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腸」識,吃完就拉,不一定是「直腸子」這麼簡單

2022年10月17日19:55:15 健康 1526

吃完飯就如廁,一緊張就上廁所.....這些表現被戲稱為「直腸子」。有人說「直腸子」證明消化好,也有人說「直腸子」是病,那麼「直腸子」到底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還是疾病呢?

談談「腸」識,吃完就拉,不一定是「直腸子」這麼簡單 - 天天要聞

事實上,如果單一出現上述表現,多數為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還經常伴隨腹痛和/或腹瀉等癥狀,且到醫院進行各種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後,無實質性病變,則考慮是出現了腸易激綜合征(IBS)

一、生理現象

1.內臟高敏感性所致

人體進食後,食糜會刺激胃腸道,促使其蠕動,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由於每個人的胃腸道黏膜敏感性不同,部分人群敏感度較高,所以進食後,胃腸道蠕動較快、較強,就會出現「直腸子」的現象。

此外,人體在緊張的情況下,交感神經興奮也會刺激胃腸道蠕動加快,若加之內臟對其敏感性增高,則會出現上述表現。

2.食物因素

人體對每種食物的耐受度與接受程度不同,常見於乳糖不耐受人群,進食含乳糖的食物後,由於胃腸道不耐受乳糖,加快其蠕動所致。而部分人群可能並不清楚對什麼食物不耐受(如高脂肪食物、高蛋白食物等),仍繼續食用或大量食用,也會出現進食後立即排便的現象。

二、病理現象

除了生理現象,如果長期排便伴有糞便性狀改變,反覆腹痛、腹脹等不適癥狀,需要警惕IBS

2016年羅馬Ⅳ標準頒布後,我國更新了IBS專家共識意見——《2020年中國腸易激綜合征專家共識意見》,其中提到「IBS是以腹痛、腹脹或腹部不適為主要癥狀,與排便相關或伴隨排便習慣如頻率和/或糞便性狀的改變,通過臨床常規檢查,尚無法發現能解釋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

1.病因與發病機制

IBS的病理生理機制尚未被完全闡明,目前認為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腸-腦互動異常

(1)飲食因素

飲食因素可誘發或加重IBS癥狀。多數研究表明,食物不耐受是IBS的主要危險因素,且誘發胃腸道癥狀的食物數量與IBS癥狀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2)疾病因素

國外研究薈萃分析表明腸道感染是IBS重要發病因素,約10%的腸道感染會發展為IBS(OR=7.3,95%CI 4.8~11.1)。我國前瞻性研究證實,有腸道感染史的患者IBS發病率比無腸道感染史的患者高4倍(OR=2.39)。

(3)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可與周圍和/或中樞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相互作用,調節癥狀的嚴重程度。因此,長期存在精神壓力大、抑鬱、緊張、焦慮等情況,容易誘發或加重IBS的癥狀。其中,抑鬱、焦慮障礙是IBS的顯著危險因素,在IBS患者中的發生率為40%~60%。

2.診斷

目前,我國臨床對於IBS的診斷主要以羅馬Ⅳ標準為主,並結合我國臨床實際情況制定,標準如下:

反覆發作腹痛、腹脹、腹部不適,並具備以下任意2項或2項以上:

1|與排便相關

2|伴有排便頻率改變

3|伴有糞便性狀或外觀表現

診斷前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符合以上診斷標準的。

同時,排除警報徵象,包括年齡>40歲、便血、糞便隱血試驗陽性、夜間排便、貧血、腹部包塊、腹水、發熱、非刻意體重減輕、結直腸癌和炎症性腸病家族史。

3.治療

IBS尚無根治手段,主要的治療目標是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同時,由於每個患者的個人情況、病情程度、癥狀均不相同,因此需採取個體化綜合治療策略

(1)藥物治療(圖1)

談談「腸」識,吃完就拉,不一定是「直腸子」這麼簡單 - 天天要聞

圖1 腸易激綜合征的藥物治療分類示意

IBS常用藥物包括:

①作用於外周神經系統的藥物,包括止瀉劑(如聚乙二醇)、GC-C激動劑(如利那洛肽)、膽汁酸調節劑(如鵝去氧膽酸)、氯離子通道激活劑(如魯比前列酮)等。

②作用於全身的藥物,包括解痙劑(如匹維溴銨)、抗抑鬱葯(如鹽酸多塞平)、阿片類藥物(如洛哌丁胺)、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如氟西汀)等。

