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養生大師沒活過60歲,深刻反思4種養生誤區,老年人別被忽悠

2022年10月12日11:50:41 健康 1570

關注養生知識的人或許聽說過梅墨生林海峰兩個人的名字,他們都自稱是養生大師,經常把養生掛在嘴邊,然而他們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長壽,事實上他們一個59歲患腸癌去世,一個51歲時因食物中毒去世,一時間讓人們對「養生」二字產生懷疑。

老年人注重養生,是對是錯?

其實養生本沒有錯,養生這件事從古至今都伴隨著人們的飲食起居,在眾多名家醫書中也有相關記載,而且好的養生方法是能夠得到大家認可的。比如說《備急千金要方》中介紹「飽食即卧,乃生百病。」意思是吃飽飯後就躺在床上,這樣的行為很容易生病。

再比如說《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記載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把四季分成陰陽兩種模式,根據自然規律調整養生方式,固其根本。可想而知,如果養生違背了基本的科學和人體規律,對健康和長壽是不利的。這或許就是「養生大師」沒有長命百歲的原因。

兩位養生大師沒活過60歲,深刻反思4種養生誤區,老年人別被忽悠 - 天天要聞


深刻反思4種養生誤區,不要也罷

誤區一:鍛煉要趁早

起床的時間不宜過早或過晚,幾點起床比較好,那就要看雞鳴和日出時間,如果起得比雞還早或者太陽都到頭頂了還不起床,這兩種都是不合時宜的。因此,古語也有「早起不在雞鳴前,晚起不在日出後」的說法。

而老年人常常會趕早鍛煉,別人都在酣睡,他們卻洗漱好出門了,秋季溫度低,運動又會出汗,這樣冷熱一刺激對心血管很危險。

兩位養生大師沒活過60歲,深刻反思4種養生誤區,老年人別被忽悠 - 天天要聞


誤區二:一年四季都用一個方式養生

很多人對養生知識一知半解,從電視或朋友那裡學來一些知識,然後就開始養生了,一年到頭都用一個方法,比如說春季要補充陽氣,於是便天天都吃溫補的食物,還熱衷於運動,但是這種方法到了秋冬兩季就不適用了。

中醫講究「秋冬養陰」,因為這兩個季節自然界減慢生長,開始收斂氣息,而且相對於春夏兩季,環境中的濕度和溫度都比較低,整體過於乾燥,如果還用以前的方法養生,就容易燥熱,身體發虛,正確的方法是滋補腎陰,避免津液過度消耗,運動方面也不適合大開大合的項目。

兩位養生大師沒活過60歲,深刻反思4種養生誤區,老年人別被忽悠 - 天天要聞


誤區三:天熱時衣服過薄,天冷時過度保暖

天熱時巴不得穿得越少越好,只盼著趕緊散熱,而等到天冷的時候,老年人又十分怕冷,恨不得把被子裹在身上,衣服穿了左一件右一件,這種養生方式也是錯的,不僅自己不舒服,還很容易生病。

穿多穿少要看溫度,但是不能走極端,身體要適應,提高耐寒耐熱能力,若貪圖涼快,可能會傷及脾胃和關節,若一味保暖,也會使耐寒能力減弱,變得不禁凍。

誤區四:人老了少折騰,靜養為宜

子女看到父母一把年紀還去跳舞、爬山,會讓他們少折騰,沒事在家裡多休息,不少老年人也這樣認為,覺得活動少一點就能像烏龜那樣長壽。

但是有句話叫「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的身體需要多動動,經常下床活動四肢和頸部,對心臟和血管才是有利的,如果總是不動彈,出現斑塊或血栓的概率比較大。

兩位養生大師沒活過60歲,深刻反思4種養生誤區,老年人別被忽悠 - 天天要聞


秋意漸濃,現在是養生的關鍵階段,但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養生?

衣服怎麼穿?

——內里保暖,外套可脫,蓋住腹部和膝蓋

衣服要適當增減,早晚才十多度,體感較冷,要穿上外套,而到了室內,有時中午又會燥熱,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外套脫掉,不過裡面還要有件薄毛衣,以免受涼感冒。上衣要蓋住腹部,避免脾胃著涼,下身膝蓋不宜露出來,關節會受凍。

兩位養生大師沒活過60歲,深刻反思4種養生誤區,老年人別被忽悠 - 天天要聞


運動怎麼練?

