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喜歡哭窮的家庭,養不出「孝子」,少年不堪壓力反而患上抑鬱症

很討厭說「中國式」怎樣怎樣,因為中國這麼大,好家長和壞家長都存在。這樣說好像太偏激。但很多情況下,筆者也搞不懂為什麼很多父母的通病這樣「統一」。

在家庭教育方法中,被一些父母應用最廣泛的習慣之一,就是對子女哭窮。甚至連那些原本並不困難的家長,但凡見到子女,必定要不斷訴說著自己的辛苦。

這種場面估計很多人都經歷過,彷彿那一刻,全世界都在要求你愧疚;是不是這類家長眼裡,下一代必須三叩九拜,才叫懂事呢?可惜,這種教育方式,卻很少培養出健全的人。

哭窮的家庭,養不出「孝子」

一位十幾歲的少年,因為經常被家長提醒「我們多不容易」,患上抑鬱症無法正常上學。躺在病床上的他,背對著家長。儘管母親始終在講話,他卻從未回應,甚至紋絲不動。

家長只好轉頭跟醫生抱怨:我真不明白,我們兩個這麼辛苦,家裡條件困難,賺到的錢都花在他身上;又不用他上班,有啥理由抑鬱啊?

聽到這話,估計許多具備同理心的網友,已經知道為何學生會變成這樣了。在醫生面前尚且反覆提「錢都花在兒子身上」;不知道男生從小在如何壓抑的環境下長大。

這年頭,誰不辛苦?偶爾讓學生知道賺錢不易,要珍惜學費和零用錢,這是正確的。但是動不動把自己的付出掛在嘴上,這是愛嗎。顯然,這既不是愛,也不能稱之為「教育」。

很簡單的道理,家長無非是希望通過展現自己的「苦」,要求後代要感恩;通過這層愧疚,讓他們變成孝順聽話、知道回報父母的人。

可惜,無數例子在證明,過度喜歡哭窮的家庭,養不出「孝子」。也許在前期,這種控制思想的方式短暫起效。那是因為學生視野有限、判斷能力有限。

又或者他們自己也反感,但接受的教育理念使得學生只能壓抑自己順從家長。但壓抑總有爆發的時候,要麼身體憋出病、要麼精神出問題。能學習反抗的,倒是一種自救。

經常哭窮的結果,反而容易把後代弄得更不獨立

狹隘的獨立,是心情不好從來不對家長表現、遇到困難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尋求家人幫助。或許這正是有些家長的「小算盤」吧。

這樣就能省下很多精力,後代過得不好,也可以逃避責任,一句「人家又沒跟我說」了事。但這樣真的對家長有利嗎?

把眼光放長,這樣的培養方式,其實剛好跟此類家長想要的結果相反。學生確實不敢麻煩家長、不敢奢求幫助了,但以後踏上職場,很難有出息。

因為聽著「哭窮」長大,要麼變得很吝嗇,沒社交、沒朋友。要麼「報復性消費」,賺一個花兩個,養成用信用卡的習慣;沒有基本的計劃。

更重要的是,性格上自卑。因為他們覺得,連家長都會跟自己斤斤計較,所以更不能隨便欠別人的人情。於是遇到再大的困難,都不會好意思向外界求助。

這種思維習慣,成年後很難再改變。無論就業還是創業,都需要有基本的自信力和敢於、善於求合作的性格。在「哭窮」環境下的人,這些是學不來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家長們本想讓學生在逆境下「自謀生路」去逆襲。結果事與願違,把他們培養成脆弱、自卑、在外面吃不開的人。子女混不好,自己晚年被拖累的可能不是更高?

讓學生珍惜家長的付出,不在於是否哭窮

普通家庭的後代,最大的難題是什麼?其實根本不是貧窮本身,而是整個家庭經常出現主動製造麻煩和內耗的家長。讓本就沒有享受到物質條件的學生,精神上更加崩潰。

一個奇怪現象,其實很多普通家庭的同學,明明已經夠懂事、夠孝順了。但老師心疼、陌生人可憐,似乎唯獨親生父母看不見這類「好孩子」的苦楚,和對家長的包容。

一定要在學生面前反覆哭窮才安心,生怕他們不體諒家長。站在這些同學的視角:自己已經那麼百依百順、那麼壓抑需求,為何家長還是不滿足?

想要後代珍惜自己的付出,不在於是否哭窮,哭了多少次。相處、陪伴、相互體諒和合作,這才是正常家庭應該有的環境。

【話題】你身邊有這類哭窮式的家長嗎?你有何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