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全額獎學金!我考上了!」20年前,才只是中學剛畢業的他,就參加了美國大學入學標準化考試。
因為成績卓著,耶魯大學對其發出了全額獎學金的邀請,他可以享受學費,旅行費等多項免費資助。
那一年,全中國只有兩名高中畢業生有此資格。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寒門驕子
他,叫秦玥飛。1985年出生於重慶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
他的父母,都是最底層的工人,拿著微薄的收入,一家三口擠在舊房區的地下室中,過著省吃儉用的艱苦生活。
有時為了省錢,他們還會專門去買那些在報廢期邊緣的處理食品來吃。
就是這樣的寒門,秦玥飛從來也沒有放棄過對學習的熱愛,因為他深深知道,只有有朝一日自己學業有成,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讓一家人過上好的生活。
所以,秦玥飛從小便表現出眾,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1998年,他順利升入重慶外國語實驗中學。這是國內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具有外語專業性的中等學校。
中考結束,他又考上了赫赫有名的重慶南開中學。
而就在中學快要畢業,人人都還在躊躇自己的填報志願的時候,他又十分乾脆的報名參加了托福的考試。
那一年,他的托福成績四項都是滿分,而他的目標,是美國最高等的學府。
海歸村官
他是名副其實的學霸,是寒門飛出來的驕子,他用自己的實力和刻苦奮鬥,爭取來了萬人艷羨的美好前程。
到了耶魯,他一口氣修了政治和經濟兩個學位,還沒畢業,就有眾多優秀企業對其拋出了橄欖枝,並以百萬年薪為條件,希望他能留在美國工作。
年紀輕輕,青雲直上,這是多少海外學子夢寐以求的富貴路。
但是,秦經過獨自的思考之後,竟然選擇畢業後回國。
那一年的畢業季,學業有成的他,手攥著一張「村官報名表」,隻身來到了湖南農村,他要應徵的工作是「村主任助理」一職,而它的薪酬只有每個月千餘元。
所有人都對秦玥飛的決定瞠目結舌,甚至很多人都挖苦他,連他的美國同學都說:「這麼好的一副人生牌,卻被你打個稀巴爛。」
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要什麼,他漸漸明白這世界從不缺少出類拔萃的精英學子,而是缺少頭腦優秀,同時又肯踏踏實實為百姓做事的人。
感動中國
為百姓做事,即便只是從一個村官做起,秦玥飛都心甘如飴。但是小小的村官,卻也不是那麼好做的。
湖南衡陽賀家山村是個徹頭徹尾的窮山村,全村加起來也不過幾百口人。
秦玥飛剛到這裡任職時,根本沒有一個人來接他,等他輾轉來到村委時,被人領到一幢只有幾平米的小房子里,而這裡,就是他未來三年的辦公室。
村人才不理會什麼海歸高材生,這裡家家都有難念的經,而一個剛入社會的毛頭小子,又能有什麼本事,能夠來號召全村人的工作?
秦玥飛自然明白考驗已經開始,他入鄉隨俗,穿上了粗衣布鞋,他尋訪鄉里,走遍了村裡的家家戶戶,他有意識的積極適應這裡的生活和工作,他為了節約水源,要求自己一周只洗一次澡。
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走訪了全村258戶人家,了解了每一家的成員和不同的困難。
這個滿臉稚嫩的小伙,隨地便可一坐,逢人便能聊天,修電器找孩子,什麼事情都管,他搖身一變,成了賀家村的「自己人」。
「為村裡人做事的感覺很好,就像為自己的父母親做事一樣。」在他身邊,總有個小本子,誰家的屋頂漏水,誰家孩子的學費沒有著落,甚至誰家要辦紅白事,他都一一詳細記錄,再親力親為,傾力相幫。
在這裡的三年,他走斷了腿,說破了嘴,為全村拉來了上百萬的扶貧資金。
大山裡沒有路,他就組織青壯年開山修路,偏僻學子上學艱難,他就反覆去做縣裡的工作,爭取到了接送孩子的校車和補助。連周邊地區都連帶受益。
村裡吃水困難,他又規劃通渠飲水,街口太暗,他又多方奔走,申請安裝了路燈,他確實是為村民在實實在地解決問題,讓大家都踏踏實實過上了好日子。
2014年,他的任期圓滿結束,工效優異的他卻決絕上調,而是請求調往更加偏僻的白雲村。
他說:「我從小就是窮人家長大的,我之所以努力讀書和工作,就是要讓每一個像自己父母般辛苦的百姓,都獲得幸福。」
第二年,他發起了黑土麥田公益計劃。
這個計劃,是要整合全中國幾十萬個農村,從山東直到西藏,把所有的年輕村官都聯繫到共同的網路,實現資金眾籌,電商下鄉,創業幫扶等多方面的問題。
他希望用更多的資源,更好的方法,讓不同地區的農村百姓都能以知識互惠,讓村裡的年輕人了解社會,了解山村,好能進一步帶動山裡,帶動全中國都走向遠方。
這一計劃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就在同年,很多不同村裡的農副產品通過眾籌取得了產業發展的前景,銷售渠道一經保證,農民的收入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高層政要也曾到訪項目基地,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而又一次三年期滿,秦玥飛也再一次拒絕了上調。
他相信自己的價值就在這裡,他認為年輕學子和農村的聯繫應該越來越緊密,他要和農村人一路奮鬥,而這條路,才剛剛起步。
2017年,他被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他是百姓選出來的「最帥村官」。
千軍萬馬不足惜
古人云:千軍萬馬不足惜,為求一將痛煞人。
當今時代,我們為了追名逐利,不斷上演著千軍萬馬過獨橋。
於是,我們看到很多人生明明可以過更好的人,都會覺得好可惜,覺得他為什麼不讓自己過好一點兒?
但是,所謂好可惜,其實來自於每個人不同的內心標準,如果把功利的成敗標準拿掉的話,是不是就可以不可惜,爛牌反而更有價值了?
比起這位異軍突起的秦先生,那些崇洋媚外,不再返鄉的學成精英,是不是才「好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