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酒的人注意了,你可能存在某種心理上的問題

英語里,酒精和靈魂是一個詞,這也許並不是偶然。那些酗酒的人,通常是精神出了問題。或者說,他們對精神的需求比一般人更強烈。

我曾經觀察過酗酒人的性格。他們大部分人是那種老好人的性格,在不喝酒的時候,通常會表現的謙恭有禮,很少跟人發生衝突。當然非典型好人也有喝大酒的,但據我的觀察,他們控制自己的能力,要比老好人類型強很多。

我曾經有個同事,人特別的好,工作也很敬業。一米八幾的大個子,長得也很帥。他平時不怎麼愛說話,從來不跟人衝突,甚至爭論都沒有。有時候就算是自己吃了虧,也不會跟人紅臉。在不了解他之前,感覺這簡直是個完美的人。然而他卻是個十足的酒鬼。不論在什麼場合,跟誰喝酒,必然喝多。當他喝多之後,就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了。你會發現,他對每個人基本上都有意見,都有對不起他的地方。最為可怕的是,每次喝完酒他會把所有的不滿傾倒出來,不論對方是誰。

那個時候我並不太明白,為什麼一個人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後來我了解了一些心理學知識後,才明白,他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沒有及時的釋放自己的情緒造成的。當別人傷害他,占他便宜的時候,他心裡是不爽的。正常人應該馬上做出回應。但是他為了維持自己老好人的形象,選擇了忍耐。然而情緒卻不會平白無故的消失,只會積壓在心裡。最後他只能通過酗酒來發泄。

其實單單發泄的人還不算可怕。還有一類人,是那種性格上面的反差。他們可能是不滿意自己的本性,所以會竭力的掩藏真實的自己。這些人的掩飾,更多的時候是主動為之的。但是畢竟掩飾真實的自己,是很辛苦的。明明自己是個粗魯沒禮貌的傢伙,卻要裝作謙謙君子,內心必然扭曲。那麼他們在喝完酒後,就會暴露自己性格真實的一面,而且還會更誇張。

我曾經一個同學,常常跟我說他嗜酒如命。在不喝酒的時候,簡直是個知心大哥。他倒是性格不內向,反而是話有點多。對待女同學那就更是謙恭有禮。我們其他男生有時候會聊閑,但他永遠不會那麼對她們。但是當他喝完酒之後,就完全變了另外一個人。可能是平時話就很多,喝完酒後靠聊天已經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只能用更加極端的表現形式。最典型的特點就是變得狂妄。喝完酒後的他,感覺世界都是他的。他平時崇拜某個偉人,到那個時候,那基本上就把自己幻想成了偉人。而談到女人的時候,也不再彬彬有禮,而是用最輕蔑的口氣去形容她們。那種感覺,就好像古代帝王對待自己嬪妃一樣。

他們這兩個人,是我見過的兩類最有代表性的人群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其實他們之所以會因為喝酒有這麼大的反差,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造成的,就是不能做真實的自己。心理學認為,不能做自己,是所有心理疾病的根源。

而那些平時讓我們感覺到很刺頭的人,卻很少會因為喝酒變成另外一個人,頂多是讓他們的缺點變得更突出一些,比如吹牛吹的更厲害。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飲酒的問題並沒有那麼嚴重。但是喜好喝酒這種習慣,本身對生活工作來說,也是不利的。所以雖然喝酒,但是都有限制自己飲酒的意願。那麼我們要想真正成功的控制自己這個習慣,就要從精神層面尋找答案。

人類都有一種傾向,就是要回到沒有自我意識的狀態。因為有自我意識,就會感覺到痛苦。那麼喝酒就是一種最簡單的方法,讓人進入到那種什麼都不想的狀態,自然也就沒有了痛苦。

但是喝酒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酒醒之後,問題都還在。那麼我們真正要解決喝酒的問題,實際上應該解決自己心理上的問題。也就是說,要認真的去發掘我們潛意識中讓我們痛苦的原因,然後直面問題,才能夠把問題解決。

拿我個人舉個例子。過去的我,實際上很討厭自己的工作。但是因為這份工作的收入很好,我就安慰自己,所有人都是在做著自己想想做的事,為了生活這是沒辦法的。這個時候,我就是處於一種不能做真實自己的狀態,我需要靠欺騙自己來維持那種狀態。但是內在的情緒是真實的,它不會因為自己的謊言就消失。所以那個時候,我喝酒喝的就比較厲害。但是後來,我終於下決心,承認自己對這份工作的厭惡,並擺脫了那個工作,我喝酒的毛病就馬上得到了緩解。

當然每個人的原因是不同的,但無一例外都是精神層面潛在的原因,驅動著我們對酒精的渴望。不能控制自己喝酒的人,一定是存在著某種心理上的問題。

我們只有真實的對待自己,去體察自己內心的感受,並能夠勇敢的面對現實,才能夠擺脫對酒精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