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家門動起來?這篇文章說全了

抑鬱症患者的情緒及行為,常常不能被人理解。比如;活動減少,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蓬頭垢面、不修邊幅。

在情緒上也是非常低落,對什麼都沒有興趣,懶散、少動,因為情緒低落,對什麼都沒有興趣,自然不想出門,也不想和人交流,甚至怕行門,只想把自己封閉起來,如同」行屍走肉「一樣。

抑鬱症患者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狀況,其實都並不是他本人所想、所能控制的,很多人會誤解抑鬱症患者就是不夠堅強、膽小,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錯誤認識。抑鬱症和膽大、膽小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與患者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密切相關。

然而,對於抑鬱症的康復來說,動起來、走出家門卻又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正如《抑鬱症打卡自救》書中講到,缺乏社交活動、缺乏陽光和新鮮空氣,會進一步加劇抑鬱的癥狀。因此,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走出家門、活動、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家門動起來呢?

一、我們需要給予他們足夠的理解和支持。先不要強迫他們出門,而是先尊重他們的意願和感受。當抑鬱症患者感受到我們的理解和支持時,我們進而再鼓勵他們嘗試一些簡單的活動,如散步、讀書、看電影等,這些活動不需要太多的體力和精力,也不會給他們帶來太大的壓力。

二、我們可以陪伴他們一起出門,比如旅遊、參加一些簡單的聚會、活動等,這不僅可以給予他們安全感,還可以幫助他們逐漸適應社交場合。在陪伴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與他們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三、我們還可以鼓勵他們參加一些興趣小組或社交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幫助他們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互動,他們可以逐漸克服社交障礙,增強自己的社交能力。

四、幫助抑鬱症患者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有助於緩解身體的不適感,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同時,他們還可以嘗試一些放鬆身心的方法,如冥想、瑜伽、正念「觀息法」練習等,以緩解內心的壓力和焦慮。這裡特別建議抑鬱症患者練習正念「觀息法」,對抑鬱症的康復有非常好的幫助,具體練習可以參考《抑鬱症打卡自救》這本書。

總之,抑鬱症患者不願意出門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忽視他們的需求和困境。通過給予他們理解、支持和陪伴,我們可以幫助他們逐漸走出家門,重新融入社會。同時,我們也需要鼓勵他們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積極尋求適合自己的康復方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幫助他們走出抑鬱症的陰影,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