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2022年10月29日18:53:22 健康 1945

一旦說起談,大家覺得又臟又噁心,任何人都想避而遠之,但是在醫學上,痰液就是肺部健康的標誌之一。中醫一直以來也有「肺為儲痰之器」的說法,值得我們重視。不僅僅是中醫,現代醫學同樣也有這樣的觀點。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現代醫學認為,痰液的本質是呼吸道分泌物,在形成過程中,會黏合進入呼吸道和肺部的灰塵,細菌,雜質等,最終被我們從嘴裡吐掉。也正是因為痰液一系列的形成過程,說它是肺部健康的「晴雨表」,一點都不為過。

痰是怎麼形成的?

痰液形成主要是呼吸道裡面的杯狀細胞分泌腺體分泌形成的。呼吸道裡面的杯狀細胞主要的功能就是分泌功能。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不停的分泌液體保持呼吸道的濕潤,同時可以粘附吸入的空氣中的病原菌和粉塵等,最後形成痰液排出體外,所以對呼吸道起到保護作用,維持呼吸系統的健康。

當出現呼吸道炎症的時候,比如病毒、細菌感染,炎症就會刺激人的呼吸系統從而導致杯狀細胞分泌量增多。這些分泌物含有大量的炎性細胞,可以殺滅進入體內的病原菌,並且形成膿痰排出體外。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人的氣管黏膜上有一層纖毛,這些纖毛的主要作用就是不停地擺動,把氣道內的各種分泌物通過纖毛擺動排除到呼吸道之外。

在平時呼吸道裡面沒有炎症的時候杯狀細胞分泌物比較少,形成的痰液就比較少,所以很少出現吐痰的。當出現炎症感染的時候,分泌量就會增多,就會形成大量的痰液。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不小心把痰咽下去了會有危害嗎?

如果出門在外,到了公共場合,卻發現咳嗽有痰總不能隨地吐痰吧?如果隨身攜帶紙巾,還可以用紙巾包裹起來扔到垃圾桶里,萬一不小心咽下去了怎麼辦呢?

首先痰是人體呼吸道的一種分泌物,為了保證氣道黏膜有一個濕潤的狀態,每天都會產生一些分泌物,一旦出現微生物感染時,氣道分泌物就可能會過多、產生痰液。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咳痰其實屬於一種對身體的保護,痰液被咳出的同時,身體內的一些有害物質也會被粘附並排出體外。一般的痰液吞下去,經過胃酸的腐蝕,其中的病菌也會被殺死,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太大的危害。

但如果病菌很強大,能耐得住胃酸的腐蝕,那吞下痰就可能會導致病菌在體內出現播散,甚至引發胃腸道的感染等,比如像肺結核患者最好不要將痰咽下去,而且在咳嗽、咳痰的時候要避開周圍的人,避免出現傳染。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痰是肺部健康的「晴雨表」?

【痰液的位置】

痰液的位置是在呼吸道內形成的,而我們的呼吸道又分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肺部正是與下呼吸道相連接。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因此肺部出現炎症或者有異常分泌物時,呼吸道就是必經之路,所以在吐出的痰液中難免會粘粘一些肺部的細菌或者其他物質,也會對痰的正常生理狀態造成影響。所以通過痰液可判斷肺部的健康狀況,或者存在哪些病症。

【吐痰的方式】

吐痰,也就是咳痰,其本質是通過肺部氣流,將痰液帶出呼吸道。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相反,如果肺部健康有損,肺部氣流紊亂,痰液通過正常的方式很難咳出,同樣能夠用於判斷肺部是否健康。不僅如此,如果在吐痰的時候,如果連帶著出現喉嚨疼痛,聲音嘶啞的情況,則說明呼吸道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多喝水,及時地進行調養治療。

【痰液的顏色】

也可以通過痰液的顏色來辨別肺部是否正常,如果痰液顏色較重並且還會渾濁,就表示肺部產生一些分泌不影響談的色澤,也就是說痰的顏色越深,身體出現的狀況就越有問題,主要談的顏色會分為以下5種,我們可以通過顏色來辨別身體出現不同狀況。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1、血性痰—「紅痰」

嚴格意義上來講,如果出現這樣的痰液顏色,很可能是痰液中帶有血液,所以使痰液出現發紅的情況,也可能是紅偏粉的顏色,也被稱之為「血性痰」。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出現這種痰液顏色,很可能是肺部的支氣管以及氣管出現毛細血管破裂,也可能是肺結核或者支氣管擴張的病症,而出現輕微出血的癥狀,通過肺部氣體與痰液粘連,所以出現這種痰液顏色時應引起重視,積極就醫排查。

2、細菌痰—「黃痰」

如果患者內有存在細菌感染,誘發了呼吸系統和肺部的不良反應,痰液排出必須經過呼吸道出現癲癇導致顏色發黃,這種情況是發炎的癥狀或存在發膿。患者首先進行消炎處理。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導致痰液發黃的原因有肺氣腫,肺結核,肺囊腫,根據臨床顯示,如果肺部出現這些癥狀,除了吐黃痰,會伴隨胸部疼痛,頭暈頭痛,乾咳不止。