(2)非藥物治療

①日常推薦低FODMAP飲食,即減少可發酵低聚糖二糖單糖多元醇的攝入量。同時,避免誘發或加重癥狀的因素,調整生活方式(圖2),均對改善IBS癥狀有益。

談談「腸」識,吃完就拉,不一定是「直腸子」這麼簡單 - 天天要聞

圖2 調整生活方式

心理認知行為治療是IBS治療中的必要環節。一項納入436例IBS患者的對照研究中發現,標準認知行為治療對胃腸道癥狀的改善比例高於心理教育(61%vs.43%),有效絕對危險度測量指標為4(95%CI 3~9)。

總之,生活中所謂的「直腸子」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病理因素所致。日常可先通過適當地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來進行改善,若無改善或癥狀加重,以及伴發其他癥狀,建議積極去醫院檢查,以免延誤病情,影響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功能性疾病協作組,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2020年中國腸易激綜合征專家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誌,2020,40(12):803-818.
[2]Bonetto Silvia,Fagoonee Sharmila,Battaglia Edda,et al.Rece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Polish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1,131,(7-8):709-715.

文:馮熙雯

#健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酒店光腳洗澡會感染HPV?真相來了!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酒店光腳洗澡會感染HPV?真相來了!醫生提醒

近日,一則「酒店光腳洗澡感染跖疣病毒」的新聞引發關注,不少朋友擔心。還有網友分享自己或身邊人的類似遭遇提醒大家引以為鑒酒店光腳洗澡能感染HPV?這種由HPV感染的跖疣病毒是什麼?真能通過接觸浴室地板傳染嗎?出門在外還能安心洗澡嗎?「跖疣病毒是生長在足底的一種比較常見的尋常疣,是HPV感染皮膚或黏膜引起的良性...
愛點亮世界,23歲唐氏綜合征患者重見光明 - 天天要聞

愛點亮世界,23歲唐氏綜合征患者重見光明

三湘都市報7月6日訊(全媒體見習記者 袁紅霞) 「能看得清我了吧,開不開心?」7月6日,長沙市第二福利院的活動室里,23歲的果果(化名)聽到副院長沈雪芝的詢問,用力點了點頭,臉上掛著純真的笑容。在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的幫助下,他成功完成了白內障手術,眼前模糊的世界逐漸清晰。果果是一名唐氏綜合征患者,在長沙市第...
在藥店購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 天天要聞

在藥店購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一款藥物為何兩種價格?」近日,來自重慶的鄧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在位於重慶銅梁區的一家藥店購買三黃片(葵花),店員告知售價為18元一盒,結賬時,鄧女士掏出醫保卡準備付款,收銀員見狀提醒她,刷醫保個人賬戶比付現金貴,需要支付26元。對此,鄧女士當即提出了質疑,得到的回復是「價格一直就不一樣」。面對明顯不合...
中醫人私藏!34味「藥性之最」中藥,對症養生太絕 - 天天要聞

中醫人私藏!34味「藥性之最」中藥,對症養生太絕

在中藥的龐大世界裡,每種藥材都有獨特「本領」 。整理出 34 味「藥性之最」中藥,從止血到養腎,涵蓋多種功效,對症養生超實用,中醫愛好者、養生達人必看~ 一、補益類:補出滿滿元氣 補陽之最:鹿茸,給陽虛體質添火力,溫補腎陽超厲害 。
荔枝時節的跨國醫緣:中西醫結合為荷蘭患者驅散腰腿痛陰霾 - 天天要聞

荔枝時節的跨國醫緣:中西醫結合為荷蘭患者驅散腰腿痛陰霾

7月的廣州增城,荔枝紅透枝頭。來自荷蘭的運動愛好者安妮(化名)捧著剛摘下的糯米糍荔枝,臉上卻難掩因腰腿痛帶來的愁容。誰料想到,這場跨越亞歐大陸的旅程,竟讓她在嶺南之地,邂逅了驅散數月病痛的「東方智慧」。10分鐘微創術:針尖上的「精準狙擊」近日,增城區中醫醫院骨傷二科(脊柱骨科)診室里,安妮扶著腰部,用...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在醫學的奇妙世界裡,有一種疾病如同取經路上的頑固妖怪——支氣管擴張。不少人天真地以為,把它「打敗」治好後就能高枕無憂,嘿,這想法可就大錯特錯啦!咱今天就結合《西遊記》來講講這支氣管擴張背後的門道。話說這支氣管擴張啊,就像是那盤絲洞的複雜迷宮,一旦被纏上,氣道病變與擴張就成了「既定事實」,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