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快70歲了,早早的注射了加強針疫苗。她說,她活這麼大歲數第一次見這樣的世道,想去掙錢養家還不讓。她覺得生死有命,自己保護好自己就行。年輕人就應該出去,小孩子就應該在學校。
有人說,堅持封控,堅持清零。封控是清零的唯一方法,你能說出別的清零方法嗎?
其實,久病無孝子,這也沒什麼奇怪的。真的危害降低了,放開也是必須的,不是誰有遠見,而是回歸的必然。我在新冠開始的時候就預測到了,當時就說封控不能作為長期手段。再說了,病毒不可能消失,必須與人共存,病毒毒性減弱,這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決定的。
這個不能說誰對誰錯,像家裡有錢或拿高退休金的人等等,他們更注意身體健康,也是沒錯。但大多數人還要生活,天天封控,真受不了。我出門怕感染,所以大家都不要出門?怕感染的自己別出門,就得了。別人出門,也影響不到不出門的你,有什麼問題呢?
一個社會本身就需要百家共鳴,大家可以各抒己見,而非相互抨擊。一個社會也需要主流民意主導方向,且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同時,兼顧個別群體訴求。三年的封控越來越嚴,突然放開心理上覺得不安全了,自封是一種自我保護。這需要心裡疏導,病毒已經減弱了,放開也是一種無奈,進行心理疏導是重要的。
其實放開封控才是尊重所有人,有擔心焦慮的人可以自我隔離,關上自己的門,不和社會接觸。只要他有錢,沒必要組織去哪隔離,吃穿都可以像我們大面積封控時一樣。而不願意封控的人,自己評估這個新冠的風險,這才是以人為本的社會。
什麼叫「與時俱進」?該封的時候確實需要封,但是毒病已經進化及弱化到和普流感差不多了,致死率很低了,只是傳染性強。還是有些人會說,一旦放開了,把孩子都感染了,說這就是放開了的後果。你這樣封著,對孩子就好嗎?他們的童年,不該如此。
網友李濤說:要是感染率不高了,當然要放開了。畢竟三年了,承受的太多了,可是也要警惕它不斷變異,有後患。還是要有更好的疫苗更好,徹底阻斷它。不知有沒有經歷過非典疫情時期的人,那麼嚴重,當時沒有健康碼,不一樣很快過去了嗎?並沒有搞得象如今這個樣子,難道與核酸檢測公司為了巨大私人利益,而大肆炒作沒有關係嗎,盲目的天天去做核酸檢測有意義嗎?有心要嗎?
老人小孩,易感人群,盡量少出門,出門多加防護。不能因為自己易感病毒,就限制所有不易得病的年輕人出門。好在病毒變弱,但是年輕人也要自覺,人多必須戴口罩,遇到老人,盡量遠遠的,避免傳染老人。無休止的封控肯定不是個辦法,禍害無窮,必須放開,但是也要做到人人自覺。有自知之明,做好保護,不然害人害己,適得其反!都自覺點。科學防疫,就一定能打敗病毒!
我出門怕感染,所以大家也不要出門?這就不好了吧。讓老人宅家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讓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去奮鬥吧。
聲明:原創文章,請尊重原作者,勿抄襲到其它平台。關注作者,天天收到直擊心靈的文章。#冬日生活打卡季#