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也會得乳腺癌?廖寧教授:男性乳房發育要當心

2022年12月15日23:43:09 健康 1327

乳腺癌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歷來被稱為「粉紅殺手」。其實,男性也會患上乳腺癌,而因男性對乳房健康的忽視,這類病人往往確診時病情已經發展到晚期。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癌行政主任廖寧教授提醒,男性「乳房發育」要引起警惕。

男性「乳房發育」背後的風險

48歲的李林(化名)從來沒想過身為男性也會跟乳腺癌沾邊。今年4月,超聲檢查發現他的右側乳房下有一個1.6×1.7厘米的腫物,穿刺病理確診為乳腺癌,且已經發生淋巴結轉移。

這是廖寧教授發起的國際多學科會診「周三見」平台上的一個案例。「最近連續收治了幾例男性乳腺癌病人,都因為忽視對乳房的關注,即便發生結節、硬塊也不在意,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廖寧教授指出,男性乳腺癌發病率約在1%,近年出現上升的趨勢,主要跟藥物使用、酗酒、糖尿病、肥胖增加等因素有關。因臨床比較少見,也容易漏診。

男性也會得乳腺癌?廖寧教授:男性乳房發育要當心 - 天天要聞

值得關注的是,男性乳腺癌一半以上合併乳房發育。「男性乳房發育本身不是病,但一旦發生,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需要引起警惕。」

據介紹,在總的人群中,有30%的成年男性會出現乳房發育。男性乳房發育存在多種因素,包括先天染色體異常、服用藥物、患有某些疾病引發雌性激素水平升高等,會增加患癌風險。

先天性精管發育不全的男性,乳腺癌發病率比正常男性高20-50倍,需要特別關注乳腺癌的健康情況,必要時甚至需要做預防性切除腺體的手術。

有肝功能損害的患者,如慢性酒精肝硬化、肝血吸蟲病,肝臟對體內雌性激素的滅活減少,相對雌性激素水平增高,會增加了這類男性乳腺癌發病的風險。

糖尿病的男性患者,外周血雄性激素的芳香化反應增加,導致血液中雌性激素升高,乳腺癌風險也會翻倍。

此外,研究顯示,20%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一級女性家屬(媽媽或姐姐)有乳腺癌病史。

職業環境和生活方式也是男性乳腺癌發病的重要因素。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溫、汽車尾氣和煙草環境中,男性患乳腺癌風險明顯增加。酗酒也跟男性乳腺癌相關。丹麥一項針對一萬名多男性的研究發現,每天飲酒量大於90克,比每天飲酒量在15克以下的對照組,乳腺癌發生風險高出6倍。

男性也會得乳腺癌?廖寧教授:男性乳房發育要當心 - 天天要聞

女性發現乳腺結節如何處理

廖寧教授提醒,男性體檢項目不包括乳腺超聲,「建議這類男性出現乳腺異常,如一側或兩側乳頭位置疼痛,摸到有硬塊腫物等,可以來我們乳腺科門診進行鷹眼超聲檢查,辨別乳腺發生的變化。」

男性出現乳腺結節要引起重視,對女性來說,女性結節則屬常見。有數據顯示,30%女性在常規體檢中發現有乳腺結節。到底該如何對待這些結節呢?

廖寧教授指出,40-49歲女性中有40%通過常規體檢發現乳腺結節,應該及早去乳腺專科進行甄別。「通過鷹眼系統,可以清晰看到5-6毫米的結節,邊界是否均勻,是否屬微小鈣化、是否存在腺體結構不良等,這些都是早期乳腺癌的特徵。我們的微創系統可以在1分鐘取出1厘米以下的結節進行化驗,對於乳腺結節的重視,是提高乳腺癌0期發現率,降低乳腺癌死亡的重要手段。」

乳腺癌免疫治療新探索

一直致力於推進乳腺癌早防早治的省醫乳腺癌團隊,對乳腺癌免疫治療正在開展新的探索。

廣東省人民醫院廖寧教授帶領團隊開展了一項研究,近期,該研究正式發表於《Cancer Medicine》權威期刊。

男性也會得乳腺癌?廖寧教授:男性乳房發育要當心 - 天天要聞

除了上述研究,12月6日-10日召開的2022美國乳腺癌大會上,廖寧教授團隊兩項研究《中國乳腺癌患者DNA損傷修復基因種系突變的綜合分析》及《乳腺癌原發灶、前哨淋巴結和轉移淋巴結的單細胞轉錄譜研究》在大會上發表,向全世界傳遞了省醫乳腺癌團隊的最新成果。

撰文/嚴慧芳

【作者】 嚴慧芳

健康生活圈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 天天要聞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近期,亞洲多個國家(地區)衛生部門通報,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護。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於北方省份。中國香港等地已開始安排針對JN.1毒株的疫苗接種。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 天天要聞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楊夏2個多月前(2月20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次抽檢,讓一貫標榜「品質」的盒馬陷入了一次食品安全風波。近日,青島盒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銷售的來自「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町蛋業)的保潔無抗鮮雞蛋,在抽檢中發現農獸葯殘留超標,受到了廣泛關注。圖片來源:...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 天天要聞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點新聞報道】俄羅斯一名男子的後腦杓突然長出一個5英寸(約12cm)「惡魔角」的角質瘤,起初他不以為意,一直忍受頭痛,後來因為嚴重影響到生活,便前往醫院就診,將角質瘤移除。而負責手術的醫生坦言,這是他行醫25年來,第一次遇到如此罕見的病例。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 天天要聞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近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主辦的《中華醫藏》(簡稱《醫藏》)溫病捲髮布暨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中醫藥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與實踐經驗,是中醫藥學術傳承的根基,也是推動現代中醫藥發展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