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是全身疾病「放大鏡」!你的腳如果出現了這9種癥狀,那說明你的身體…

2022年10月31日12:14:20 健康 1466

提及身體健康

默默無聞的雙腳

大概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部位之一

事實上

雙腳是全身健康的「放大鏡」

雙腳上的細微變化

可能折射出多種潛在疾病


雙腳出現哪些變化

可能是身體敲響的警鐘呢?

我們平時又應該如何給雙腳保健?


雙腳出現這9個癥狀可能是疾病信號


1、腳干


腳幹當心血液循環障礙。腳部皮膚乾燥的罪魁禍首不僅僅是腳癬或過敏,很可能是血液循環不暢所致,使腳部無法接收足夠的供血。


2、腳總是感覺冰涼


可能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素是調節新陳代謝的主力幹將,其分泌不足會導致新陳代謝和體溫調節出現異常,身體產生熱量的能力大受影響,致使手腳冰涼。還有可能是血液循環不好,動脈閉塞、糖尿病都可能引起腳部冰涼。


3、麻木


麻木多與神經病變有關,如果你的腳時常出現麻木感,這可能是由於足部、腳踝或腰椎的神經受壓或神經炎所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短暫發麻可能是鞋子太緊造成的,不必擔心。


4、跟痛症


警惕足底筋膜炎、跟骨高壓症。起床或從椅子上站起來時,腳後跟的底部出現劇烈疼痛。行走數步稍緩解,隨後疼痛又加重。運動增加、穿太緊或太舊的鞋、穿人字拖等都會加重癥狀。


5、大腳趾增大


關節上突然發作的紅腫熱痛需及時就醫,這可能是痛風、關節炎、感染和外傷所致。


6、腳部有黑痣


黑色素瘤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包括腳趾,所以檢查皮膚時不要漏過雙腳,一旦有不明原因的黑痣出現,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


7、腳趾甲發黃髮白


真菌感染容易導致腳趾甲變黃增厚。此外,患有呼吸道疾病、淋巴水腫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導致腳趾甲發黃。


8、腳踝腫脹


腳踝腫脹當心腎病。腎臟有篩選營養素的作用,一旦工作失常,體液就難以及時排出體外,導致浮腫,腳部腫脹最為明顯。還有可能是踝關節炎,曾經崴腳留下的後遺症,引起滑膜炎、軟骨損傷和韌帶損傷所致。


9、腳趾又圓又扁


小心肺癌或心臟病肺纖維化和肺癌等肺病會導致血液流向腳趾甲小血管,引起組織膨脹,從而導致腳趾更圓更扁(臨床上叫杵狀趾)。心臟病、肝病和消化系統疾病,以及某些感染,也會導致腳趾變形。


專家提示:腳部出現不適,建議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日常足部保健牢記這3點


1

常泡腳


雙腳是全身疾病「放大鏡」!你的腳如果出現了這9種癥狀,那說明你的身體… - 天天要聞


俗話說:「天天泡腳,勝吃補藥。」熱水泡腳可加快血液循環,有利於消除腿腳酸困麻木、脹痛不適等疲勞癥狀。建議養成每晚睡前熱水泡腳的好習慣,用約40℃的熱水,泡10分鐘即可,糖尿病患者注意水溫和時間,防止燙傷足部。


2

常按腳底穴位


足底有與人體各個臟器相聯繫的穴位和相對應的反射區,常按摩,能加強人體氣血流通,疏通經絡。常按太溪穴有助補養腎臟;常按湧泉穴,能改善心肺功能等。


3

堅持運動


運動能夠鍛煉腳部肌肉,是保護雙腳的好辦法。建議每天堅持小腿和足部運動30分鐘~60分鐘,提腳跟、伸膝勾腳、甩腿運動等都可以。平時注意腳部衛生,及時換洗襪子,穿柔軟、舒適、透氣性好的鞋襪。


本期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足踝外科中心 主任醫師 張明珠


本文來源:CCTV生活圈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 天天要聞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最近,甲狀腺癌又上了熱搜。根據《2025 版北京市體檢人群抽樣健康報告》的內容,體檢人群的癌症檢出率升高,其中甲狀腺癌患者數高居第一位,檢出率高達48%。甲狀腺癌為什麼越來越多了?今天邀請內分泌方面的專家來細緻聊聊。甲狀腺癌為什麼越來越常見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 - 天天要聞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現代人很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心腦血管問題,像心腦血管狹窄、冠心病等等,中醫擅長調理這個病,為什麼這麼說,心腦血管疾病其實是一類病,簡單來講,就是血管堵了,就像一條河裡有很多泥沙沉積。
一個月接診患者20餘例!高溫來臨,這種兇險急症的高發期還沒過 - 天天要聞

一個月接診患者20餘例!高溫來臨,這種兇險急症的高發期還沒過

隨著梅雨季落幕,高溫隨之而來,接下來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可達40℃。身材高大健碩的老王是浙江一名跑步愛好者,平日里一直堅持鍛煉,身體素質向來不錯。這天傍晚,雨後天晴,老王像往常一樣開啟了長跑。然而,就在距家還有1公里時,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腳步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但老王並未多想,咬著牙堅持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