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方法教你自測骨盆問題

2022年07月02日12:40:04 健康 1986

【來源:雲南中醫】

6個方法教你自測骨盆問題 - 天天要聞

骨盆位於我們人體的中心位置,起著支持身體平衡的作用,同時也很容易因為外力而出現「變形」,比如坐姿、站姿不良或者是妊娠分娩。

骨盆不穩,對我們腰椎的影響最大。如果骨盆長時間處於歪的狀態,就會引起腰椎的側彎或者使腰椎變得更直,進而影響到椎間盤導致椎間盤突出、慢性腰肌勞損、關節卡鎖等問題。如果骨盆處於歪斜狀態,會使左右兩側受力不均,造成骶髂關節損傷、盆底肌鬆弛無力、盆腔內血液循環障礙及慢性炎症等。

6個方法教你自測骨盆問題 - 天天要聞

那麼,我們要如何判斷自己的骨盆是否有問題呢?

6個方法教你自測骨盆問題

1.個人習慣

檢查自己是否長期喜歡翹二郎腿或者單腿負重。有些人喜愛長期穿著高跟鞋,睡過軟的床墊,或者久坐不動等等,這些生活習慣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骨盆移位或者變形。

2.長短腿和陰陽腳

平躺之後,自然將雙腿放鬆伸直,能夠明顯的看出自己兩條腿的長度不一,或者雙腿一邊外撇嚴重,另一邊內收,如果出現明顯癥狀,應該考慮骨盆問題。

3.臀部高度不一

趴著的時候,能夠明顯感覺或者看出自己臀部兩邊的高度不一致,說明骨盆移位已經較為明顯。

4.出現高低肩

閉眼原地踏步20秒,放鬆狀態下自然站立,從正後方拍一張照片,觀察兩肩的高低是否在一條水平線上。

6個方法教你自測骨盆問題 - 天天要聞

當骨盆向一側傾斜時,脊柱就會往另一側傾斜以保持身體平衡。在這種體位下,就會引發高低肩及身體左右側肌肉不平衡。

5.觀察衣服中線

如果穿好的裙子老往一個方向轉,或者出現褲線不居於中位的情況,說明你的骨盆可能沒有處於中立位。

6.貼牆檢查法

頭部、背部、臀部都貼在牆上,把手伸到腰後方,看看空間有多大,如果可以把整個拳頭塞進去且還有空間,那麼,你可能就有骨盆前傾的問題。

骨盆作為人體承上啟下的樞紐,一旦出現任何變化,向上會影響到腰、胸、頸,向下會影響到髖、膝、踝,從而帶來很多疾病。所以,保護骨盆刻不容緩,無論骨盆是否出現問題,都應該保持正確的姿勢習慣,對於已經出現問題的朋友,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6個方法教你自測骨盆問題 - 天天要聞

本期專家:徐海衛

貞和中醫館(白龍路館)醫師,畢業於湖北中醫學院湖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畢業後師從胡超偉教授、潘德金少將主任、唐平教授、施林主任、徐仲和骨科專家等學科領頭人。

擅長:運用正骨溫針針灸,中藥等治療方法,治療急性、慢性各種關節損傷,頸、腰病,椎間盤膨出、突出,骨質增生所引起的各種疼痛疾病,肝膽脾胃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所引起的各類疾病。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醫人私藏!34味「藥性之最」中藥,對症養生太絕 - 天天要聞

中醫人私藏!34味「藥性之最」中藥,對症養生太絕

在中藥的龐大世界裡,每種藥材都有獨特「本領」 。整理出 34 味「藥性之最」中藥,從止血到養腎,涵蓋多種功效,對症養生超實用,中醫愛好者、養生達人必看~ 一、補益類:補出滿滿元氣 補陽之最:鹿茸,給陽虛體質添火力,溫補腎陽超厲害 。
荔枝時節的跨國醫緣:中西醫結合為荷蘭患者驅散腰腿痛陰霾 - 天天要聞

荔枝時節的跨國醫緣:中西醫結合為荷蘭患者驅散腰腿痛陰霾

7月的廣州增城,荔枝紅透枝頭。來自荷蘭的運動愛好者安妮(化名)捧著剛摘下的糯米糍荔枝,臉上卻難掩因腰腿痛帶來的愁容。誰料想到,這場跨越亞歐大陸的旅程,竟讓她在嶺南之地,邂逅了驅散數月病痛的「東方智慧」。10分鐘微創術:針尖上的「精準狙擊」近日,增城區中醫醫院骨傷二科(脊柱骨科)診室里,安妮扶著腰部,用...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在醫學的奇妙世界裡,有一種疾病如同取經路上的頑固妖怪——支氣管擴張。不少人天真地以為,把它「打敗」治好後就能高枕無憂,嘿,這想法可就大錯特錯啦!咱今天就結合《西遊記》來講講這支氣管擴張背後的門道。話說這支氣管擴張啊,就像是那盤絲洞的複雜迷宮,一旦被纏上,氣道病變與擴張就成了「既定事實」,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 天天要聞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不僅為身體提供能量和營養,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或不良成分,可能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增加患癌風險。以下這五類食物,建議大家趕緊少吃!1.
小暑時節防「暑濕」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防「暑濕」

7月7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中醫專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頭伏前後,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難耐,養生防病應從「暑」和「濕」兩方面著眼,注重益氣生津、健脾祛濕。「中醫理論認為,暑多夾濕,『暑濕』二邪夾雜,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腦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