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對於2000年以後出生的人來說,可能會比較陌生,吃得比較少,而對於80年代以前的人,可以說是天天都吃豬油,現在人都是習慣吃植物油。
主要是健康意識提高以後,認為豬肥肉煉出來的豬油,含有的脂肪較多,並不會有利健康,為確保吃得健康,植物油就漸漸取代了豬油。
但其實對於豬油的評價,是兩極分化的,有人說吃豬油好,能幫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有人則說吃豬油不好,攝入到的脂肪太多,對心腦血管健康是不利的。
到底吃豬油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是傷害心腦血管?
對豬油的評價會出現兩極分化,主要辯論點就在於豬油當中含有的脂肪成分,有的人說適量吃點豬油,能達到通血管的功效,對心腦血管也就會是有益的。
但對於這一點,其實已經有不少研究證實,吃豬油沒有通血管的作用,反而會給血管帶來一些負擔,尤其是本身就患有三高、冠心病的人,更要注意豬油的攝入量。
畢竟豬油當中含有的脂肪成分是比較多的,且大多含有的是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沒有益處,更多的是壞處,所以說,吃豬油並不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如果沒有冠心病或三高,偶爾吃點豬油換換口味,是沒啥問題的,對心腦血管來說沒有傷害也沒有益處。
愛吃豬油的人,想要吃得健康,怎麼吃是關鍵?
首先,控制好吃豬油的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油的量,最好是不能超過30克,而這裡所說的大多指的是植物油,也就意味著吃豬油的量,最好是控制在一天20克左右。
比較合理的方式,應該是每周吃2-3次豬油,其它時間再吃植物油或者其他油類,食用油更換著食用,會更有利於健康,要知道植物油中,會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的危害力也是不可小覷的。
其次,注意其他食物中攝入的脂肪含量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脂肪攝入量多有關係,卻並不是唯一的因素,還可能存在其他的危險因素,所以,在避免這一因素的同時,還得關注到其他的因素。
比如說油炸食物、甜品、加工食物、紅肉,這些食物中也會含有一些危害心血管的有害脂肪,比如膽固醇、反式脂肪酸、甘油三酯,這些物質的攝入量都可能給心血管添堵,或者使得血管破裂,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
最後,不同人群攝入量有區別
對於已經確診心腦血管疾病,或者患有三高、冠心病,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能不吃豬油,最好是不吃,如果吃也是嘗嘗鮮,不建議吃太多。
而中老年人群,就算沒有基礎病,但年紀大了以後,血管會逐漸地開始老化,在此種情況下,為避免給心血管帶來傷害,也是需要少吃豬油。
正在減肥的人,偶爾吃點豬油是沒啥問題的,但如果有減肥計劃,最好是不吃豬油,以免增加體內的脂肪,不利於減重。
普通人群,則是正常攝入就好,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去做就好,不要超量和太過頻繁的吃豬油,就沒啥特別的影響。
為啥以前人每天吃豬油很少得心血管疾病,現在不吃了反而更容易得病?
以前的生活條件與現在的生活條件差距也是很大,而生活條件的改變,是促使心血管疾病發生幾率高的一大重要因素。
需要清楚明白一點,豬油雖然含有較多的有害脂肪,可並不是說經常吃就一定會患病,更何況以前人大多體內都是缺少脂肪的,沒有條件去吃肉,只能吃一些素食,連主食吃得都比較少,如此狀況下,能保證營養充足就不錯了。
另外,就是以前的人想要養家糊口,大多靠的是體力,不像現在都是自動化生產,或者說靠腦力工作,熱量消耗的情況不同,也可能是以前人不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的一個因素。
生活在現代的人,基本上每天都是坐著工作,很少會有活動,就連上下班,也有便利的交通工具,活動量是少之又少,就會出現一種情況,脂肪攝入的多,卻不能被消化和吸收,也就會囤積起來,血管中囤積太多,可不就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根據本文了解,可以知道吃豬油給身體帶來的是好處還是壞處,具體要看你怎麼吃了,若是吃得不正確,給身體帶來的大多是壞處比較多。而吃得合理,則是可以享受到一些益處,適當吃點豬油,身體確實是可以受益的。
參考資料:
1.《豬油,到底是保護心血管還是傷害心血管?經常吃的一定要看看》·健康時報·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