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你的「新冠」焦慮,保姆級教程教你「陽了」怎麼辦

身邊的朋友親戚陽性之後,我們多多少少都有些焦慮情緒,作為一個成年人應當明白收起情緒,解決問題才是當下應該做的,做好預防工作,未雨綢繆。萬一「陽了」我們居家自愈期間需要什麼物品,以及注意事項,我看了好多資料整理好了分享給我愛的及愛我的家人們。

對於選擇在家隔離和康復的感染者,在保證自己能夠吃好,休息好的同時,還需要學會自己監測以下指標:癥狀,體溫,脈搏,氧飽和度。



1.工具類:體溫計、抗原試劑、N95口罩、 退燒貼、冰袋、酒精84消毒液

消毒噴槍:轉陰後消毒用霧化器只是比噴壺噴出來的更均勻。

血氧儀:不是必須的,但是建議購買。(沒有惡意宣傳的意圖,因為好多人會擔心自己陽性是否加重,買一個血氧儀自己及時檢測心裡放心,也有助與康復)血氧濃度檢測結果僅是其中一個指標,可供參考,低於90%的血氧濃度需要立馬就醫。若有呼吸系統疾病的 如哮喘支氣管炎患者,或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可以購買。

血壓計:需準備的原因同上。

2.藥品類:


居家時若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可用解熱鎮痛葯,物理降溫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吃一些中藥、抗病毒藥等。核心病機的變化是一種風熱夾濕夾毒的特徵,表現出來的癥狀可能一是發燒,熱程大概是1至2天;二是咽喉疼痛、咽干;三是乏力,有些人會在發燒前或者發燒中出現骨節酸痛、全身酸痛等。隨著3至5天的變化,這些癥狀會逐漸消失。

(1)退燒:一開始各個層面推薦的西藥只有2類: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不考慮各種中藥)。因為這兩類是實踐證明相對安全的藥物。

布洛芬緩釋膠囊:峰值時間是1.2-2.1小時,開始起效時間是45-90分鐘,縮短起效時間的方法是空腹,代價就是胃難受,高燒40度人可以考慮這個方式。

乙醯氨基酚:對乙醯氨基酚非甾體類抗炎葯,過去被稱為解熱鎮痛葯,主要通過抑制中樞前列腺素的合成或直接作用於周圍受體而發揮解熱和鎮痛作用。

(2)咽喉痛一類是華素片為首的殺菌藥物通過殺菌來治療咽喉痛,另一類是以薄荷冰片糖漿可以輕微改善的。還有一類是以梨桔子等的食物療法。

(3)止咳:氨溴特羅 (易坦靜,孩子用) 、右美沙芬(白雲山片劑)

(4)止瀉:蒙脫石散 (必奇/思密達)、整腸生 2盒、口服補液鹽3(嬰幼兒用)

(5)維生素維生素C (東北製藥

3.食物:

多喝水:感染新冠後,補充水分可以幫助排汗。但是,水喝多了也會增加臟器負擔,如何按需喝水呢?專家建議要少量多次飲,以一瓶500毫升的礦泉水為例,至少要分成兩次喝。除了礦泉水、白開水之外,淡茶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發燒到39度以上首先選擇果蔬和澱粉類食物,不建議吃很多蛋白粉。每天應不超過100克肉類。

(1)果蔬:雪梨、芹菜

黃桃罐頭可以作為一種不錯的食物來食用,對治療毫無作用,但是可以緩解吃點涼的緩解咽痛。有條件的可以準備些椰子效果類似。

(2)牛奶、豆漿、雞蛋搭配碳水

這三種食物都富含優質蛋白質,尤其是雞蛋和牛奶,這兩種食物的蛋白質生物價值在常見食物蛋白質中位居冠亞軍,在人體內的生物利用率是最高的。換句話說,用它們補充蛋白質是最有效的。豆漿的蛋白質含量和消化吸收利用率比牛奶稍低一點,但對於不愛喝牛奶的人也是個有效替代。

專家推薦 :嗓子干癢→雪梨芹菜汁 有利於緩解嗓子干癢的癥狀。同時,雪梨芹菜汁可以潤腸通便清熱解毒,補充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水分。



乾咳→冰糖燉梨 金桔煮水代茶

發熱無汗→紅糖生薑蔥白煮沸熱飲

居家隔離最關心的應該還是病情是否轉重症的問題,若陽性後在家隔離期間出現以下情況應當聯繫醫院救治:

①服用退熱葯後仍然持續發燒超過 38.5℃並持續三天以上。

②出現明顯呼吸困難或氣促、喘息,咳嗽時胸痛明顯。

低氧血症(家中有攜帶型血氧 儀的可進行測量,如指脈氧低於93%則可能為低氧症);在家隔離的病患如何提早偵測到惡化的警訊是關鍵:如果要更早偵測,就要依賴自我血氧監測,正常人的血氧大於95 %以上,如果血氧持續性小於 95 %超過 30 秒以上,就是一個警訊,前提是手指不能有擦指甲油,而且不能冰冷。 對於血氧超過 95% 以上,但是還是不舒服的病患:可以考慮壓力測試,測試方法是在家中正常來回走路 6 分鐘,年紀大患者走路 3 分鐘即可,如果血氧下降大於4%以上,也代表可能有潛在的呼吸衰竭在進行當中。另外,確診者的飲食也要多補充營養,可以多喝水、綠茶、果汁、新鮮蔬菜水果;維生素則是 C、D、鋅、Omega 3、高營養密度的食物。

④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頭暈或意識不清、抽搐、失語或不能行動、不能喊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⑤出現消化道癥狀:食慾明顯減退、嘔吐、腹痛或腹瀉(以兒童較為常見);

⑥精神狀態非常差、虛弱或行走不穩;

⑦兒童出現嗜睡、持續拒食、餵養困難、持續腹瀉或嘔吐等情況。

⑧孕婦出現頭痛、頭暈、心慌、憋氣等癥狀,或出現腹痛、陰道出血或流液、胎動異常等情況。

⑨原有基礎疾病加重或不能控制,例如原有高血壓控制良好,現在使用原降壓藥物的情況下血壓升高。

如何聯繫醫院?

1. 做好就醫準備

(1)攜帶身份證、醫保卡、就診卡等相關證件。

(2)攜帶既往病歷資料,如門診及住院病例記錄、各種檢查及化驗結果、影像資料等,特別標記出自己過敏藥物或其他禁忌藥物。

(3)準備檔案袋,便於收納病歷、處方標籤、檢查結果等資料。

(4)備筆和記錄本,記錄醫生的囑託,寫癥狀日記。

(5)準備好日常生活用品及充足的口罩。

(6)保持穩定平和的心情,相信醫院、配合醫師。

(7)就醫過程全程規範佩戴好口罩。

2. 選擇就醫醫院

(1)通過互聯網醫院線上諮詢或基層醫護人員(如社 區)上門診察確定是否需要去醫院,同時接受分級分類指導。

(2)堅持就近原則。單純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選擇去定點醫療機構。有基礎疾病者,直接到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就診。

(3)緊急時撥打120 急救電話。

3. 選擇就醫路徑

(1)提前向社區及接診醫院發熱門診諮詢就醫相關政策。

(2)合理安排交通工具,盡量不乘坐地鐵、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

(3)前往所選擇醫院的發熱門診或急診室,按照醫院 流程接受相關檢查。

(4)服從醫院安排,按指定路徑抵達住院部。

(5)按醫院要求辦理住院相關手續。

年紀大的不具備上網條件的老人可以電話諮詢社區讓社區幫忙聯繫,當然也可以撥打12345市民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