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門診中,會看到有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就診,說孩子莫名其妙的脫髮,懷疑是班禿或者是頭癬,或者被其他孩子打了。此時孩子往往羞澀,不太愛說話。我通常會叫開父母,單獨和孩子聊一聊,然後問他是不是平時心裡很壓抑,難受,不被理解?頭髮是不是你自己拔的?孩子會點點頭。原來孩子並沒有得班禿、頭癬,孩子得的是一種叫拔毛癖的疾病。
有些孩子突然遇到一些創傷性事件,譬如父母關係不和,家人去世或學習壓力過大、作業不會做等情況,孩子會不由自主的拉扯頭髮,而家長通常不會看到,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慢性的習慣,出現頭皮局部毛髮脫失、斷髮。
就醫時,醫生會發現這種局部的脫髮與斑禿是不相同的,拔毛症患兒脫髮局部頭髮往往沒有完全缺失,有粗壯的斷髮,頭皮可有糜爛或點狀出血,頭皮局部可有疼痛感,通常發病部位只有一處,常位於頭頂或題部。若診斷困難,可在受累區域剔光一小片毛髮作為「皮膚窗口」,定期觀察皮膚窗口內毛髮的生長,往往可看見該窗口內毛髮正常再生,因為該處頭髮太短患者無法將其拔除。
家庭護理與治療:該病診斷明確後,首先需要耐心仔細的尋找可能誘發的因素,緩解精神壓力是治療的關鍵所在,家長不應該責備患兒,需要加強溝通,給孩子建立可以改正這個習慣的信心,大多數患兒能夠治癒。有些經過干預,仍然有頑固拔毛習慣患兒有發展為拔毛癖的可能,拔毛癖的發病率大約為0.5%,絕大多數是在18歲前發病,多為女性,常規治療無效或患者情緒緊張可轉兒童心理醫生治療。
「拔毛癖,不容忽視的兒童心理問題」相關視頻
-
1:49
-
3:43
-
5:43
-
5:20
-
1:28
-
8:52
-
1:00
-
23:01
-
8:00
-
24:00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