.1.6而導致重症入院和死亡增加的報道。

陳操表示,xbb.1.1.6與其他奧密克戎亞分支相比,也沒有看到疾病嚴重程度增加的相關報道。中疾控將密切關注和分析xbb.1.1.6未來的變化走勢。

目前全國所有省份流感活動

均呈現下降趨勢

陳操介紹,全國流感監測數據顯示,本輪流感活動的水平在2月初增加,2月底上升趨勢明顯,3月中旬進入高峰期,北方拐點在3月中旬,南方拐點在3月底到4月初,目前全國所有省份流感活動均呈現下降趨勢。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五一」假期臨近,人員流動增多。要按照「乙類乙管」要求落實防控措施,持續強化監測預警,密切跟蹤國內外疫情動態和病毒變異情況,加強重點機構場所常態化疫情防控,方便群眾安全、便捷出行,健康、祥和過節。要繼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做好個人防護。

最新通報:個別地區疫情小幅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類人群 - 天天要聞

「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冊」流傳!

專家:非常不靠譜

「小孩體溫超過38.5℃時,交替服用布洛芬和乙醯氨基酚兩種退燒藥。」「胸悶喘不過氣,心跳時不時加速,可以吃維c。」4月24日,「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冊」在社交平台流傳。

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告訴記者,這一手冊「非常不靠譜」。

最新通報:個別地區疫情小幅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類人群 - 天天要聞

網傳「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冊」

該「自救手冊」對新冠癥狀進行了用藥指導。例如,小孩體溫超過38.5℃時,交替服用布洛芬、乙醯氨基酚兩種退燒藥;出現眼睛癢、發炎癥狀時,可能是感染了新毒株引起的結膜炎,可以滴一些阿昔洛韋、利巴韋林等緩解不適;腹瀉不止時,可以服用蒙脫石散,短期內能夠緩解癥狀;胸悶喘不過氣,可以吃一點維c……

最新通報:個別地區疫情小幅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類人群 - 天天要聞

網傳「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冊」

李侗曾指出,不建議交替使用退熱葯;利巴韋林和阿昔洛韋對新冠病毒、流感病毒都無作用;出現高熱不退、呼吸急促、喘憋癥狀都需要及時就醫。目前也沒有真正能夠提高免疫力的藥物或保健品,「重症高風險人群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評估是否儘早抗病毒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感染和臨床微生物科副主任醫師李冉告訴記者,這一手冊並不科學。「不建議交替服用退燒藥,發熱時多飲水,避免脫水。此外,這個季節,出現眼睛癢的癥狀需要鑒別是不是過敏所致。而病毒性腹瀉不建議使用止瀉藥,可以使用調節腸道菌群類的藥物,口服補液鹽。」

最新通報:個別地區疫情小幅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類人群 - 天天要聞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公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表

2022年12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做出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此外,世界衛生組織也曾就新冠肺炎發布《康復指導手冊》,為大眾提供可供參考的應對方案。

最新通報:個別地區疫情小幅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類人群 - 天天要聞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北京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責任編輯:李楠

審核:張雷

最新通報:個別地區疫情小幅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類人群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紙短情長 患者致信表真情 - 天天要聞

紙短情長 患者致信表真情

近日,市中醫醫院腫瘤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位來自新疆的鼻咽癌III期放化療後10餘年的康復期患者,將一封感謝信和一面錦旗送到醫護人員手中,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這名新疆患者近日獨自前來陽江度假,在旅途中,出現明顯乏力、頭暈、痰多、吞咽不適及胃脹氣等癥狀,於是來到市中醫醫院就診。經詳細檢查,市中醫醫院...
山東28歲小伙突患肝衰竭,每天需3000毫升血救治不限血型,當地正組織獻血應急 - 天天要聞

山東28歲小伙突患肝衰竭,每天需3000毫升血救治不限血型,當地正組織獻血應急

極目新聞記者 柳琛琛5月13日,齊魯晚報等媒體報道,山東濟寧市泗水縣一名28歲的小夥子突發疾病,急需大量血液進行救治。當日下午,患者家屬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患者尚未脫離生命危險,仍需血液救治,對血型沒有要求。泗水縣紅十字泉鄉應急救援隊隊長劉傳濤介紹,該患者每天需要約3000毫升的血液,當日下午已組織第一批獻血。...
少吃主食血糖更好?醫生:這個誤區別再犯,當心惹來一身病! - 天天要聞

少吃主食血糖更好?醫生:這個誤區別再犯,當心惹來一身病!

關於主食,經常存在一些誤區,「多吃點肉沒關係,只要不吃主食就不會長胖」,還有人將碳水化合物視為「洪水猛獸」,認為不吃或少吃主食能減輕代謝負擔、防範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資料圖由AI生成 圖片來源:城事特搜01不吃主食易患糖尿病一項對近4萬名成年人為期14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堅持低碳水化合物、高...
做肩粘連手術,實際做的是滑膜切除術?醫療鑒定「存在過錯」,患者:醫生自稱北京專家 - 天天要聞

做肩粘連手術,實際做的是滑膜切除術?醫療鑒定「存在過錯」,患者:醫生自稱北京專家

趙女士反映,此前因為胳膊疼痛到杭州江城骨科醫院就診,做完手術還是覺得不對勁,她不由得產生了懷疑。趙女士:2023年9月23號。記者:當時因為什麼問題來這裡?趙女士:當時因為我胳膊痛,是這裡痛。當時我進了江城骨科二樓,他說是「北京專家」。他說你拍個片,那我就拍個片子。拍個片之後他說你再拍個核磁,他們帶了我們...
上海團隊在醫學頂刊連發兩文,率先提出「證據污染」循證概念 - 天天要聞

上海團隊在醫學頂刊連發兩文,率先提出「證據污染」循證概念

劉輝、徐暢團隊4月23日在《英國醫學雜誌》(BMJ)刊發關於循證醫學「證據污染」治理新策略的研究成果。院方供圖近日,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劉輝、徐暢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BMJ)刊發關於循證醫學「證據污染」治理新策略的研究成果,並受邀發表同期述評文章,實現國際權威...
上海一患者在醫院停房車維權,稱車禍後屁股整形遭遇「假專家」 - 天天要聞

上海一患者在醫院停房車維權,稱車禍後屁股整形遭遇「假專家」

近日,上海長寧區和睦家醫院對面的停車位上,停著一輛貼著「醫院欺詐」「醫生來路造假」等標語的名牌重卡房車,引來路過市民的關注。5月12日,該車車主潘先生告訴上游新聞記者,自己去年因交通事故受傷在該醫院接受了一系列治療,前後花費近百萬元,在接受屁股撕裂傷疤痕相關整形手術後,他發現手術切口過大,還導致肛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