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我們要恭喜那些從來不去參加同學聚會的人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筆團

編輯 / 湯米

《成長的過程與促進環境》一書中,溫尼科特探討了強制孤立與實際獨處的不同:

「一個人可能被單獨拘禁,而他仍然沒有獨處的能力,這時他所遭受的痛苦是無法想像的」以及「獨處能力幾乎是情緒成熟的同義詞。」

當某人渴望與他人建立聯繫,期待參與社交活動,但因對自我能力缺乏信心,恐懼在社交場合遭到拒絕而不得不獨自一人,對他而言,這種體驗堪比被孤立。

他所承受的痛苦是極大的。 相反,那些選擇不參加聚會的人,展現了他們內心的堅強,他們能夠無視他人的看法,勇於面對可能的排斥。

因此,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我們應當向那些選擇不參與校友聚會的人表示祝賀,因為真正明智的人往往選擇避免參與這類活動。

洞察人際關係的本質

人際關係的核心在於利益的互換,建立關係的基石是個人的能力。

在大部分聚會場合,我們遇到的是一群我們不太了解的人,若自己缺乏足夠的能力,這些所謂的人脈關係就顯得毫無價值。

那些很少參加聚會的人很擅長將工作與生活區分開,他們的生活中已經擁有了質量很高的人際關係,

所以無需通過參加聚會來尋求自我認同或在社交中進行虛榮的攀比以求得內心的滿足。《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阿德勒將人際關係劃分為三種不同的領域:

①工作任務

②交友任務

③愛情任務

他強調,清晰區分這三種領域是處理這些不同關係的關鍵,不經常參與聚會的人對這三種關係有著清晰的界定和強烈的界限感。

同時,這些人也非常重視時間管理。

《異類》一書中提出的一萬小時法則強調了時間和精力的寶貴,指出我們不能在多個方面同時投入,因為人的注意力和精力是有限的。

專註於某一領域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自我價值。

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同一時間內,我們不可能處理太多事務,頻繁參與聚會意味著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效的社交活動上,不如集中精力提高自我。

短期內可能看不出成效,但長遠來看,定能見證顯著的變化。

自我評價的體系

聚會中不可避免的會進行各種意識或無意識的比較。

「社會比較理論」指出,人們傾向於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比較出來的積極結果可以激勵人,導致好的後果;而比較出來的不利結果則可能使人沮喪,陷入負面的循環。

那些很少參加聚會的人懂得如何自我評價,不輕易將自己置於他人的評價標準之下。

他們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評價體系,很少將自身放置於他人的評價中。

因為這些人非常明白,不管是優秀還是平凡,只要持續與過去的自己進行比較,不因外界的評價而自負或自卑,就能保持自己的方向和目標。

此外,他們還特別重視環境這一關鍵因素。

在《烏合之眾》中提出,

當個體成為群體的一部分時,他們的智能水平會下降,變得更易於服從群體意識。

無論是校友聚會還是公司聚餐,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討論的主題往往會變得更加普通和平庸,不是閑聊日常瑣事,就是討論當前的新聞時事。

在《情境的力量》中指出,一個人的性格不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麼固定不變。


實際上,我們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遠比我們所認為的要大。這顯示了環境對個體性格的顯著影響,那些不常參與校友聚會的人能夠為自己創造一個優質的環境,避免被外界的價值觀所干擾。

從容面對往昔

許多人參加校友聚會,是出於對過去青春歲月的懷念,但又難免會因為彼此在個人成長、價值觀上的不同而感到無法溝通。

那些不常參加校友聚會的人認識到,這些都是過去的關係,無需強求維持,他們也明白,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化,朋友間的疏遠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需要開放心態接受往事,專註於目前的生活。

實際上,別人對我們的喜愛或不喜歡,並不完全取決於我們的所作所為,而更多地關乎於我們本身的個性。

這意味著,獲取別人的喜愛並不是通過爭取而來的,我們只需勇敢地做自己即可。

只有那些內心脆弱的人才會尋求同樣脆弱者的陪伴,而內心強大的人會自然吸引同樣強大的人。

內心脆弱的人往往缺乏自我力量,只能通過他人的認可來填補內心的空虛,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如果一個人的內在價值完全建立在別人飄緲的認可之上,那麼他們就會面臨著潛在的崩潰危險。

因此,我們應當讚揚那些選擇遠離聚會的人,他們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擁有做自己的勇氣,這種自知之明實屬難能可貴。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本文關鍵詞:自我認知、心理學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繫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