3、鐵鏽色痰—「綠痰」

說到綠痰可能大家都很少見,不過也有個別的患者會出現這種綠色的痰液,這種痰液往往就是因為腫脹導致肺部感染,所以引起來的。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免疫系統正在輸送的大量的嗜中性白血球和感染源抗戰,而他們所在的綠色蛋白就會讓痰液呈現綠黃色的問題。

4、黏液性痰—「灰痰」

如果某天吐的痰是灰色甚至黑色,這其實跟自身的疾病體質並沒有直接性的關係,而是與外部感染對肺部造成的影響有一定的相關聯繫。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如果你長期攝入一些貼膜或者是灰塵角度的環境下,工作就會對肺部造成感染,像一些紡織工人建議大家在工作時盡量佩戴口罩做相關的護理,減少肺部的傷害。

5、漿液性痰—「白痰 」

正常人一般吐痰都是吐白色這種痰,質地比較稀薄和水極其相似,我們吐出的痰本身是有一定質感,這就說明呼吸系統受到舒張異常,痰很難成型就會伴隨各類疾病產生像肺氣腫和肺水腫這種疾病都會導致痰的顏色變白,還會發生四肢無力,氣喘水腫等現象。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如何預防咳痰?

1、平時多喝水。上班在家都要多喝水,水可以加速身體內的環境新陳代謝,可以幫你把一些髒的廢的東西排出來。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抽煙。

3、做好防護措施。必須在重油煙處工作的人,盡量保護好自己,比如戴上口罩,定時出去呼吸一些新鮮空氣,每年起碼做一次檢查等。

痰是肺部健康的「對照表」?「紅黃綠灰白」5種痰,分別有啥含義 - 天天要聞

4、辛辣食物和飲料。平時少吃一些辛辣的產品,喝飲料時盡量選擇不帶色的。特別是一些碳酸飲料

5、增強體質。養生就是飲食講究,生活有規律,還要運動。所以運動是不可少的,可以每天堅持慢跑15分鐘。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非典型病原體肺炎與典型肺炎有何區別? - 天天要聞

非典型病原體肺炎與典型肺炎有何區別?

導語非典型病原體肺炎(曾稱非典型肺炎)通常是由革蘭氏染色和傳統培養基難以識別的非典型病原體引起,常見的非病原體包括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和嗜肺軍團菌、鸚鵡熱、貝氏柯克斯體。本文介紹了常見非典型病原體感染的臨床特徵及其與典型病原體肺炎的區別。非典型病原體感染的臨床特徵軍團菌軍團菌是兼性胞內革蘭陰性桿菌...
手機「自爆」炸爛座椅!這些車內「易爆隱患」快清除 - 天天要聞

手機「自爆」炸爛座椅!這些車內「易爆隱患」快清除

夏季高溫車內密閉環境下溫度能飆升到60℃到70℃一些看似平常的車內物品可能隨時變身「定時炸彈」長時間高溫暴晒車內手機發生爆炸6月18日,浙江湖州安吉縣一停車場的私家車著火部分內飾被燒焦副駕駛座椅損毀嚴重經事後調取公共視頻及現場勘驗初步判定為手機在高溫暴晒下發生爆炸所致據車主描述,當天上午他將車輛停在公共停...
不出遠門看名醫,聯合義診暖人心 - 天天要聞

不出遠門看名醫,聯合義診暖人心

【來源:微正安】6月27日清晨,正安縣中醫院人頭攢動,暖意融融。遵義市中醫院權威專家團隊走進正安縣,開展義診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診療服務,切實緩解了「看病難、看名醫更難」的民生難題。
科學與健康|高齡不可怕!陪老年人打好抗癌這一仗 - 天天要聞

科學與健康|高齡不可怕!陪老年人打好抗癌這一仗

來源:新華網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腫瘤防治成為健康中國建設最緊迫的挑戰之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群腫瘤新發病例數佔比60.7%。怎樣陪老年人打好抗癌這一仗?時值全國老年健康宣傳周,聽聽專家怎麼說。
高血脂人群若經常吃西紅柿,不到一個月,身體或有四方面改善 - 天天要聞

高血脂人群若經常吃西紅柿,不到一個月,身體或有四方面改善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為什麼我
老人的甘油三酯升高,要防止「4物2病」,保持身體健康 - 天天要聞

老人的甘油三酯升高,要防止「4物2病」,保持身體健康

老人的甘油三酯升高,要防止「4物2病」,保持身體健康引言:甘油三酯——健康的「隱形殺手」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中老年朋友在體檢時發現自己的甘油三酯偏高。甘油三酯是血脂的重要組成部分,適量的甘油三酯能為身體提供能量,但過高則可能引發動脈硬化、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