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克效應
越是什麼都不懂的人,越是有自信、越是自我感覺良好,看不清自己或者不願承認自己沒那麼強。
越厲害的人, 越懂得低調;
達克效應說:人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是高於平均水準的;能力越差的人,越容易對自己產生過高的評價。比如我們常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些人在評論區指點江山、縱橫捭闔,彷佛天底下只有他最知道某件事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處理。還有一些人明明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塌糊塗,卻習慣去指點、指導別人該如何生活。
相反地,一些真正的商業大老或者學富五車的專業學者,見多識廣,本該是最自信的人群,因為見過了廣闊天地而自知不足,反而對萬事萬物持有謙卑敬畏之心。
那這種達克效應的心態,是怎麼來的呢?
第一個原因,來自「好勝心」。
人們在自我評價的時候,會有一種想要表現得比別人更好或起碼是「中上水準」的好強心,這很正常。但是有些人的好勝心和競爭心特彆強烈,他們時刻在關注自己是不是贏了別人、比別人好。好強心讓他們在評估自己的能力時會自動加分,不僅僅是為了對外吹牛,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
第二個原因,在於「自我覺察」與「環境覺察」的能力不足。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
請牢記蘇格拉底的名言,願意麵對自己的無知,才能擴大學習的眼界,虛心接受別人的指教,並時刻提醒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認真地進步比排名更重要。
「懸疑作家陳忱論;心理學「達克效應」」相關視頻
-
8:24
-
3:39
-
11:04
-
10:12
-
6:20
-
7:00
-
5:52
-
11:35
-
11:53
-
4:21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