——少出汗,避免早晚運動

天熱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夜跑,現在就需要調整一下時間了,改為早晨或下班後,大概七八點,不要太晚,也可以選擇室內活動,能夠舒展身體即可,例如瑜伽、拉筋、騎車等等,不要讓自己出汗太多,也不要太累。

身體怎麼保養?

——注重保濕、保暖

皮膚出汗少,可減少洗澡頻次,更換成保濕類的沐浴露,容易長肉刺、足底開裂的老年人,可以塗抹甘油保濕霜,緩解疼痛和瘙癢。如果還是感覺乾燥,可打開加濕器,或者多喝一點水。中午要適當午休,老年人容易乏力沒精神,要注意養足精神。針對關節疼痛等問題,除了注意保暖,還可進行熱敷或針灸進行調理。

兩位養生大師沒活過60歲,深刻反思4種養生誤區,老年人別被忽悠 - 天天要聞


飲食怎麼吃?

——減少寒濕,增加熱食

脾胃怕寒,秋季要少吃冷飲,寒性的瓜果也要少吃,現在正是柿子當季,不少人都愛吃,但是柿子寒涼,吃多了傷脾胃,老年人一定要控制好。三餐適宜吃熱湯、軟麵條、饅頭、炒菜、魚丸等溫軟好入口的食物。

老年人養生要多聽多看,還要進行總結,不適合自己的方法要儘快調整,不要聽別人忽悠。養生除了要注意衣食住行,還要關注自己的情感,要宣洩有度,有氣要適當發泄,不能悶在心裡,但是也不能像爆竹一樣亂炸,調整心態也很關鍵。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新冠陽性率明顯上升,緊急提醒三類人要注意 - 天天要聞

新冠陽性率明顯上升,緊急提醒三類人要注意

近期全國多地新冠陽性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5月16日#新冠感染又抬頭#的話題登社交媒體熱搜榜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不少網友還曬出了自己的抗原檢測結果新冠陽性率攀升南方高於北方5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2025年4月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可以清晰地看出當前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態勢。根據監測數據顯示,3月31日-5月...
生理期請病假被要求脫褲子證明?高校回應 - 天天要聞

生理期請病假被要求脫褲子證明?高校回應

5月15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一名女生在生理期不舒服時前往醫務室請病假,被要求脫褲子以證明其身體狀況。對於此事,該校發布情況通報稱學校醫務室值班人員工作開展符合相關流程,並指出網路傳播的相關視頻經處理後存在失真等問題。5月16日,該校有關工作人員回應稱,相關診療規定並非近期才開始實施,...
【薦書】這次,終於可以徹底擺脫腹脹了——《終結腹脹》 - 天天要聞

【薦書】這次,終於可以徹底擺脫腹脹了——《終結腹脹》

作者:塔瑪拉·杜克·費曼美國知名註冊營養師,紐約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專註於消化系統疾病的飲食管理,擁有13年的臨床實踐經驗。目前在紐約胃腸病協會工作,同時還任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營養師實習項目的臨床導師。她是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下的麩質與胃腸疾病營養師分組的成員,並參與功能性胃腸疾病工作組的工作。此外,...
【科普營養】偶爾放縱傷腦傷身?Nature子刊:吃5天「垃圾」食品,肝臟囤脂,對大腦產生長期傷害!…這類人尤其要小心! - 天天要聞

【科普營養】偶爾放縱傷腦傷身?Nature子刊:吃5天「垃圾」食品,肝臟囤脂,對大腦產生長期傷害!…這類人尤其要小心!

文章來源:梅斯醫學 撰文木白已授權《臨床營養網》轉載周五下班,甩掉工作的疲憊,躺平在沙發上,外賣點單「手起刀落」——奶茶加珍珠,炸雞配薯條,經典「快樂套餐」一鍵安排。追劇刷綜藝,吃得嘴油手油心不油,幸福感拉滿!畢竟,生活已經夠苦了,偶爾放縱一下,也不過是給自己充個電,哪能這麼容易「出事」呢?可惜,來...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 天天要聞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近期新冠感染又有高發趨勢,不少網友曬出了新冠抗原「兩道杠」的照片。視覺中國|圖流感高峰期剛過,新冠感染又有抬頭趨勢? 2025年5月15日,中國香港歌手陳奕迅在微博稱「一夜之間被病毒攪垮」,因確診新冠宣布延期高雄巨蛋的三場演唱會。知名歌手也「中招」,讓新冠病毒又引發關注。尤其五一假期後,社交平台上「刷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