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經循行的臟腑和器官有大腸、肺、口、面頰、下齒、鼻等部位,頭痛、牙痛、咽喉腫痛、鼻病、咳喘、泄瀉、便秘、痢疾、腹痛、高熱、上肢屈側外緣疼痛等與大腸經有關。按摩大腸經穴,可預防治療多種疾病。合谷、迎香是常用的重要穴位。
取 穴
用另一隻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虎口的邊緣,屈曲按下來,拇指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合谷穴。
按揉方法
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約為每2秒1次,即每分鐘30次左右。按壓的力量需要較大,直至穴位處出現酸、麻、脹、重、痛等感覺,甚至有躥到食指端和肘部以上的感覺,即「得氣」現象。
注意:對體質較差的病人,應斟酌減輕按揉力量,不宜給予較強刺激。孕婦不要按摩合谷穴,會對胎兒產生不良的影響。
治療便秘:
便秘患者排便時,按摩合谷穴、邊按揉邊用力排便。如果是習慣性便秘患者,還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覺前,按順時針的方向,摩腹50次。
預防牙齒疾病:
經常按摩合谷穴,能保護牙齒健康,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
按摩迎香穴、合谷穴治鼻炎。每晚睡前向南靜坐,排除雜念,自然呼吸5~10分鐘後,將兩手拇指的指腹互相摩擦30~40次;再分別用兩手的拇指指腹,沿著兩側鼻根、鼻背,順鼻唇溝方向滑行按摩,直達迎香穴,要按摩100次。迎香穴按摩時稍稍用力,直至有酸麻的感覺。左手拇指按摩右手合谷穴5分鐘,右手拇指按摩左手合谷穴5分鐘,堅持4~6個月,效果較佳。
內容來源: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微信公眾號
整理編輯:中西醫結合護理雜誌社
通訊員:孫磊 秦沙沙 王晶晶 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