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死亡焦慮症,人為什麼會有死亡焦慮症?

你會不會出現莫名恐懼,走在馬路上會突然冒出"會不會被車撞死"的念頭?真的很害怕突然間失去一切的感覺?死亡焦慮是人對終將到來的死亡這項事實產生的恐懼與不安等情緒。一般情況下,這種想法和情緒不會對人產生嚴重的困擾,只有在受到某種刺激、暗示之後,才會使人產生焦慮。

死亡焦慮一般分2種:外顯的死亡焦慮和隱蔽的死亡焦慮。外顯的死亡焦慮是指大多數死亡焦慮伴隨著毀滅的恐懼。有些人無法理解自己死去後「消失」的狀態,想知道自己死後到底去了哪裡。某些人一直在想這個問題跳不出來,因為結果令他們難以忍受——那意味著無論是他們個人還是曾經的回憶都不復存在。隱蔽的死亡焦慮則非常隱晦。比如,一個患有胃病對胃癌十分關注的男人,在做夢時夢到自己去度假,但是下一個畫面是自己躺在地上疼痛難忍,這個男人驚恐地從夢中醒來,並立即意識到夢的含義:這意味著他將死於胃癌。

其實,還有一些事情會引發死亡焦慮,比如自己身患重病、親人過世或者目睹了一場意外死亡等。死亡焦慮產生的原因很複雜,比如下面這個案例:

孫紅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她上學時在畫畫方面很有天賦,但是在學了心理學後她就放棄畫畫。在她家中有很多未完成的作品,但是她沒有時間完成,因為她要賺錢。其實她不缺錢,但是她需要和她的丈夫比賽,看誰賺的比較多。兩年前她的一個好友去世,使她在生活中出現了焦慮情緒。一開始,她不認為這是由好友去世導致的,只是向醫生抱怨焦慮,但是醫生問她為什麼不完成畫卻去和丈夫比賽賺錢時,她卻回答不出來。

當來到長沙心理諮詢公司新概念心理研究所做心理諮詢時,榮新奇教授問她恐懼死亡的哪些方面,她說恐懼死亡後卻什麼事都還沒做。其實,她的潛意識就是除了賺錢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生活。對死亡的恐懼常常與人生虛度的感覺緊密相關。換句話說,你越不曾真正活過,對死亡的恐懼也就越強烈;越不能充分體驗生活,就越害怕死亡。後來孫紅經過循序漸進的催眠療法和認知行為矯正,她才慢慢地接受自己的過去和未來,不再焦慮。

在沒有什麼可焦慮的時候,人們總是試圖焦慮點什麼,死亡焦慮的範圍比人們想像得還要廣。對任何人來說,死亡是最終的歸宿,沒有人能逃脫。於是,許多沒有指向性的焦慮,實際上歸根結底就是死亡焦慮。

多年前,心理學家羅洛‧梅曾說過:「在沒有什麼可焦慮的時候,人們總是試圖焦慮點什麼。」沒有指向性的焦慮其實就是通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比如皮膚衰老、退休或無所事事,而感發出的焦慮情緒。種種焦慮情緒直指結果,也就是人終究會死亡帶來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